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怪,怎么连燕太太也是后来才知道?玉漏正疑惑,就见金宝到后头来说老太太叫。想必也是为了这事,却不叫燕太太到跟前去,难道做母亲的,连到跟前商议的资格也没有? 老太太从榻上起身,朝窗户前那鹦鹉架子走去,玉漏忙在旁搀扶。春意正浓,卢妈妈的儿子孝敬了一只会听话衔东西的鹦鹉,老太太拿着食逗它,“是太太问你芦笙和汪家的亲事吧?” “早上你走后,我把汪姨妈叫来商议的。” “我先前不答应,是看汪家的门第太低,没得玷污了咱们家。可后来想想,汪姨妈是亲戚,连亲戚都嫌,不是咱们读书人家的品德,所以就答应了。叫你来,是想将给芦笙置办嫁妆的事情交给你。” 果然老太太笑了笑,“我看也不要繁琐,汪家此刻有些艰难,我就没要他们什么礼。咱们这头若弄得大张旗鼓的,反而说咱们叫他们做婆家的难堪,就清清爽爽的办吧,只是要抓紧。” “日子虽还未议定,不过也不远了,等汪家找好了房子就张罗起来。” 老太太正犯愁,又不想太丢脸面,又不愿拿钱出来贴个野种,倒是玉漏这个法子好,解了她两难之处。 这厢回去,玉漏又立刻给燕太太叫了去,俨然是翘首以盼了许久,不等她坐下就忙着问她:“可是说芦笙的婚事?” 难为她还没看出来,老太太不和她商议 ,显然就是不容她半句不肯的话,连求情的机会也不给她。也不知她这两日如何得罪了老太太,弄得这局面一时一变的。 操心?要是真操心,也就不会将芦笙许给汪家了。燕太太越想越有些不对,便欲去和老太太说理。玉漏想劝她不要去,犹豫之下又没劝,反正是她自己要去碰冷钉子。 他口里嘀咕着,“这两样打发人去杭州办去了,大约夏天能得。这四样——” “嗯?”池镜耳朵里只捕捉到“芦笙”“汪家”几个字眼,因而笑道:“听见了,不就是汪姨妈想求芦笙,老太太和太太都不肯嚜。” 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底是老太太,没两天就河东河西地折腾。池镜也不惊讶,笑着摇头,“咱们家的事真是比朝廷里的事还要瞬息万变。那你说说,老太太为什么又肯了?” 池镜见她面上有一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微笑,知道她是燕太太推着她平白替汪姨妈他们花费了些银子的事生气。他拖过单子来笑,“你吃了太太的哑巴亏,现下好了,自有老太太给你出气。” “是不是也不是你惹的,你有什么好过不去?” 池镜些微惊讶地瞅她一眼,看见她眼睛亮晶晶的,自然而然地像两颗宝石呈在他眼下,他旋即笑了,将胳膊抬起来揽住她的肩。 偏生燕太太此刻什么也顾不得,一心只想着替芦笙讨公道。走到老太太屋里来,话未出口,先掉足了一筐眼泪。哭到后来,眼角的余光一瞄上去,看见老太太坐在榻上,嘴上始终噙着丝冰冷的微笑,诡异地沉默着,似乎就等她朝死里哭下去。 “哭够了?”老太太总算开了口,却没打发丫头们下去,并不打算照顾她的脸面,“哭够了就说正经事。想必你是为芦笙的事来的?” 老太太一口剪短她的话,“前头我是顾虑着两家的门第太不登对,可后来我也想明白了,什么配不配的,没这话,那是你的亲姐姐,岂能小瞧了他们?芦笙那性子,将来嫁到谁家不受点气?还只有嫁到他们汪家去稳妥,人家总不会和自己亲外甥女为难。” 老太太将笑眼冷冰冰地凝视过来,喃喃地重复她的话,“咱家的姑娘——” 也许是她多心,不能自乱了阵脚。她忙定住神,“我的意思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将来芦笙不论嫁到谁家去,人家再看她不好,也要看老太太的面子。” 这自嘲的意思,好像真是意指些什么。或者是她姐姐为讨芦笙不择手段,透了什么话出来?这也有可能。燕太太没敢再说,在老太太幽幽的目光里落荒而逃了。 