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西伯利亚之旅
伊尔库茨克机场,寒风刺骨。林煜一行人刚刚抵达这座位於西伯利亚的城市,距离贝加尔湖仅有数十公里。尽管已经穿上了厚重的冬装,但西伯利亚十一月的严寒仍然让他们感到不适。
「b我想像的还要冷,」苏雨晴搓着手说,呼出的白气在空中凝结成雾。
「这里的冬季温度经常降到零下三十度以下,」陈默解释道,「而且我们要去的奥尔洪岛更加偏远,气温可能更低。」
「我们的装备足够吗?」张明理问道,他的肩伤已经基本痊癒,但在寒冷的环境下仍然隐隐作痛。
「我已经安排好了,」陈默说,「我在伊尔库茨克有一个联系人,他会提供我们需要的一切:越野车、防寒服、通讯设备,以及通往奥尔洪岛的路线图。」
「你在世界各地都有联系人,」林煜微笑着评论道,「你到底是做什麽的,陈默?」
陈默神秘地笑了笑,「我只是一个对古董和历史感兴趣的人,恰好有一些有用的朋友。」
四人离开机场,乘坐预先安排好的车辆前往市区的一家小旅馆。旅馆位於伊尔库茨克的老城区,建筑风格融合了俄罗斯和东方元素,显示出这座城市作为欧亚交汇点的特sE。
安顿好後,陈默的联系人——一位名叫伊万的中年俄罗斯人——前来拜访。伊万身材魁梧,留着浓密的胡须,说话时带着浓重的俄罗斯口音,但他的中文流利得令人惊讶。
「欢迎来到伊尔库茨克,」伊万热情地说,「陈默告诉我你们对贝加尔湖地区的萨满文化感兴趣,特别是奥尔洪岛上的古老建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div>
</div>「是的,」林煜点头,他们事先决定不透露《天机遗卷》的真实目的,「我们是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对萨满教与中国道教的联系特别感兴趣。」
「有趣的研究方向,」伊万评论道,「确实,这个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交融历史。蒙古人、布里亚特人、汉人、俄罗斯人,各种文化在此交汇。」
「关於奥尔洪岛,」苏雨晴问道,「我们听说那里有一座古老的萨满塔?」
「啊,你们指的是星辰之塔,」伊万点头,「那是一座神秘的建筑,据说建於13世纪,是蒙古萨满教的圣地。当地布里亚特人视它为神圣之地,相传它是连接天地的通道。」
「它的确切位置在哪里?」林煜问道,虽然他们已经从《天机遗卷》的地图中得知了位置,但他想确认信息的准确X。
「在奥尔洪岛的北部,」伊万回答,「那里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没有正规的道路。你们需要一位向导才能找到它。」
「你能推荐一位可靠的向导吗?」陈默问道。
「我可以亲自带你们去,」伊万提议,「我年轻时曾在那个地区工作多年,对地形非常熟悉。而且,」他压低声音,「那座塔周围有许多传说和禁忌,普通向导可能不愿意靠近。」
四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声地达成共识。
「那太好了,」林煜感激地说,「我们什麽时候可以出发?」
「後天,」伊万说,「明天我会准备必要的装备和补给。从伊尔库茨克到奥尔洪岛需要一整天的车程,然後我们可能需要徒步几小时才能到达塔的位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div>
</div>「冬至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吗?」苏雨晴问道。
「冬至?」伊万挑眉,「为什麽特别提到冬至?」
苏雨晴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迅速解释道:「我们希望观察冬至时塔与星象的关系,这对我们的研究很重要。」
「有趣,」伊万若有所思地说,「确实,当地传说中提到,冬至之夜,塔顶会与北极星对齐,形成某种神秘的能量通道。」
「正是如此,」林煜接话,「这正是我们感兴趣的部分。」
「那麽,是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伊万确认道,「现在距离冬至还有三周左右。如果天气允许,我们可以在一周内到达塔的位置。」
讨论结束後,伊万离开去准备旅程所需的物资。四人则开始研究《天机遗卷》的内容,寻找可能有用的信息。
「我总觉得伊万知道的b他表现出来的要多,」张明理低声说,「他对冬至的反应很奇怪。」
「我也注意到了,」林煜点头,「但陈默似乎信任他,而且我们确实需要一位熟悉地形的向导。」
「我会保持警惕,」陈默承诺道,「但伊万是我多年的朋友,我相信他不会背叛我们。」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林煜说,「不仅是应对可能的背叛,还有塔内可能存在的危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div>
</div>「根据地图上的警告,」苏雨晴回忆道,「塔内有古老的守护机制,只有掌握了前三部分《天机遗卷》能力的人才能安全通过。」
「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角sE,」林煜分析道,「我的望气能力可以识别隐藏的机关和能量流动;苏雨晴的通灵能力可以与古物G0u通,获取信息;张明理的预知能力可以预警潜在的危险。」
「那陈默呢?」张明理问道,「她没有获得《天机遗卷》赋予的能力。」
「我有自己的技能,」陈默微笑着说,「别担心我。」
接下来的一天,四人各自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旅程。林煜和苏雨晴继续研究《天机遗卷》的内容;张明理练习控制「预知」能力,希望能获得更多关於塔内情况的线索;陈默则与伊万一起采购必要的装备和补给。
第二天清晨,伊万驾驶一辆改装过的越野车来到旅馆。车内装满了各种装备:防寒服、雪靴、睡袋、帐篷、食物、水、医疗用品,以及一些特殊的登山装备。
「这些应该足够我们在野外生存一周了,」伊万说,「我还带了卫星电话和GPS定位器,以防万一。」
四人登上越野车,开始了前往贝加尔湖的旅程。道路一开始还算平坦,但随着远离城市,逐渐变得崎岖不平。窗外的景sE从城市建筑变成了茂密的针叶林,再到开阔的冻原。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的淡水湖,」伊万一边驾驶一边介绍,「它含有地球表面近20%的淡水资源,湖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到40米以上。」
「它为什麽被称为世界之眼?」林煜问道,想确认他们的推测。
「从卫星图像看,它的形状确实像一个眼睛,」伊万解释道,「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地萨满教信仰中,贝加尔湖被视为世界的灵魂之窗,能够看透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