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菠萝和葫芦(下)(1 / 1)

收到问卷调查的车主们顿时激动起来,在各自的群里讨论研究这问卷的目的。 当初福龙车公布自动驾驶的发布会上,就有网友说要买一辆接送自己上下班,空闲时间还让它出去跑滴滴。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这只是个段子,没想到后来小福的驾驶技术确实智能到可以实现这个想法。 部分刚收到福龙车的车主们,便去注册了滴滴,试图将想法变为现实。 遗憾的是,平台并没有通过他们的申请,理由是车型不符。 车主们郁闷了一阵便觉得也能理解,毕竟万一自动驾驶出了什么事故,平台方面也要承担责任,他们没有义务为福龙车背书。 这次来福软件的推送让他们再次看到了希望。 “是不是选择希望以后我的小福就能出去自己赚钱了!” “我觉得来福软件出这种调查问卷是为了看多少用户愿意吧,如果选不希望的人太多,估计就不会再有这种机会了……” “那快选是,都给我点同意!我这就去拉票!我要请所有买了福龙车的同事喝奶茶!换他们选希望!” “对啊,选项1通过就会多个功能,就算不想让自己的小福给别人乘坐也可以以后不安排它出去啊,让愿意出去的小福加班!” “快把这个分析发到网上,让所有看到的人都选希望!” 然而在有这个想法的车主们在互联网上号召大家都勾选第一个选项时,竟然有许多反对意见冒了出来。 【为什么要选希望啊?我的车不想让别人坐,已经选不希望了!】 【现在大家的车里都有很多私人物品,又不是专门开网约车的司机,让装满我个人物品的车自己出去接送乘客,感觉很尴尬,我也选择不希望。】 【你们说就算选希望激活这个功能之后还是可以选择性开启,可是万一不能关呢,到时候我的小福带着两排放在驾驶位上的盲盒去接到了手贱的熊孩子,弄坏弄丢心爱之物的话!想想就很崩溃!】 …… 互联网有意思的点就在于,一件事不管好或者不好,总有持相反看法的人吵起来。 林霰没有无聊到看正方车主和反方车主辩论,而是安排来福一收到回馈问卷便让选择“希望”选项的车主进行葫芦约车的审核以及范围时间圈定。 至于那些选择“不希望”的车主,就不会有这个流程。 随着希望派收到审核通知,关于这件事的争吵也直接停止。 车主们这才发现,不管选什么都不能影响到来福公司的决策。 软件甚至已经做好准备,只等人工和智能司机就位。 等预备司机达到目标数量,葫芦约车便在来福软件中悄无声息的上线了。 “卧槽,来福软件又有新功能了?打车可以累积积分?” “啊?这是在学不饿平台吗?弄了外卖又弄打车,这些软件的功能真是殊途同归啊……” 软件的深度用户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模块,他们习以为常的顺手点进去,却发现里面的界面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便宜的价格并不能吸引大家的目光,因为每个叫车软件刚面世的时候总是会以低廉的价格吸纳用户,再逐渐涨价,然后再让用户购买抵扣券,套路没有丝毫变化。 葫芦约车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选择界面,除去出租车和网约车这两大类,还多了福龙车无人驾驶的选项。 这些大类下面还有更为详细的选择。 车型只是其中最基本的筛选,对司机的各种挑选才让人感到眼花缭乱。 男司机、女司机、还是小福。 希望对方健谈还是沉默。 还有其他初始的要求设置,譬如开车稳健还是奔放,车厢内能否有烟味或香水味,是否有其他过敏源等等。 各种选项十分详细,仿佛能为用户量身定制一个符合要求的司机。 “不可能吧,要是每个用户都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选项,同时有成千上万的类似订单要如何匹配?” “没有啊,你看下面的等待时间,你每加一个选项,等待时间就会增加,符合条件司机就会减少,杂七杂八全选上要等至少半个小时,当然你也可以从心仪的司机中直接选择一位给金额不等的红包,对方同意就会在十分钟内赶来优先处理你的需求。” “如果我没钱但是又事逼想要完全符合自己的司机,并且不想等这么久呢?” “提前下单呗,多简单的事。” “这软件真的不会卡吗?