回去后燕太太总是心不安,怀疑老太太是知道了,故 越是如此,她越是不能慌了神,先探清楚底细要紧。隔日请了汪姨妈来,打发了下人,关上门,掉进身来只管疑神疑鬼地睇着人。 燕太太未敢坐回榻上,怕隔得太远了说话大声,走来她旁边椅上坐下,鬼鬼祟祟地压着嗓门,“老太太是不是知道了?” “不是你告诉的?” 她一面思忖,想明白了为什么怀疑到她身上,“噢,你以为我向你讨芦笙那丫头你不答应,我就到老太太跟前去告你的秘?我就是再糊涂,也没糊涂到那份上!” 汪姨妈只管扯她一下,“你肯定你们老太太是知道了?” 原来说来说去,还是替她女儿抱屈,汪姨妈垮下脸来,拽了拽襟口,“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我和你们老太太难道讲的不是道理?你只想着要芦笙嫁户和你们门当户对的人家,就看不到芦笙到底配——”说到此节,咽了下口,改口道:“你是她亲娘 ,自然看她什么都好,可别人眼中不是这样,不信你竖起耳朵听听你们府里的下人都是怎样议论芦笙的。” 不过眼下没办法了,经过这一遭,她也不敢再去和老太太拗,只好吃了这亏,认下了这桩亲事。 燕太太看她哭得厉害,满心无奈,只得打发人下去,拉着她劝,“这是老太太的意思,我去争了一回,老太太不依,我也没办法。汪家虽比不上那些为官做宰的人家,可你姨父是很会做生意的人,我听见他近日已寻着了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做,将来想必还能发财,你好歹吃穿不必犯愁。何况你婆婆是你的姨妈,也少了许多婆媳间的嫌隙,他们家又没有兄弟妯娌,只志远一个,这也是个难得的好处。” 燕太太呆了一会,一面抬手给她抹眼泪,一面长叹,“娘在这家里说得上什么话?你大了,也懂事点,不要叫我为难。” “嗳、你别去!”燕太太自己碰够了钉子,不忍叫她去碰。可哪里拦得住?追到廊庑底下时,芦笙早跑得没了影。 芦笙泪还未干,惊圆了一对眼睛,稀里糊涂给那丫头拽出院门,这才想起来问拉住那丫头问:“小晴姐姐,姑妈这是怎么了?” 芦笙楞在原地,回过神来时,那院门已阖上了。她只得往回走,在园中听见燕噎莺啼,那声音不知打哪里来的,仿佛就在身边,又像隔得很远,让人觉得渺茫无措。 结同心(o四) 芦笙还只管要往里闯,“我有要紧事要对姑妈说!” 吱呀一声,那院门阖拢来,芦笙总算领会了意思,果然如她娘说的,碧鸳这是懒得理她的事了。她失魂落魄地回去,顶着日益热烈的太阳,脸上晒出些汗,皮肤有小刺扎着似的疼。 这时候谁还能帮她?二老爷山高皇帝远,就是在近前也不会管她,她早看出来了,也许是嫌她不是个儿子。 老气的翡翠镯子,走到前头房里来。 不想话音未断,芦笙已走进来,在罩屏底下喊她,“三嫂。” “吃过了。三哥哥还没回家来?” 芦笙不理她说什么,只管把那只翡翠镯子拿出来给她,“三嫂 ,这个镯子送给你戴。” “我年轻,这个镯子我戴倒不好看,我看和三嫂配些,虽然样子老气点,可水头 她把镯子对着窗户举起来,这人就是送礼还学不会说话,难道是说她老?汪姨妈主意打得不正,但有句话倒说得不错,芦笙这样的姑娘,真嫁到那些显赫的家里,公婆妯娌,兄弟姊妹,哪个会不给她些暗气受? 芦笙本不会绕弯子,把嘴轻轻一撇,镯子塞在她手上,“三嫂,你替我去求求老太太吧,我不想嫁给志远表哥,不想到汪家去,求老太太另给我定一门亲吧,好不好?我知道如今家里,老太太就愿意听你的,你好歹帮我说几句话。” 芦笙默住了没说话,脑子里还想着说辞。可巧此刻池镜回来,玉漏忙抽身出去,“你在史家用过午饭了?” “你昨日说今天史家请吃饭,我就没等你,先吃过了。你坐会,我去给你倒冷萃的茶来。”只管把芦笙丢给池镜,躲出去了。 池镜好笑道:“做什么主?没头没脑说这些话。” “那你想嫁户什么样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