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半夜三点,赵向锋睡不着,他摸着黑拿了一条薄被去了书房。 书房里,赵向括躺在地上睡着了。 连带着赵向锋推门进来,他都没有感觉。 赵向锋看到弟弟四仰八叉的睡在地上,忍不住摇头笑,“还是和小时候一样。” 犯错了去书房面壁思过,到了最后就睡到地上连椅子都不会躺。 见弟弟睡的沉,赵向锋轻轻的把被单搭在弟弟身上。 他也没离开,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安静的看着对方。 曾经的小屁孩儿,如今长大了也长开了,眉眼张扬带着几分刺头,连带着睡着了都不是好睡相。 不知道怎么的,赵向锋想到了小时候。 他八岁,小括和小青刚出生没多久,还在襁褓里面,父母接到调令要走。 打那以后,他就肩负起来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小括和小青以前也很乖,两人都是跟在他屁股后,几乎不让他费心。 但是现在两人却……赵向锋有一种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的挫败感。 “大哥?” 赵向括迷迷糊糊的看到旁边有个人影,他愣了下揉揉眼,“我又做梦了。” “大哥去驻队了,才不会回来看我。” 他怎么会像以前那样,守着自己的床头呢? 不可能的。 看到弟弟这样,赵向锋心头也难得酸涩了下。 “小括。” “大哥在。” 三个字极轻,却带着难以言说的情绪。 这下,赵向括彻底清醒了过来。 他睁开眼下意识地认错,“大哥?我没偷懒,我就是太困了,没忍住在地上睡了会。” 赵向锋拉他起来,“去房间睡。” “大哥,你不生我气了啊?” 赵向括语气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连带着眼神也是。 他和小青最怕大哥生气了。 这是打小的习惯。 “大哥不会生你们气。” 赵向锋领着他去了卧室。 赵家是四合院的布局,所以房间特别多。 小括自从十来岁,就单独住了一间房。 送他去房间的路上,赵向锋看着足足有他肩膀高的弟弟,突然道,“你有想过将来做什么吗?” 这一下子把赵向括给问住了。 他带着几分茫然,“不知道。” “学校现在基本上都停课了,家里也不让我养家,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没个技术。 大哥,你说我做什么好?” 赵向锋,“你想做什么?” 赵向括摇头,少年背影单薄,声音低哑,“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也没什么特别讨厌的,具体想做什么,我也不知道。” 怕大哥给他安排工作,他又补充了一句,“总之,不上班就行。” 不上班怎么样都是快乐的。 赵向锋拍了下他脑袋,“上不了学,也不上班,你将来还怎么娶妻生子?” 这些,对于赵向括来说,都太遥远了,他摇头,“先这么着吧。” 许是大哥太过温和,使得他少了几分畏惧。 他笑嘻嘻道,“反正天塌下来,有大哥顶着。” 赵向锋声线低沉,“我是我,你是你,将来我们会成家立业,我们之间现在是手足,但是终将会成为陌生人。” 这话有些冷清,但却是事实。 这话说的,赵向括愣了下,“陌生人?” “不可能。” 大哥是他大哥,怎么会是陌生人? 他从来没想过这些。 “好好想想。” 赵向锋拍着他肩膀,语重心长,“也不能这般混日子,免得到最后酿成大祸。” 弟弟身边的朋友,看来他是要清理一批了。 赵向括想说不会,他都是混自己的,没去祸害别人,但是转念一想,他不就被贺家宝给坑了吗? 想到这里,他脸上多了几分暴躁,转了话题,“大哥,你不会真的要娶贺敏吧?” 虽然,贺家宝说话不一定真,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 贺家是个泥坑。 这么一个人给他当大嫂,会连累大哥的。 “不会。” 赵向锋摇头,他和贺敏不是一路人。 “那就好。”赵向括松口气,“大哥,你这么好,嫂子我要帮你好好把关。” 一般人可配不上他大哥! 赵向锋,“贫嘴。” “好好想想大哥的话,老大不小了,不要这般混日子了。” 赵向括向来听他的话,于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在他进去之前。 