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的福晋,真是老大难,康熙愁的,感觉都不用剃头匠,脑袋上的头发就都掉光了。 这几日辗转反侧,吃不好,睡不好,早朝都没心情去上了。 毕竟一上早朝,他就能看到下首微垂着脑袋的胤祚,那就更是着急。 简直是在时刻提醒他。 这可如何是好?让他如何是好! 康熙越挑越觉得不好,看着哪个都不顺眼。 将名册狠狠一摔,桌案砰的一声响,梁九功都见怪不怪了,可他还得去劝。 趁着劝的功夫,梁九功抓紧瞄了两眼名册上的人,他也看看都有谁。 好给六阿哥透个信,若是及时,不满意还有回转的余地。 康熙连连叹气,抚掌而叹,明摆着的心情不愉。 “没有比这更难的了!” 康熙对着梁九功就是抱怨,他也没个别人能抱怨了,这不,就梁九功他能倒倒苦水。 “比太子的福晋还要难选呢……这小子,选不好他肯定不满意。” 选不好啊,六阿哥满不满意不知道,反正万岁爷您肯定是不满意,梁九功腹诽。 康熙又将那名单捡起来,捏着鼻子继续看,不看不行啊,他必须得把好关。 太过端庄就是死板,太过活泼就是跳脱,太有主意也不行,那叫执拗,性子太过爽利,那泼妇行径。 哪个都能挑出点毛病来。 康熙愁,可这一届不定下,又要等。 三年又三年,哪有那么多三年,只挑一个,就得挑个最好的,十全十美的才是。 等定下婚事,还要派嬷嬷们去教规矩,还要筹备大婚,又是个三年。 康熙越想越头痛,手下是一份份名单。 筛了一轮又一轮,这才最后留下这么几个。 这已经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了。 但是,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 哪个都有缺点,就不能完美无瑕。 只能矮子里拔个高个,这才能挑一个了,其实说起来,挑了也不止一年,康熙琢磨了三年,才定下这份名单。 康熙盯着那几个名字,沉默良久。 图海的孙子,诺敏的女儿,马佳氏。 忠达公,家世是配得上的,马佳氏倒也是大族。 长女,听说很是稳重,次女,活泼可爱,都在名单上。 只可惜诺敏守成之将,难以寸进。 如此一来,怕是渐渐的销声匿迹,成了只瘦死的骆驼。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不用旧朝人。 等太子继位,还不知道他们家子孙能不能撑起来,别去他儿子那里打秋风! 康熙揉了揉眉心,继续往下看。 董鄂氏,费扬古的孙女,也是不错,费扬古人品他是信得过的,也很有能力,是他心腹。 费扬古是实打实的军功,不参与党争,为人坦荡。 不过,想起些别的事情,又另有考虑,康熙摇了摇头,又将目光下移。 董鄂氏,是极显赫的,说起董鄂氏,康熙就想到了胤祉的福晋,朋春的女儿,女儿是不行了,侄女还不错。 他们家的底气,出两个皇子福晋也是可以的。 但是,还有更好的呢。 钮祜禄氏,阿灵阿的女儿是最好的,可惜,此女年纪太幼,等不得,此外,康熙又是发愁。 胤祚的福晋必须要挑一个出身上乘,能配得上的才行,只能挑一个,更是要精细。 精挑细选,康熙再次在心中提醒自己,不可马虎。 钮祜禄氏一族,势力根深蒂固,为妻族,是很大的助力。 胤祚的兄弟们,以后侧福晋庶福晋的,多少能帮上点忙,胤祚的福晋,母族必须要压得住,比她们加起来都要好才行。 要挑,挑哪个呢? 康熙盯着钮祜禄氏的名单,罢了,钮祜禄氏内乱,纷争不断,阿灵阿娶了乌雅家的女儿,是胤祚的亲姨夫,这就够了。 还是多考虑别的家族,高门贵女…… 瓜尔佳氏……石琳,石文炳的叔叔,也是功绩卓然,为官清廉,颇受百姓称赞和爱戴,只是……只是可惜石家出了个太子妃,再出一个荣亲王妃,康熙连连叹气。 再挑挑别的,那就是佟佳氏,他亲舅舅的女儿,辈分又乱了些,而且,康熙不愿为儿子挑母族的女儿,佟佳氏一族……康熙皱眉,扶持不大,他与舅舅是有旧情,但是为了儿子,要考虑更多。 