第267章 小人张路(1 / 1)

吴王府内环境清幽雅致,处处彰显着皇家贵胄的不凡气度。 踏入王府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前庭,地面由平整的青石铺就,一尘不染。 前庭两侧,对称分布着几间厢房,雕梁画栋,门窗上的雕花精美绝伦,刻着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图案,无不栩栩如生。 沿着前庭向后走去,便是王府的正厅,正厅高大宽敞,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正厅的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金匾,上书 “承运堂” 三个大字,笔法刚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如果李恪在这里,肯定会羡慕这里的一切,相比自己的那个,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这也正是为什么长安贵族都会说蜀王府最寒酸,因为蜀王府本来也该这样的。 是李世民当初随便找了个地方,就是拿来糊弄李恪的。 司马向吴王回禀: “殿下,张举子来了。” 吴王点点头,接着张举子就跪地给吴王磕头行礼。 这时候的科举才兴起,还没后世的那么高身份,举子更别说可以见官不用跪了。 吴王盯着张举子看了看,这才问: “你叫什么名字?” 张举子恭敬的回答: “小人姓张,名路。” “张路,这个名字不错。” 其实吴王根本不懂什么好不好,就是说点好听的话拉拢拉拢张路。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张路还当真了,连忙感谢吴王。 吴王不想继续这个聊下去,直接就问: “听说蜀王强买强卖你家房子?” “是的殿下,我们当初不愿意卖,但没办法,我们只是一介小民,惹不起蜀王。” 吴王很满意,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吴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缓缓说道: “本王定会为你主持公道,蜀王如此行径,实在有失皇家颜面。 张路,你可愿为本王出一份力,揭露蜀王的恶行?” 张路心中一喜,连忙叩头道: “小人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只要能让蜀王得到应有的惩罚,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王满意地点点头,转头对身旁的司马说: “去,把钱长史叫来。”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矮胖、满脸油光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厅内,见到吴王,立刻恭敬地行礼。 吴王对钱管事吩咐道: “人交给你了,你好好带着。” 钱管事点头哈腰地应下,随后带着张路退了出去。 这时吴王看向司马: “司马,这个长史还不知可靠不可靠,毕竟他是当今皇上派来的......” 司马明白吴王的担心,神秘的笑了笑说: “殿下,这不正好试试他对您是不是忠心嘛。” “可如果他把这事告诉皇上怎么办?” “那也跟您没关系啊,您可什么都没说。” 吴王想想也是,自己只是把人交给了他,并没有说什么,就是出了什么事情也赖不到自己身上。 自从上次李孝常谋反后,李世民就给全部的封王都下派了一个长史,说是用来规劝这些王爷们的行为,以免造成李孝常这样的事情。 六月二十日,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洒在光洁的地面上。 今天,李世民终于空出时间来召见新晋的百名刺史。 一众刺史身着崭新的官服,神色恭敬又略带紧张地站在殿中。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 “朕擢升你们为刺史,实是看重你们的才德,望你们能为朕分忧,为百姓谋福。” 一位年轻的刺史率先出列,跪地行礼后说道: “陛下圣恩,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微微点头,面色稍缓,说道: “如今我大唐初兴,百废待兴,地方治理至关重要。 你们身处一方,要时刻心系百姓,清正廉洁,切勿贪污腐败,鱼肉百姓。” 另一位年长些的刺史赶忙回应: “陛下教诲,臣等铭记于心。臣定会以身作则,整顿吏治,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 李世民目光如炬,盯着众人,严肃地说: “你们各自所在的州,官员与当地豪绅勾结,谎报灾情。 你们若到任后,必须先解决这事,日后再发现此类行径,定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刺史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英明,臣等谨遵圣命。” 李世民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接着说道: “如今,中原大地全部收归一统,正是百废待兴的日子。 朕知治理地方不易,你们若有难处,可如实上奏,朕自会酌情考量。 但切不可借此为由,行懈怠之事。” 这时,一位刺史小心翼翼地问道: “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渐趋稳定,但仍有周边势力觊觎,不知地方在防御上,该如何布局?” 李世民看向这个说话的刺史问: “你是哪个州的刺史?”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人恭敬回话: “臣正是新收复的朔州刺史。” 李世民点点头,明白这是担心他边上的突厥。 因为原本就是朔方的梁师都,夹在大唐和突厥中间。 如今朔方都是大唐的土地了,那朔州就直接和突厥接壤,他这么问也是正事。 关于这事,李世民和杜如晦早就商量过。 李世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朔州的城防,你就别担心了,你到任上之后,首先是要先安抚百姓,整理户籍,赋税。 到时候灵州道行军总管,李靖会安排,你朔州负责一部分的军队补给......” 李世民说完一大堆的部署和后续规划,但没说自己准备对突厥用兵的事情。 因为现在还是存在于李世民的计划里,还没正式公布。 但如果李世民决定了,那朔方就会成为一线。 李世民和这些刺史谈了一上午,吃完午饭后,尚书左丞房玄龄送来一份奏书。 “陛下,这是这次科举,先考完的举子中榜名单,您以为何时开始殿试的好?” 李世民: “下午吧,正好上午是见的新刺史们,这些都是大唐未来的顶梁柱,要见就一起见。” 房玄龄是想说点什么的,因为这次中榜的人数很多,以往才两百人,这次是四百人。 殿试就是看看你们能分到六部的什么衙门去,所以也是得考试。 这一下午能考的完吗?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