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谋划黄承彦资助刘辟龚都,就是为了自己的军事考虑,为的是权!
而今晚自己使用权力,施展暴力,就是逼黄承彦去达成自己的谋划,资助刘辟龚都。
二者互为阴阳,头脑加大棒,谋略做不到的事情,便该使用权力与暴力了。
然而袁尚今晚的暴力又披上了谋划的外衣,袁尚始终没有与黄承彦撕破脸皮,做正面冲突,而是以杀鸡儆猴的方式,让黄承彦意识到性命之忧,自由之虞,从而答应之前不愿答应的事情。甚至后面要他资助刘辟龚都,他都没有任何异议了。
袁尚在今晚也有了本质的变化。
斩杀夏侯霸的骑兵那时,他还为杀人而感到良心不安。
而今晚他虐杀一个已经被砍去双手的人时已经变得冷酷无情,毫无怜悯,甚至还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幕发生,很得意黄承彦看到这场面后态度的转变。
有一句话,权力使人堕落。
这句话可能有些片面,不是所有人掌握权力都会堕落。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也必定有一部分人在掌握权力后,就是会堕落!
堕落到权欲之中,不再是权力的主人,而沦为权力的奴隶。从而为权力不择手段,丧失人性!
还好袁尚是现代人穿越而去的人,或者他本质上还有良知,他对人的基础尊重高于三国时代上位者的水平。
当他意识到自己变得残暴和不择手段后,意识到自己今晚手段的丑陋与野蛮。
但问题又来了,怎么办?或者说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办?
袁尚要求黄承彦做的这些,他自问没有能力凭借口舌相劝做到,但机会又不能白白浪费掉!
矛盾!一方面是使用暴力的快感,一方面是意识到自己的堕落与野蛮。
后来袁尚不得不以天下苍生,这种虚假的命题来安慰自己,他对自己说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有一天能统一天下,结束战乱而做的。为了天下苍生,今晚就算杀个无辜之人又怎样,使用了暴力又怎样?
“就这样吧!”袁尚在夜深人静的山林营地中,躺在皮毡上对自己说,如果再这么想下去,今晚将会是一个不眠之夜。
翌日天不亮,袁尚便睡醒,带自己一行人离开。
有关刘辟龚都,昨晚他曾私下找二人沟通过,嘱咐了很多。
第一,袁氏正式的收编他们,袁尚回去就会把二人的官职和袁氏的信物去落实。随后他会安排下属来汝南送信物,以及联络沟通,人选由荀谌和关宁二选一。关宁为人踏实,送个信没问题,何况二位头领今晚也都一并相识了。
第二,袁尚要求刘辟龚都在汝南地界低调行事,务必低调低调再低调!千万不要在不必要的节点招惹袁术,曹操,吕布任何一方来剿灭。就静观其变,看诸侯们打得你死我活就好。没有袁尚的传令,他们不得出兵,更不能再去做绑票的事情了。过去袁尚是理解他们的,为的是筹措粮草,现在有了荆襄黄氏的资助,自然不必再招惹是非了。最好从地图上隐匿行踪,完全当做一支埋在汝南东北部山区的一支暗影部队,将来做奇兵,任谁都要吃上大亏的!
第三,积极对接荆襄黄氏的资助,但是姿态不要太低,对方是来“报恩”的,又写下了契约文书。而且袁尚还会以黄承彦的宝贝女儿做质,不由他们黄氏不尽心资助!
第四,袁尚分析和预言了袁术与其他诸侯尤其是曹操的大战,届时袁术必败,那时会有很多被击溃的袁术军队,那时刘辟龚都务必积极吸收其残部,壮大力量,有机会洗劫掠夺财富时也要稳准狠!那时自然会有袁尚的传令官来解除军队的静默状态,方便他们行事。
第五,袁尚要刘辟和龚都派人关注寿春方面的动向,自己有危险时,尽量来接应营救!
刘辟和龚都闻言,肃然起敬,果然如之前打前站的廖化所说,袁三公子文韬武略,心智深不可测。这哪里是偶遇之后才做的部署,分明是袁尚早早在出访寿春前便已经考虑刘辟龚都军队的战略价值和应对措施了。原本袁尚想在汝南或者寿春找个亲袁的世家大族,或者干脆留荀谌在此张罗钱粮物资资助他们。不想黄承彦送上门来,把这个人物搞定了。
刘辟龚都这么一来未来的日子会过得很舒服,背后有袁氏做靠山,钱粮物资不愁,只需要在山区隐蔽自己,秘密练兵即可。他们既不必去河北在别人手下当差,又可以继续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当老大。这种状态是最舒服的状态。相当于一个人被总公司委派到外地当地方经理,前几年盈亏总公司负责,他只需开拓市场,拓展人脉即可。
回去的路上,刘辟龚都还有隐藏任务,因此他俩率人在远处一直尾行跟随。
至此,袁尚把汝南,徐州一线的黄巾军残部尽皆收编至自己麾下。算是直接的削弱了刘备日后的力量,因为关平,廖化,周仓,刘辟,龚都日后都是投靠刘备的,还多收了一个文官关宁。吃亏最大的就是关羽,他的义子、主簿和贴身护卫都被袁尚捷足先登招募了!这帮人也是后来关羽集团军镇守荆州之地的骨干,袁尚以后也自有妙用。
路上袁尚还是夸奖了廖化,给他记上一功,回河北后一并论功行赏,因为是二人单独谈话,袁尚的语气十分和善。同时也提点他要遵守军纪,说话办事不要太鲁莽。但又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如果廖化认为十万火急的事情也可以从权,毕竟袁尚知道廖化的特点就是急性子,敢打敢拼,完全让他做守军纪之人会埋没他的优势。
如此一来廖化甚喜,袁尚昨晚那一眼瞪过来还记忆犹新,廖化也是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习气不好,该收敛的得收敛。不过主公又肯定了自己遇事果断的行事风格,他发现袁尚是一个辩证看待问题的主公,赏罚分明,既能找到自身的优点,也能批评自己的不足,不过出发点都是希望自己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将领。
同时关宁也被袁尚单独叫到一边,一方面夸奖他身为文官不擅长骑马却一路辛苦而来,另一方面给他安排了极其重要的事情,要他务必做好。关宁在重复了袁尚的话,做到一字不差后,领命而去。袁尚把生死寄托给了这个踏实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