这几年,他有意亲近舅舅,却无意再抬举佟佳氏一族。 福晋……还是算了。 儿子和舅舅,舅舅还是要靠后站的。 那么,就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一族,帅颜保的孙女,赫奕的女儿,赫奕其人,有才,对屯田,水利等工程亦有兴趣,说不定和胤祚聊的来。 索尼的侄子,赫奕,康熙有意让他取代索额图的位置,赫奕还年轻,有帅颜保和赫奕,也能不断代,不至于哪天让胤祚跌份。 再说了,等以后太子登基,赫舍里氏就是最大的外戚家族,繁荣昌盛,唾手可得,有这么个福晋,也能对胤祚…… 康熙还蛮看好这家的姑奶奶的。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剩下的那些,康熙着重看了纳喇·齐苏勒的女儿,纳喇氏也是显赫大族,这个河道总督,是个办实事的,如果胤祚娶了他的女儿,康熙立刻就会给他加个兵部尚书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头衔,此人本就有爵位,也是功勋世家出身。 如此也是配得上的,而且此人与党争没有关联,可以安分的一心为他儿子着想。 挑来挑去,康熙头痛不已。 也就是在这几家挑了,诺敏的两个女儿,赫奕的女儿,齐苏勒的女儿。 这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康熙头痛的喊梁九功,“去叫太子来,还有,还有老大,把他也一并叫来。” 多集思广益,老大别的不行,和福晋感情还是很好的。 他就问问,也不能告诉他们这名单。 万一泄露出去再出什么差池,康熙就得追悔莫及。 胤礽来的很快,他就在宫中住着,在毓庆宫里处理事务,得了消息就往这赶。 可胤禔就不一样了,他在兵部当差,还得骑马回来。 就这么一个时间差,胤禔进乾清宫的时候看到的就是—— 父慈子孝。 哦,习以为常,但还是心烦,更何况,还得……还得装装呢,滋,烦,胤禔心中不耐,面上也带了几分。 几分不耐,好似冲着太子去的似的,看着就是又嫉妒太子得皇父宠爱,康熙尽收眼底。 效果出奇的好。 胤禔大步走进去,快速的请安,康熙这会儿心里正着急,忙招手也叫他过去。 父子俩这会儿都没那些弯弯绕绕的时间。 康熙急切的问: “老大,你看如何?” 那名单就摆在桌案之上,有四个人的名字被着重圈了出来,很是显眼。 胤禔一瞄,就皱起了眉头。 这都是什么人? 赫舍里?还有这么个东西,太子夹带私货吧。 再看别的,马佳氏,谁?老三的族妹,那肯定不是个好的。 不行不行。 这就剩下一个,齐苏勒的女儿! 别和太子绑的太紧,胤禔是这么想的,你看他是磨刀石,太子是刀,说不定以后有更多的磨刀石,刀断了不就完了,六弟机灵,到时候还能换一把。 换呗换呗,他又不介意。 别受太子牵连就行。 胤禔暗戳戳的还留了一手,万一太子也完了,六弟别倒霉。 赫舍里氏,不好,怎么哪哪都是太子? 诺敏,马佳氏,能行吗?图海都死了多久?尚有余荫,诺敏袭了爵位,以后嘛…… 当什么尚书该是可以,衰落不了,但也就这个样了,比不上他阿玛图海,就算诺敏这一代还可以,还不知道下一代什么样。 族里没人支撑,三代也就没落了。 空有架子可不行,别想着扒着他弟弟吸血。 胤禔手一指,毫不避讳,“汗阿玛,儿子觉得,这齐苏勒的女儿不错。” 温柔贤淑,好啊! 齐苏勒,能干事。 纳喇氏,跟他额娘还同出一族呢,四舍五入,那也算他的亲戚。 就算关系远了些,掰扯掰扯,也能掰扯上。 胤礽听了胤禔的话,慢慢皱起眉,原先的思绪被打乱,老大这是什么意思? 康熙也看向他,这齐苏勒之女,他倒是也属意,不过…… “总要有个理由。” 可不得有理由,胤禔撑着腰,攥着那名单。 “这人家世清白,无其他牵扯,其女温柔,想必是个好的贤内助。” 家世清白! 这什么意思?难道其他三位家世就不清白? 不清白在哪里! 不就是和太子,三阿哥有些渊源。 你含沙射影什么呢! 