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世界时,动作稍微失控,股骨干骨折。
坐沙发时,动作太快,一屁股坐下去,腰椎骨折。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每年骨折一次,雷打不动。有一年,到大年除夕还没骨折,他可高兴了,终于没有骨折,那个开心呀,可是笑着笑着,胸口一阵剧痛——肋骨骨折了。
他坐车看到前面的减速带,整个人就出汗,车子一抖,生怕整骨折。
骨折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已经习惯,他对待骨折,跟普通人对待伤风感冒差不多。
万医生完成消毒铺单,杨平带着苏南晨上台。
音乐对情绪的调节非常好,病人没有再紧张不安,手术开始。
杨平的动作极为轻柔,现在操作的对象是易碎的病态骨组织,这种骨组织,犹如干燥的饼干一般。
进行膝关节内检查时,探针在缝隙里游走,没有一丝碰撞。
膝关节内侧间隙后侧是最难显露的,现在即使打开膝关节内侧间隙也一样,没有施加任何应力。
平时处理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要将膝关节屈曲2040度,施加一定的应力,让膝关节外展外旋,这样可以增加内侧间隙,器械操作的空间才充裕。
现在如果用力去扳开内侧间隙,很容易导致骨折,要不然,这种病人怎么还被称呼为“瓷娃娃”呢。
开隧道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钻头开进一点,停顿下来,然后再继续,这样交替稳步前进,可以避免旋转的钻头对骨质过多的震动,震动也会产生骨折。
手术,是一个如履薄冰的过程,敬畏心可以让医生尽量小心。
医生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对病人来说,是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用在医生身上最合适不过。
这个病人做手术,还是不做手术?
手术方案,是好还是坏?
只要问一问,如果病人是你自己,你愿意用吗?
这种反身提问,是直抵内心深处的提问。
如果是医生自己躺在手术台上,他希望主刀医生小心翼翼,为自己争取过程与结果的完美,还是草草了事,不求精细。
杨平经常这样问自己,每次只要这样问,一切两难的选择自然清晰明确。
这个病人,不管他在别人那如何上当受骗,他的想法始终没有变,就是想治好自己的病。
治病,是病人最根本的需求。
其它一切需求都是围绕根本需求的衍生,本末不能导致。
钻头在前进、停顿,有节奏地努力下,胫骨隧道开出来,没有丝毫骨折的迹象。
这台手术,杨平不追求手术的速度,其实他从不追求手术速度,无论快与慢,本身不是问题,而是病人和病情需要。
胫骨隧道开出来后,开始开股骨隧道,因为操作空间狭窄,他尽量让器械不对周围的骨组织造成任何挤压。
而病人的手术下肢,在手术床边垂下,姿势也尽量自然,与手术床沿不产生剪式应力。
无菌液体收集袋,渗出的一点水,被吸引器吸走,手术室地面没有一滴水,十分干净。
股骨隧道也被轻柔地开出,已经编制好的异体肌腱,被植入骨隧道,两端使用纽扣钢板固定。
这几乎是这个病人唯一的固定方式,因为挤压固定会因为螺钉的挤压,扩张应力崩开脆弱的骨组织。
虽然动作放得比较慢,但是因为整个手术过程衔接流程,没有重复和无效动作。
半个小时不到,手术做完了。
当掀开无菌单的时候,病人的脸色惨白,一副认命的样子,叹气:“又做砸了?”
“你怎么知道做砸了?”杨平问他。
病人沮丧地说:“刚刚开始,手术就结束掀单子,肯定是做砸了。”
杨平笑着安慰他:“手术成功了,等下戴个支具保护一段时间,尽量避免骨折。”
“成功了?”病人问道。
杨平让万医生回放手术视频给他看,万医生在旁解说,病人的脸由白转红。
“还是你们厉害呀,盛名之下无虚士。”病人夸赞。
程老板跟他说:“怎么样,到时候给我们写个服务体验报告?你按自己的想法写,千万不要顾忌我们的面子。”
“嗯,这个好办,要不,我一年帮你写一个。”病人也不避讳。
他本来就几乎一年骨折一次。
“你这音响比云健的好,不只好一点点,听着真舒服,我又不敢睡觉,要是没有这音响,听到钻头旋转的声音,我心里像猫抓一样。”
病人四处张望,观察手术室,猜测:
“德国殿堂的吧?”
“行家!”程老板赞叹。
病人咂舌:“你们也舍得买?”
“你四万块割包皮都敢,我有什么不敢买音响的?”程老板跟他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