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袁尚死死的用双手扼住黄月英的脖子!后者瞬间同时感觉到死亡的逼近和身体巨大的冲击!
死亡与姓,黄月英有种精神和肉体都要被袁尚杀死的濒死感,却无法反抗,袁尚是武将,力气远超寻常男子,何况是黄月英这种南方的女子呢?
黄月英几乎觉得自己就要被活活掐死时。
直到一声野兽般的歇斯底里的嘶吼,袁尚终于松了手,翻身下来,随后整理衣服准备离开。
徒留黄月英如同一块碎掉的镜子,躺在地上。
最后离开前袁尚只说了一句话:“明日带领墨工坊积蓄水源和助人守城。”
黄月英看着扬长而去的袁尚,流下了心酸的泪水,一方面为自己能活着而庆幸,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将来要和这样的袁尚共度一生而痛苦。她知道袁尚今天不杀自己,很大原因是他需要自己去指挥墨工坊的工匠们帮他维持邺城的水源和帮助他抵御袁谭和曹操的攻城。
与情无关!唯利是尔!
按下袁尚对邺城的掌控不提,且说袁尚的敌人们现在正在谈判。
刘晔代表曹操往平原郡拜见袁谭,与他详谈结盟之事与共同讨伐袁尚之事。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浚ń癜不帐傧囟?┤恕9馕涞哿跣阒?痈妨晖趿跹拥暮蟠?H??逼谖汗?琶?恼铰约摇A蹶誓晟僦???顺朴凶羰乐?牛?遣懿偈窒戮僮闱嶂氐哪笔浚??苁先??爻肌K?诠俣芍?绞碧岢鲇梅⑹?担ㄅ?ǔ担??魍肆嗽?芫?醋杂?サ墓セ鳌K?畔酌罴疲?蕴煜滦问频姆⒄雇??挥镏械摹5??钪匾?娜∈衩鹞獾牧礁銎娌撸?次幢徊懿佟⒉茇Ц缸硬赡桑?沟貌芪毫酱问?ネ骋惶煜碌牧蓟?
此时的刘晔已经展示出超然的战略眼光,因此在曹操麾下多担任外交使者,且就大局战略给予曹操很多建议。
而当刘晔来到平原郡时,袁谭还未到,因为袁谭正在赶来的路上。刘晔只得等待一日。
袁谭不在平原郡,是因为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做了。他本人出访了冀州北的渤海郡和幽州地区。大老远去这两个地方自然是去拉拢袁氏集团内部其它的官僚和将领。
首先袁谭争取的就是自己的表弟高干。高干字元才,作为袁绍的外甥,家族显赫,他是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并州割据将领,蜀郡太守高躬之子。他的母亲是袁绍的姐姐,袁绍是他的亲舅舅。
打小高干就和袁谭一起长大,二人年龄相仿,袁绍四子中,高干与袁谭袁熙二人关系最好。如今袁熙已死,袁绍暴病而亡,高干自己也面临选择。
大致有三,说来很简单,站队袁谭,站队袁尚,或者自立山头。
高干野心不大,与袁氏的表兄弟关系都不错,所以没有自立山头的意思。至于袁谭和袁尚,高干从情感上更倾向于袁谭。尤其是袁谭亲自来见高干后,他基本上没有特别的理由去拒绝站队袁谭了。
袁谭也是打感情牌,以报丧的名义去见高干。袁绍生前对高干极好,几乎与儿子待遇无二,原史中更是把并州交给高干治理。高干得知袁绍死讯,也是悲痛不已,与袁谭相拥而泣。
袁谭借机把袁熙之死推给了袁尚,讲是袁尚挑拨离间,给袁熙扣了通敌黑山贼和曹操的帽子,这才使得袁熙以死明志。也正是因为袁熙自尽,袁绍才伤心不已,最终一病呜呼!总之袁谭把袁绍之死的原因扣在了袁尚头上。
高干出于个人情感,经袁谭如此拉拢和诉说,最终决定拥护袁谭。袁谭大喜,并且许诺一旦消灭袁尚,就把并州交给高干治理,向朝廷请封他为并州刺史。并州乃天下九州之一,做并州刺史可是封疆大吏,比作袁尚穿越前的省长都大!
高干吃了袁谭画的大饼,决定效忠。袁谭讲袁尚虽然狠毒,但是领兵打仗的能力很强,自己恐怕不是他的对手,于是要求高干把冀州北部的兵力集结,之后与袁谭集结,合兵击败袁尚。
袁谭搞定了高干,继续往北前进,去见袁绍起兵时的老部下淳于琼和吕威璜。淳于琼是袁绍的发小之一,二人当年同为官吏。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淳于琼也算是袁绍起兵时的原始股,因此也一直被袁绍非常重用。怎奈本人不争气,是个贪酒误事之人。吕威璜也是早年就追随袁绍,大小战役经历无数,但也十分贪杯,于是和淳于琼就结成了生死酒友!二人往往是聚而饮宴,一醉到天明!
不过此时二人被任命统御幽州,安顿袁绍集团的北部后方,同时也担任警惕北方少数民族乌丸(也称乌桓)的侵扰。这个历史时期,北方异族中的匈奴实力大不如前,这点还是因为汉武帝时几乎把南匈奴给灭了。匈奴的实力远不如同时期的乌桓和鲜卑。
不过好在乌桓与袁绍集团一直交好,因此在袁绍攻打公孙瓒时,乌桓保持中立,不过中间乌桓也多次侵扰幽州并州地区,掠夺人口和资源。袁绍为了自身利益没有追究,但是留下淳于琼和吕威璜以及一部分兵力,让二人抵御乌桓。
袁谭来此也是拉拢幽州二将,只要这二人同意,可以说幽州大部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至于幽州东北的辽东公孙度,一直偏安一隅,并无威胁。
淳于琼和吕威璜本来也是袁绍的老部下,原本就对主公长子特别的重视,如今袁绍病故,二人却是生出一些野心来。
袁谭来访,二将依旧是礼敬有加,但是却有自己的小心思。袁绍活着的时候,二将不敢有妄想。但是如今,淳于琼和吕威璜已经不满足做袁氏家族的部将这么简单了。二人想在袁氏内部集团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权力,淳于琼想做幽州刺史,而吕威璜也要加官进爵。并且要求袁谭给予他们自治的权力。
袁谭心中自然是十分不满,二人分明是想分家,另开炉灶,成为半个诸侯,做听调不听宣的人物。但是袁谭明白,此时他需要联合一切能联合的力量才能有希望战胜袁尚。所以只能暂时的答应二将的要求,待平定了袁尚再与二将计较。
袁谭表面上答应了二将,同时许诺他们听调不听宣,但是当下立即要求二将领兵南下,与自己合兵一处攻打袁尚。不然袁尚当了家,继承了家业,以他的性格绝不容许淳于琼和吕威璜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