胤礽终于抬起眼,看向风尘仆仆赶来的胤禔,这会儿衣裳也没换有些凌乱,本是不宜面圣的。 但这人丝毫不顾忌,在那很自在的高谈阔论。 “大哥的意思是,此人可配六弟,竟是比其他三位都要好了?” 他语气平淡,却暗潮流动,隐隐的含着逼问。 胤禔毫不示弱,直勾勾的瞪回去。 一副老子就是这么觉得的,你还想怎样的样子,火药味十足。 康熙更是头疼,老大和太子还是这么不对付。 “够了,今日谈论要事,你们六弟的婚姻大事,你们还如此较劲,若是再吵,就都给朕滚出去!” 这么一句话,胤禔忍下脾气,胤礽也偃旗息鼓,俩人只是看似气恼不忿的对视一眼,就都不说话了。 康熙头痛的将那名册弄的嘎吱响,敲了好几下桌案。 “齐苏勒之女是不错,齐苏勒治水有功,也是栋梁之才,胤祚若是娶了他的女儿,此人一心为国,不会多生事端。” “他也算是教女有方,这是家中长女,听说打理上下都是一把好手。” “太子觉得呢?” 胤礽目不斜视,斩钉截铁,“汗阿玛,儿子觉得赫奕之女更为合适。” 哼!胤禔嗯哼一声,气息浑厚,毫不掩饰,谁不知道你太子有私心啊? 太子爷,更为合适~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康熙淡淡点头,胤礽继续道: “汗阿玛,此女出身名门,秀外慧中,稍加培养,会是合格的亲王福晋,知进退,懂荣辱,六弟需要的是个明事理的福晋,而不是个事事顺从,只知依附的福晋。” 你!胤禔瞪着他,倒是会为他们赫舍里氏的女儿贴金,就他们家的好。 其他三个也不是你这太子爷嘴里一无是处之人。 “赫奕之女,赫舍里氏一族倾力培养,身为亲王之妻,府内府外,都要得当才好,这纳喇氏,到底不是在京中长大,怕是与诸位贵女都不舒适,难以融入。” 和妯娌们处不好关系,只府内打理的好有什么用?不得让六弟收拾烂摊子。 “那忠达公之女,也是京中长大的闺秀,不差什么。” 胤禔点出这一点,胤礽斜睨一眼,并不言语。 这还用说吗?两者的优势。 赫舍里氏与马佳氏,可相提并论? 胤礽的言下之意,在场的人都明白。 何况以后太子登基,这位姑娘更是出身再上一层楼。 康熙挥了挥手,赫舍里氏,他的确觉得不错。 但诺敏的女儿,品性不错,家世也优。 听着两个儿子你一言我一语,细细想来,还是…… 这么一选,康熙斟酌片刻,将两人名字划去。 就赫舍里氏或纳喇氏。 两人最好。 胤礽和胤禔对视一眼,都扭过头去。 还是他们各自看好的人。 康熙摩挲着纸张,犹豫不决。 老五他们三个赐婚圣旨都下了,就还有胤祚的。 要不再挑挑? 唉…… 三年后,总有更好的。 胤禔开始据理力争,说纳喇氏有多么多么好,和六弟可合适了。 六弟这么有主意的人,可不需要太有主意的和他拗着来,这纳喇氏好啊。 胤禔这么说,胤礽就反着说,六弟有事还需要人商量呢,这纳喇氏终究还是外头养大的,眼皮子浅。 俩人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康熙试着脑袋嗡嗡的痛。 真是有三百只马蜂在围着他转。 烦都烦死了。 可哪边说的都有理,康熙也都考虑过。 唉,康熙捏着手中的笔,看着这两个姓氏。 “你们六弟,会更喜欢哪个呢?” 啊…… 两人停下了争吵,面面相觑。 更喜欢哪个?那可真不一定。 “六弟,或许喜欢脾气好,善良的,六弟爱吃爱玩,就算不陪着一起,也别扫兴。” “或许是办事井井有条,省心省力,六弟不喜欢麻烦。” 这么一说,俩人又停不下来的一个说的比一个多。 康熙听着两个儿子的念叨,终于在这背景音中下定了决心。 圈了一个名字。 赫舍里氏。喜欢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万岁爷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捣蛋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