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王朝权宦 > 第104章 是和还是战 难测帝王意

第104章 是和还是战 难测帝王意(2 / 2)

太监在前面引路,宁王跟在身后,向御花园方向走去。

淳安帝端坐在书案之后,拿着一本书籍正在熟读。闵瑞闵公公伺候在侧,另有两名太监把守在门外。

“启禀皇上,宁王殿下来了。”

闵瑞看向淳安帝,淳安帝轻轻颔首,闵瑞便疾步过去,将门打开。

“老奴参见宁王殿下。”

“闵公公免礼。”

“殿下请进,皇上已经等你多时了。”

宁王给闵瑞施礼,虽说他身为皇子,可闵瑞德高望重,在他面前就是太子也不敢不礼。

“儿臣参见父皇。”

宁王一提衣摆就要跪拜,淳安帝随意一挥手,道:“免了,坐过来吧。”

闵瑞从一旁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书案右侧。宁王就规矩地坐在了这里。

淳安帝依旧看书,似乎意犹未尽。宁王看着淳安帝,也不敢出声,静静等待。

足足过了一盏茶时间,淳安帝才打了个哈欠,将书籍合上放在书案之上。

“震轩,你可去了芷娴宫?”

“是,父皇,儿臣退朝后去了母妃那里,用了午膳后才离开。”

“那你母妃有没有跟你说起,与怒卑和亲之事?”

宁王颔首道:“母妃说起过。”

淳安帝目光忽变,话语凌厉起来,一字一句问道:“你,也赞同和亲吗?”

宁王心头猛然一颤,抬头望向了淳安帝。

若是半个时辰前,宁王肯定会回答赞成和亲。和亲是淳安帝所定,宁王是绝不会违背父皇意思的。

但是现在,他却改变了主意。

顾冲的话再次响起,使他改变了念头。

“父皇,儿臣不赞成和亲。”

淳安帝没有出声,紧盯着宁王,室内空气犹如凝固一般,没有半点声音。

“你为何不赞成和亲?”

片刻过后,淳安帝才开口相问。语气略缓一些,但目光却更加犀利,直盯宁王。

宁王朗声道:“我大梁乃是中原泱泱大国,怒卑不过是塞外游弋部落,儿臣认为,怒卑没有资格与我国和亲?”

淳安帝呵笑出来,慢声道:“怒卑虽小,但却战力彪悍,时而犯我边界,百姓苦不堪言。若不和亲,你可还有解决办法吗?”

“正如宣王所说,大兵压境,与其一战,如此才能彰显我大国之威。”

淳安帝缓慢摇头,含笑问道:“怒卑善骑,又来去无踪。我大兵前去,他们若是不战而去,又当如何?”

“这……”

宁王皱眉苦思,淳安帝说得不错,兵马一动必将耗费军需,到时怒卑人马撤去,自己只能是白白浪费粮草。

“我朝曾数次北征怒卑,皆是无功而返。震轩,你可知为何吗?”

“儿臣略知一二。怒卑地势平阔,不利于步兵作战。而我朝则多以步兵为重,不及怒卑马上优势。”

淳安帝点点头,接着道:“不错,而且怒卑一族游牧草原,又无多少城池,即便我们攻打下来,也无坚守的价值,与其开战得不偿失啊。”

这就是淳安帝犯难之处。

忍,则边境百姓频受侵犯,苦不堪言,有失大国颜面。战,怒卑一族不与你正面交锋,四处游击,空耗钱粮。

还有最重要一点,梁国的东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齐国。

淳安帝重重叹了一声,从座椅上起身,在玉经阁内踱步起来。

宁王也站了起来,目光追随着淳安帝的身影。

“震轩,你既不赞成和亲,为何今日朝上,却不言战?”

宁王低首上前几步,道:“父皇,儿臣资历尚浅,不敢在朝上乱言。”

淳安帝一听这话,脸色微恼,嗔怒道:“有何不敢?你身为皇子,理应为国分忧。若连你都不敢,难道让朕指望那些外官吗?”

“父皇教训的是,震轩知错了。”

宁王反应够快,急忙低头认错。

“既然知错,那你说说,此事该如何办?”

宁王答道:“儿臣认为,议和为上,北伐为中,和亲为下。”

淳安帝紧了下眉头,转头将目光望向宁王,缓和语气道:“细细说来。”

宁王思忖片刻,朗声道:“自古以来和亲皆是弱国之举,若我们与怒卑和亲,恐天下百姓耻笑,有损国威,实为下策。战争虽劳民伤财,生灵涂炭,但却可平定北方,扬我国威。不得已而为之,故为中策。而好言劝之,以理说服,兵不血刃使两国边界祥和,才为上策。”

淳安帝笑了笑,宁王说得不错,可是,说和若这般容易,谁还会发起战争呢?

“如何说和?”

“派遣使者前去怒卑,以利害关系游说,使其不敢再对我边界进犯。”

“哈哈……”

淳安帝大笑起来,轻轻摇头道:“震轩啊,你想法虽好,却难以如愿。这怒卑族人生性狂傲,又如何会对我们言听计从?若是得不到好处,他们又怎会安心塞外?”

“父皇,事无绝对,更在人为。”

宁王的这句话说得坚定,倒让淳安帝对他另眼相看。

“太子赞同和亲,震允决意一战,而你,却要游说议和……”

淳安帝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眼中多了一份期望。

“震轩啊,若真如此,你可愿为朕分忧?”

最新小说: 谋臣 鬼眼皇妃 一样的风 第一废材傲妃 狐狸,给王生个崽 皇上,离婚请签字 特警乱明 绣花王爷淘气妃 将门大逆子 农家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