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过身去就听见那嘁嘁哝哝的声音,苍蝇似的在耳边,戏台子上敲锣打鼓也掩不住。玉漏庆幸这时候连家没人来凑热闹,自从上回把话说绝后,他们倒识趣了许多。不过到底这样的大喜事,他们如何舍不得不沾边?玉漏还只在家忙就听见秋五太太在外头和人显摆。也不单是她娘家,这时候凡和池家沾亲带故的也都肯在外显摆几句,这些最外头的人结成张网,消息来来回回传递。 这日一大早起来,天还未亮,就叫来玉漏,推她去和老太太提,“老太太为金铃的事忙,大概是忘了芦笙的事。可咱们不能忘,我是她的亲娘,你是她的亲嫂子,总不能将她抛在脑后。我想着趁此间常来常往的,你去和老太太说一说,请她老人家试试卞家太太的意思。” 燕太太疑心她是推脱,便把脸色放了下来,“我就是想着后日卞家太太要来听戏,就好问她一句。好容易烦你件事,你只顾往后推。” “那你今天就拣个时候和老太太说。” ,靠在床头,还在抱怨昨夜里吃多了酒头疼。她走去挂帐子,两边烛台照着她有些为难的神色,池镜便懒倦地问:“大早上的你在这里愁什么?” “先别忙。”他伸出手拉她坐下,拿被子一并裹住她,摸她的手冰凉,便捧着哈了几口气,“你这么早起来上哪里去了?连个汤婆子也不焐。” 池镜走下床,将旁边熏笼摘了,炭盆架子挪到跟前来,依旧盘腿在铺上坐下,拿着钳子添了几块炭,翻得里头辟啪响。 他拿钳子在比着吓她一下,就搁下了,“按说咱们家的小姐,配谁家配不起?可卞家不比别家,听说他们家挑媳妇,不看家世门第,头一件看姑娘的品行,还要能书会画的,芦笙那丫头人家瞧不上。” 池镜揽着她的腰。一面笑,一面在她肩上嗅着,一路嗅到她脸上去,捏着她的腮,“你就只管提一句,老太太若问,你只推说是太太的主意,有什么话,叫她们婆媳两个去扯好了。” 说着起身,叫丫头进来服侍他洗漱。两个人皆坐在床上,她照例伸手试了试水温,又接了帕子搽手,吩咐金宝,“今日恐怕要下雪,你给他穿件毛皮氅衣。” 玉漏扭过头来就碰见他湿漉漉的眼睛,心陡地一跳,假装若无其事地问:“你不搽脸,只管看着我做什么?” “今日还是客多,总要过两日才得去了。” “你哪里抽得出空,还有那么些亲友等着还席呢。你就别去了,我一个人套了车去是一样的,不过歇一夜就回。” 池镜闭着眼笑,仿佛做了许多年的一个温情的梦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他忽然握住她的腰向后倒下去,“不想出门了,外头冷得很。” “他原本就喜欢那些吃酒听戏的事,我没兴致。” 他仍拉着她的手不放,一个躺着一个立着,对峙了一会。渐有人声的时候,玉漏又摧他,“你还不走?” 玉漏嗔笑着接来,“拿人家的礼做你的人情?你倒会打算。” 池镜走后没几时,玉漏估摸着老太太也该起来了,便赶到那头去请安,趁机提了句芦笙和卞家的事。 玉漏见她脸上不情愿,自然是推回到燕太太头上,“上有老太太,下有太太,这种事哪轮得到我去打算呢。” 玉漏自然也不敢拿这话去回燕太太,只编著话搪塞她,“老太太上年和卞家老太太说话时,好像听那口气是他们家已瞧中了一户人家,所以就不好再说了。” “面上还没说开呢,只是卞家有那个意思。” 碰巧芦笙进来听消息,在外间听见这么说,便大剌剌地只管走进来道:“既然他们家还没和人家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一说?兴许我们这里一说,卞家就不要那户人家了呢?”?越大越没个规矩了。” 玉漏为难着笑道:“老太太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意指近来帮着老太太为金铃筹备嫁妆的事,玉漏忙看燕太太脸色,果然她也是这样想。玉漏懒得周旋,索性站起身,藉故还要张罗宴席的事躲了出去。 燕太太听了这话,也回过神来,觉得是玉漏不对芦笙的事上心的缘故,又想他们夫妻几时将她放在心上过?