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李孝常谋反(1 / 1)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好大儿来了,想考考自己的好大儿。 就让程咬金把话告诉了李承乾。 李承乾没李世民知道的那么多,只能按照自己知道的来说。 “利州就在山南道,前不久的时候,山南道不就发生了蝗灾,会不会是利州的蝗灾严重,不得不回去主持局面去了?” 李世民不意外李承乾会这么说,也可以说这是标准答案,谁都会这么想。 李世民能想的更深,完全是李世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李世民只是点点头什么都没说。 第二天,魏征回到了长安,李世民见到魏征,魏征手里还拿着一条麻布。 当时刺客就是企图用麻布勒住魏征的脖子,让魏征窒息而亡。 这样的好处就是,比绳子不容易留下痕迹,让人查不出是谁杀的,还能给刺客留下逃跑的时间。 魏征说: “刺客已经审问出来了,是义安王的人。” 魏征这话是觉得自己冤,而且还是差点就死的冤。 自己明明没惹过义安王啊?怎么会想来杀自己? 连李世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义安王为什么这么恨魏征。 殊不知,当天就是魏征说的,要秉公办理李义宗。 还是魏征把供词交到刑部,并且上面还有李世民亲笔写下的《秉公办理》四个红字。 连皇上都这么说了,谁还敢说个不? 李孝常觉得,自己都提前装可怜让陛下心软了,都是魏征让自己儿子沦落到被判流刑。 如果不是魏征,自己的义安王爵位不至于传不下去。 当初李世民是想用这件事,让李孝常别再针对三儿子李恪。 只要李孝常说点李恪的好话,李世民也会投桃报李,免了李义宗的罪。 偏偏李孝常却想靠着自己的功劳,换取李义宗的轻罚。 这人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你哪里来的功劳? 当初只不过是把一个粮仓贡献出来,又因为姓李,李渊为了能和老二李世民实力对等。 这才被李渊封了个义安王,利州都督,一直吃到现在。 大唐论功劳,排在他前面的一抓一大把。 随着魏征的回来,魏征被刺杀的事情也就瞒不住了,大家都知道了事情。 和魏征随行的那么多人和官员,不可能每个人都口风严。 一个个以往和李孝常有点交情的,都纷纷上书参义安王,表明自己和他不共戴天。 李世民看到都笑了,魏征什么时候这么好的人缘了?为了他和义安王划清界限。 人家魏征当初被革职怎么不见你们来求情? 这么多人的奏书里,李世民不想见的就是周元生的。 当初周元生就说要小心义安王,李世民还没表现的重视,现在好了。 义安王刺杀钦差,义安王离开长安,谁都知道了。 但周元生可不会放过李世民,果然写奏书骂李世民当初不听自己的,现在放跑了义安王。 李世民只能捏着鼻子,在奏书上说周元生爱卿说的对。 李神通汇报: “长安东面出现人员集结的现象。” 李神通负责外郭城的城防,如果对城外哪里出现军队集结都不知道,李神通真的该死了。 李世民是宿卫沙场的老人了,根本不把李孝常放在眼里。 “从现在开始,长安城不准进出,其余的事情不需要朕说了吧?” 李世民说的是城防的问题,李神通当然不需要李世民交代,自己早就提前预备了。 李世民转头对王德说: “叫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程咬金,侯君集,张士贵来。” 王德转身就去叫人。 关键时刻,就能看出李世民看重的人,叫来的人不是自己的智囊团,就是的护卫团。 等人来齐,李世民部署下去。 王德是皇帝身边的贴身人,如果让王德亲自出马。 基本就是李世民不想让别人知道。 长安可不小,这些人住的地方还不是在一起。 王德一个个去叫,当这些人来齐,天都快黑了。 “尉迟敬德!” “在!” “你率领所部,立刻去城东布阵,待命。” “是!” “知节!” “在!” “左领卫内府兵进皇城,换掉全部值班禁军。” “是!” 原本守卫皇城的是尉迟敬德的右金吾卫,现在尉迟敬德出城布阵,那就得有人来守才行。 “张士贵!” “在!” “右晓卫内府兵,全部调换皇宫最近半个月执勤的的禁军。” “是!” “杜如晦!” “陛下。” “你是兵部尚书,你配合两人事务。” 调兵必须有兵部公文,而且禁军调换城防,也得有兵部公文,没兵部公文,那些禁军的将领也不会听程咬金和张士贵的。 “侯君集!” “在!” 虽然侯君集现在是文官了,还是下意识的像个武官一样回话。 “你马上找出在京封王,一个也别落下,给朕请来。” 可这时天都黑了,张士贵的右晓卫兵从北面进,不需要公文,那里本来就是人家管的。 尉迟敬德的右金吾卫出城也不需要公文,人家外郭城本来就是他的管辖。 侯君集不行,侯君集得要公文,现在天都黑了,都宵禁了。 而且长安的王爷们可不少,最近像李孝常和李世寿这样,想来长安碰碰运气的可不少。 加上长安本来就有的,更多了,自己可没那么多人手。 侯君集原本在当吏部尚书前,还是左卫将军,现在都是吏部尚书了,也就没了兵权,也不能调兵用了。 “陛下,我没人手,你看是不是给我点人手?” 长安城只驻守了左右金吾卫的军队,其余都是把军队将领放在皇城北面的北衙门,兵营放在城外。 这也是为了防止十二卫里有一卫的军队突然造反,导致长安大乱。 李世民一时间还真找不到绝对可靠的人在长安城到处跑。 杜如晦擅长临场注意,就说: “陛下,你忘了蜀王殿下在城南外有一千的兵吗?” 杜如晦这么提醒,李世民还真想起来了,当初这一千人就是专门拿来保护城外的营地用的。 李恪是自己亲儿子,虽然平常胡闹了点,但其忠心可见,用一首《满江红》叫嚷着要为国讨贼。 “侯君集,你就让蜀王帮你吧。”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修仙模拟器 我的师父什么都懂亿点点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爆发吧,武医生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天道神监 九域劫主 神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