感觉其中的计算量很大。” “拜托,这可是来福公司,所有的算力都被它自己回收再分配了,说林霰在东海建了个超算中心我都信!” —— 司机们也发现了葫芦约车的与众不同,它竟然不是按比例抽成,而是每个订单固定抽取0.5元服务费,并承诺该项费用永远不变。 但说的再好听还是要看实际收入。 经历过各个平台套路的司机并没有放下戒心,而是忐忑的期待来自葫芦约车的第一个订单。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乘车需求的用户们通过软件开始叫车,同样忐忑的等候着符合条件的司机到来。 让双方感到惊讶的是,订单匹配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很多,并在比对之后发现确实都是附近最近的车辆,很多司机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便接到了乘客。 那些至于厌倦了人类司机想要体验无人驾驶的乘客,也很快便被勤劳加班的小福接上,稳当的向着目的地驶去。 互相符合条件的司机与乘客,相处起来十分融洽,他们愿意聊天的就互相攀谈,不想聊天的就享受宁静,再也没有社恐因为不知道该不该接司机话头的尴尬事情发生。 部分曾经体验过菠萝快车的乘客在乘坐福龙车之后有了明显的对比。 他们明显的能感受到零度公司耗费十几年研发的无人驾驶远远不如福龙汽车灵动智能,即使福龙车的价格比菠萝贵了两三块,但乘客们的内心已经有了决定。 是的,葫芦约车平台上,无人驾驶的福龙车反而是费用最高的类型。 同样,对福龙车的订单,平台也不再只收五毛手续费,抽成而是达到了极高的50%。 毕竟福龙车的调度和接送,占用的都是来福公司的算力。 车主们原本以为流程是单子需要自己抢,乘客需要自己联系,对方找不到车还要给自己打电话,这种麻烦事对还有本职工作要做的人们很不友好,葫芦平台全权接管反而方便了大家。 这种模式更类似于是葫芦约车租用福龙车主们的车进行驾驶。 一开始也有人觉得太黑,凭什么要收一半的手续费。 但经过几个订单之后,便发现就算如此利益依然十分可观,平均每个小时有20块的车费外加15块的算力收入。 可惜的是,平台对于福龙车兼职时间限定为每天三小时,理由是防止车辆磨损影响使用寿命以及避免道路拥挤。 数学好的车主掐指一算就知道靠小福跑网约车一月又能多个三千左右的收入,而一辆福龙车才卖一万来块。 葫芦平台规定一人名下只能一辆车,大家将亲戚好友都推荐注册,安利他们买福龙车实现躺赚人生! 在这种背景下,车厂原本即将完成的订单又堆积起来,工人们一切如常的淡定工作,这种无限续单的循环已经进行了好几次,他们已经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急迫。 各大网约车平台被突如其来的葫芦约车给打懵了,原本他们就已经在菠萝快车的威慑下苟延残喘,怎么来福公司突然就抽干了他们的氧气直接加快速度进入生死存亡阶段! 菠萝快车那还有些呆傻的智能在短期并不能对他们造成威胁,路上有一个塑料袋都能致使他们发呆半天造成交通拥堵的无人驾驶并不适合华夏人多车多的国情。 并且网约车平台赚钱套路的一大半其实在司机身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收费项目是行外人所无法想象的,什么会员卡、雨天卡、一日爆肝卡、周卡月卡翻倍卡…… 这让司机们陷入了一个循环,不办增值项目就不会有订单,开了各种卡付了钱,还要很努力才能赚回来,而平台又在这些钱中抽取费用,赢麻了。 亏的永远是用户和商家,即乘客与司机。 葫芦约车抢走用户和司机顺便再安排无人驾驶的做法,属于是剥离了各大平台的基本盘,瞬间成为了公敌。 这样的后果就是,葫芦约车才短短上线一天,网上便有上百相关控诉。 【葫芦约车没什么司机,一个小时都没叫到车!】 【不合理的定价,为什么无人驾驶收费反而比普通约车更贵?】 【吃相难看!葫芦约车抽成高达五成!林霰这次是否站到了普通人的对立面!】 …… 不知真假的用户和断章取义的报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跟着流露出对来福公司的失望。喜欢提升幸福,消除怨气,拯救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提升幸福,消除怨气,拯救世界!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