赵向锋又突然来了一句,“我明天去接小青回来,你和我一起去。” 赵向括和赵向青虽然是龙凤胎,但是两人性格都跟炮仗一样,从小打到大。 他是不愿意去的。 但是,又是大哥吩咐的,赵向括只能低声嘟囔了一句,“赵向青才不会回来呢。” 声音太轻,以至于赵向锋差点没听清。 “什么??” 赵向括,“没什么?明天我和你一起去。” 纺织厂郑家。 赵向青一晚上打了好几个喷嚏了,她表姐郑红英笑着打趣她,“是不是冯同志在想你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一落,赵向青脸一红,“表姐!” “你不要瞎说。” 郑红英捂着嘴笑,“还说没有,你看你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 “要我说,你和冯同志就挺般配,你干嘛不把他带回去给爷爷看下?” 这—— 赵向青犹豫了下,“冯同志还没答应我。” 她在追纺织厂的高岭之花——冯玉辉。 但是,对方还没答应。 “你就跟他表明,你是东城赵家人啊。” 郑红英说到这里,眼里带着一抹羡慕,“他要是知道你身份的话,肯定会答应你的。” 她其实不明白,外公家条那么好,她妈干嘛要下嫁给她爸爸? 以至于,他们全家也只能在挤在四五十平的筒子楼里面。 赵向青还是摇头。 看着她这样,郑红英恨铁不成钢,“你在这样犹豫不决下去,人家冯同志就要下乡了!” “什么?” 赵向青惊呆了。 “他要下乡?”她不可置信,“他不在纺织厂吗?” 好好的纺织厂不待,下乡做什么? “冯玉辉是他们家唯一一个高中生,又在纺织厂没个正式的工作,会下乡不奇怪啊。” “不是组织号召了,知识青年下乡支援建设,他在名单上。” 这—— 赵向青一想到冯玉辉要下乡,她心里就跟落不下去的石头一样,难受的厉害。 一整晚都没睡好。 第二天。 赵向锋带着赵向括一起,来到了纺织厂郑家,他其实好多年没来过姑姑家了。 再加上老旧的筒子楼,七拐八拐。 很容易让人迷路。 “大哥,好像不在这边?” 赵向括说了一句,“我记得姑姑家好像是住三楼。” 话落。 冯厂长和贺敏从筒子楼上下来,两人显然是关系不错,还是并排在一起走的。 赵向锋看着两人亲近的样子,眼睛眯了眯,这就意味着陈美娜和对方没成。 想到这里,赵向锋也不由自主的松口气。 甚至,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 冯厂长虽然不认识赵向锋,但是贺敏认识啊。 昨儿两人还在一起相亲呢。 贺敏也没想到这般尴尬,竟然再次遇到了赵向锋。 她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厂长主动询问道,“你们认识?” 贺敏嗯了一声,倒是没解释,双方的关系不好解释。 赵向括认出来了,“你是贺家宝的姐姐?” 提起继弟,贺敏并不热络,甚至还有几分厌恶。 “你是他的狐朋狗友?” 这—— 气氛一下子就剑拔弩张了起来。 赵向括,“你——” “小括。” 赵向锋开口了,赵向括这才收下剩下难听的话。 冯厂长也觉得之前,贺敏说的过分了,于是便在旁边打圆场,“你们这是来找人吧?” 他瞧着两人都不像是普通人。 尤其是赵向锋,英朗不凡,一身气势骇人。 赵向锋颔首,“找郑槐树。” 郑槐树便是他姑父的名字。 “在三楼左边第二间。” 赵向锋点头道谢,领着赵向括上楼,都走远了。 赵向括还在回头瞪眼,“大哥,还好你之前没答应贺敏,人都有相好的了。” “小括。” 赵向锋语气有几分严厉,“昨晚上让你面壁思过,你忘记了?” 赵向括觉得委屈,他是在替哥哥打抱不平。 连带着上楼梯也不再说话。 等到了郑家后,赵向锋敲敲门,不一会门开了。 不是别人,正是赵向青,整个郑家就她一个闲人,别人都去上班了。 她就呆在家里,琢磨沈从卫下乡的事情。 所以,当门开后,看到门口的来人。 赵向青顿时惊呆了,“大大大大,大哥。” “你你你你,怎么来了?” 倒是成了小结巴。 “怎么?连大哥都不认识了?” “呜呜呜呜,大哥,我好想你。” 赵向青下意识的要扑上去,但是碍于大哥身上的气势太过凶悍,又生生的止步下来。 “大哥。” 小声的喊,带着几分委屈,“你怎么这么多年不回来啊?” 赵向锋去参军后,七八年时间,就回来过两次。 以至于,赵向青有时候都快记不得大哥的面容了。 “这不就回来了。” “我来接你回家。” 赵向锋一如既往,单刀直入。 这话一说,赵向青下意识道,“我不回。” 她回去了,冯玉辉怎么办? 只是。 说到一半,瞧着大哥的脸色不好,她当即又小小声道,“大哥,我住在姑姑这里挺好的,有表姐跟我作伴。” “是啊,大表哥。” 郑红英下班回来了,她也带着几分震惊,大表哥竟然回来了,不过很快就冷静了下去。 “向青就和我亲近,她回去连个朋友都没有,也太可怜了,就在我家住着吧。” 赵向青住他们家,外公每个月光现金都给了三十五,还有粮票肉票布票,工业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可是他们家的财神爷,她要是走了。 就靠着他们家拿点工资,还过什么好日子啊。 赵向锋看了片刻郑红英,郑红英有些怕,他们这些弟弟妹妹,打小就怯赵向锋。 她深呼吸,“而且,大表哥,你也要尊重下向青的意见。” 说完这话后,她后背都是汗。 赵向锋没管这个问题。 而是,朝着赵向青道,“大哥准备结婚,回去吗?” “啊?” 这下,轮到赵向青震惊了,“大哥,你要结婚?” “我嫂子是谁?” 赵向锋,“回去吗?” 这是他少有的耐心。 这下,赵向青下意识道,“回回回。” 大哥要结婚,她怎么能不回去? 这太不孝顺了。 在赵向青的眼里,大哥就跟父亲一样的存在。 这下,郑红英的脸色不好看了。 明天就是外公让王同志过来,送钱和送粮送票的时候了。 赵向青这会走了。 王同志还会送吗? 王同志便是赵家的保姆了。 只是这年头不兴说保姆,那是资本家的叫法,所以大家都以同志互称。 郑红英想阻拦,但是赵向青已经在收拾东西了。 她刚一开口,就被赵向括打断了,“放心吧你,我家还会短了你这点粮食和票子?” 这下,郑红英的脸色立马尴尬了,“小括,我不是这个意思。” 赵向括切了一声。 “什么粮食和票子?” 赵向锋问了一句。 赵向括,“就是赵向青每个月住在姑姑家,爷爷会从退休金里面把钱和粮让王叔送过来啊。” 赵向锋扫了一眼郑红英。 他们都知道的,当初郑红英在他们家也住了好几年,但是从未收到过任何钱和粮票。 只是,有些事情知道就好。 亲戚之间说的太明白,那就没有亲戚可以做了。 按照赵向锋以往的原则,肯定是不和对方来往了,但是小青—— 就郑红英一个朋友。 想到这里。 赵向锋声音冷峻,“小括,去帮小青收拾东西回家。” 赵向括欢天喜地的嗳了一声,两大包的东西收拾完,在郑红英铁青的脸色下,离开了郑家。 他特高兴。 “大哥,你是没看到,郑红英的脸色有多难看,简直就跟死了娘一样。” “可不就是死了娘,她的财神爷走了,当然不高兴了。” 赵向青下意识道,“不许你这样说红英姐,她不是这样的人。” “蠢货。” 赵向括不明白,自己如此聪明,怎么会有一个如此傻的妹妹! “不然,郑红英为啥脸色难看?难不成是舍不得你?” 这—— 赵向青梗了下,“说不得就是。” “赵向括,少用你那豆腐脑去揣测我朋友,你也不看下你那些酒肉朋友,各个惦记你兜里面的钱和票。” 这俩就是炮仗,说是龙凤胎,在一起就干架。 眼看着赵向括,很快要暴躁了。 被赵向锋一个眼神制止了。 赵向括气的跳脚,嘟囔了一句,“大哥,我都快被她蠢死了。” “你才蠢!”赵向青针锋相对。 在一起就吵架。 赵向锋,“回去。” 就两个字,龙凤胎瞬间安静了下来。 * 杏花胡同,陈家。 自从陈美娜要下乡的消息确认后,全家对待她都小心翼翼的,跟宝贝也差不多了。 陈美娜无奈道,“爸,妈,你们不用这样的。” 一提这个,苗银花就抹泪,“咋不用?” 她去关上家里的纱窗门,压低了嗓音,“你走了,我就看不到你了。” 以后想她老闺女可咋整啊? 陈美娜,“我可以请假回来的。” “趁着这几天,我把家里的东西都准备起来。” 女儿下乡是大事,钱也罢,票也罢,粮也罢,这些都要准备起来。 “你上午在跟我一起去一趟你姨婆家吧。” 知道母亲要带她去姨婆家买粮,陈美娜没在拒绝。 因为,她下乡确实要粮食。 而城里面是很难买到的。 除了月初拿着家里的副食本,去供销社买粮。 其他时间段,大多数都是没有指标的阶段。 苗银花这般说话,全家都没有反对。 甚至,连向来不服气的王淑兰都难得道,“妈,你去给美娜准备粮,我回我娘家,问一问能不能买到药。 把安乃近,土霉素,青霉素,感冒药,能备上一些的,都给美娜买一些带上吧。” 她娘家的父亲是开小诊所的,所以买药也算是方便。 王淑兰这话一说,全家都跟着看了过来。 