眼睛自然只往高出看,先前只忙着奉承老太太,如今好了,又添了个金铃。 玉漏听见要去请姑太太说和,更乐得丢开手去迎待客人。忙至元夕次日,方得空预备着回连家一趟,却没听见燕太太有什么问候的话要她代,想是因为卞家的事将她母女二人彻底得罪了。 一个一个地竖 池镜更是没所谓,反而有种暗喜,一个个的敌人竖起来,将他们包围着,斩断了和旁人一切的联系,迫使他们夫妻不得不紧密地挨着,挨着挨着,血肉好像长在了一起,在这冬日的寒气里,割也舍不得割开。头一回,他对她独自回娘家去没有担心,不怕她再碰见西坡。 玉漏听着觉得陌生,虽然生孩子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正因为顺理成章,所以从没去筹谋过。她想着好笑,“忙什么?当爹的还在读书,将来要是生下个儿子,陪着你一起读书?” “呸、这话不许说。”她提着火钳掉过身来,像拿剑似的比着他,“你快啐了。” 池镜一霎觉得她提着火钳的样子有些凶神恶煞,反正在关于财势的事上,她比谁都郑重。他笑了笑,拨开她的手,“别瞎闹,果然伤着了我,将来谁替你卖命?” 所有的事都不必要解释,早在一朝一夕间,彼此心里都很有数。 玉漏一面打发了小厮婆子们先回府去,一面坐下来陪着吃茶,“他哪里走得开,先是宴请一干来道喜的亲友,眼下又是各家亲友还席,大老爷还走动不赢,他哪里敢不去?就连我也在家待客忙了十几日,好容易才得空来回来这一趟。” 陡听见连秀才呵斥下来,“这话也是好胡说的!” 如今终于秋五太太也肯在连秀才不在家的时候点起炭盆来,或许也是连秀才刚出去的缘故,来不及灭。那门虽未阖上,去新掩着厚厚的门帘子,半点风不曾放进来,关着一屋子半暖的空气。玉漏忙了这一月,此刻骨头倏地松了松,又觉得娘家到底还是有些好处。起码对着娘家人不必装样子,谁不知道谁?何况自从金铃的事出来,她爹娘待她的态度益发陪着些小心,不敢违逆她的话。 玉漏一看她这鬼鬼祟祟的神色就知道,一定是哪户人家托她来说什么。便翻了个白眼,“你不要去兜揽这些事,芦笙的事情我一句话说不上,你要是收了人家的礼又帮不上,要你还的时候你可别找我,我一个钱不赔在这上头。” “别问了,我们太太正为这事恨我呢。” 玉漏哼笑了一声,“府衙里的人我们太太才看不上。” 说起来也怪,芦笙的亲事二老爷倒是一句没问,全丢给燕太太自己做主。想必嫁给京城的达官显贵没大可能,多半还是在南京拣一户人家。 玉漏也起身来迎,“您这个时辰睡觉?想必昨夜熬得晚了。” 把玉漏惊在一旁,回头去看,只见秋五太太一径将人搀到椅上坐下才丢开手,又几步走去门前挑开帘子向外嚷,“珍娘,把早上现熬的酸梅汤热了端来!” 两茫然(十五) 秋五太太为她这一胎煞费苦心,比她自己怀孕时还仔细,终于舍得好吃好喝给梅红吃,又将珍娘拨去梅红屋里伺候,自己跟前反而没了人。按她自己的话说,横竖她什么粗活累活都是做惯了的,如今外头又有粗使的人,就是跟前没丫头也不打紧。 “我服侍他啊。”秋五太太大手一挥,全不在话下,“你爹是个省事的人,不过是要茶要水,我又不是不能端。从前那样苦都过来了,如今还怕啊? 看来她娘注定是做不成“太太”样了,炕桌上的映着她脸上的油浊,那油浊底下,透着一片昏庸的笑容,烛光照在她的牙上,同样是一片油黄的反光。玉漏望着她,思绪一刹那飞得老远,玉湘将来老了会不会就是她这样子?玉湘是最像她娘的,眼光虽比她长些,到底也长不出二里地去。玉娇也许倒不会,尽管玉娇在她看来也是傻气,但正因为那傻气,使她另有种特别的生动。 她笑着摇了摇头,“那梅姨这一向身子还好?” 秋五太太坐在这屋里左右不定,还是嫌玉漏床前点的那两只蜡烛是浪费,本能地想起身去吹。却又怕得罪了她,死死将自己定身在榻上,屁股又动来动去的安定不住。 “只好吐了又吃,前日我自己煨了条鱼,她吃着倒说好,也没吐,这两日我就给她煨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