她有些不自在扯着头发,“看我做什么?” “没想到,你对我家美娜还怪好的。” 苗银花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她难得从兜里面摸了一张大团结递给她。 “你有这个心,我替美娜谢谢你。” “你爸那边让他帮忙配药,尽量挑常用救命的,要是钱不够,你回来和我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苗银花平日多抠门啊,一分钱都舍不得花的人。 这下,出手给了一张大团结,那可是十块钱! 王淑兰嗳了一声,把钱接了过来。 陈美娜说,“大嫂,谢谢了。” 她也没想到,自己就过来了几天,按照正常人行事,王淑兰竟然还承情了,肯给她帮这么大的忙。 王淑兰不自在的摆手,“都是一家人。” 望着王淑兰回娘家去弄药了。 苗银花领着陈美娜也出了门子。 她们刚一出来,就遇到了齐春梅阴沉着一张脸,推着一款老式的二六女士自行车。 一对上苗银花和陈美娜,齐春梅的脸当场就更难看了。 她走到陈美娜面前,打量片刻,“你倒是好命。” 她儿子不顾一切,也要给陈美娜置办东西。 三转一响啊,最少五六百块没了。 一想到这里,齐春梅心疼的都在滴血。 陈美娜不懂她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她这人吃什么都不吃亏。 于是她笑了,笑里藏刀,“是啊,比你命好。” 坦坦荡荡的承认,反而让齐春梅更气了,推着自行车哗啦啦的就出了大杂院。 “她这是什么意思?” 等齐春梅离开后,苗银花问陈美娜。 陈美娜摇头,“不晓得发什么疯呢。” 去了一趟姨婆家,又买了二十斤粮。 这一次苗银花真是下了血本,回来的路上。 陈美娜不死心,又去小河沟摸鱼。 可惜,辛辛苦苦一场,就摸了一条巴掌大的小鱼,还不够塞牙缝。 看到这些小鱼,陈美娜觉得自己想去海岛的心思更迫切了。 去了海岛就不至于这般磕碜了,海里面有无数鱼啊。 有了捕鱼达人技能,她还怕没鱼吃? 眼瞧着下乡的日子一天天近了起来,苗银花心里也越发不安了几分。 “这几天怎么没看到薛东来?” 陈家三哥摇头,“我打听了下,据说他好像请假了。” 薛东来是电影放映员,据说,他都好几天没去电影厂报到了。 一听这。 陈美娜蹙眉,“就怕憋着大招。” “去打听下?” 陈美娜摇头,“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话还未落,外面就传来锣鼓喧天的响声。 “端午节快到了,东风大市场来了一批新货。 据说是从津市送来的,有鱼虾海带,还有白菜萝卜,全部都限量供应,所有人记得明天一早,早点去抢!” 这年头市场上不管出什么好东西,哪怕是一块蜂窝煤,都是靠抢的,更别说这些吃食了。 这话一落,在原本安安静静的大杂院,瞬间热闹了起来。 “还有这种好事?真是谢谢鲁大爷你来通知我们大伙儿了。” 自从下乡的消息传过来,整个大院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样。 这次,端午节前突如其来的物资,倒是难得给杏花胡同的大杂院注入了一丝活力。 每家每户都发动起来。 陈家也不例外。 苗银花已经在抽屉里面,找到副食本和尼龙网兜,分成了三份。 “你们几个一会都跟我一起去,人多,每个地方都去排队,能抢到算什么。” “美娜,你跟我一起我们东风大市场的海鲜档口上看。” “老二,你身子骨壮实,去猪肉档口等着,看能不能买点猪皮猪大骨回来,全家补补身体。” 猪肉是别想了,太贵了,而且也抢不到。 不过,猪皮倒是可以,回来擦着锅沿转一圈,就是炒萝卜都是香的! * 西城四合院赵家,这是赵家少有的团聚日子。 赵爷爷看着三个孩子齐聚一堂,高兴的合不拢嘴。 “难得你们几个小的都在家,小王,你去弄点好的回来,给孩子们补一补。” 保姆王同志,“老爷子,东风大市场今儿的来了一批好货,我正要去看看,打算给孩子们做点好的。” 这话一落。 一听要去东风大市场。 赵爷爷便生出了一个主意,瞟了一眼赵向锋,“走走走,你跟我一起去东风大市场。”喜欢万人嫌美人下乡,高冷军官后悔了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万人嫌美人下乡,高冷军官后悔了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