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实却是,他们昨夜两千多人,全都披着甲,藏在帐中全神戒备,只要唐军一出关,他就要带兵杀出去,甚至都想着到时驱赶着败兵一举杀入关。
可惜,
等了足足一夜,
汾河水涛涛,
两千人披着甲硬是熬红了眼,结果关内唐军一夜静悄悄。
大早上的,黄子英无精打彩,一直打瞌睡,他这些天其实也没怎么睡好。
“将军,”
数名子总管上前,询问他计划。
黄子英没有计划,两千轻骑面对着这险要关城,能有什么可用的计划。
“要伐树造攻城器械吗?”一名军官问。
黄子英没好气的问,“你会造还是我会造,我们这军中两千骑,有谁是木匠,谁懂攻城器械?”
他越说越气,“再说了,就算有人会造,等造好攻城器械要几天,我们这两千人,等的了吗?”
他还没说的是,有攻城器械,就能攻下来吗?
这鬼地方,一面峭壁,一面激流,中间就四五丈宽的路,现在唐军还筑高墙拦截,峭壁还嵌着阴地关百尺堡楼,岗上还有城堡。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多少粮草。
黄子英头痛起来。
他轻骑南下,一路绕过介休城、灵石城、阴地关等,当初倒是顺利,也没人敢拦。
他成功的诱敌伏击唐军主力,
可谁知现在他却被困在雀鼠谷内了。
望着眼前的阴地关,黄子英再看看自己手下人马。
终日打雁,没想到被雁啄了眼。
这个李逸,真的才十七岁?
一名参军过来,禀报说粮草不足。
士兵们携带的干粮倒还够吃几日,可战马每天都要吃一束草和三升料。一束草十五斤,料则是粟、豆、麦等粮食,还得添盐。
而像这种战时情况下,战马的精料供给甚至要翻倍,起码得五斤粟豆,还得一两盐。
黄子英这次南下,带着两千骑,三千骑马步卒,机动倒是很快速,可现在被困在这,粮草问题也成大麻烦。
他原计划是歼灭李仲文部后,再故伎重施诱歼李逸部,然后再攻霍邑、灵石,或是撤回介休城下与大军汇合。
可没想到,碰到李逸棋高一招,陷他于困境。
两千骑,一人三马,六千匹马,一马一天十五斤草料,五升精料、一两盐,加起来,马一天就要消耗九万斤草,三百石粟麦,还得三百多斤盐。
两千兵一天还得几十石粮呢。
他从贾胡堡急驰而来,也就带了三天粮草。
战马可比士兵精贵的多,要是饿上一两天,那基本就跑不动了,这骑兵也就废了。
咬咬牙,黄子英只得下令,“回贾胡堡。”
贾胡堡,
李仲文等将被俘将领,被关在贾胡堡中。
“兄弟,我们的伤口化脓发臭了,求您扶我一下,我想出营到河里洗一洗。”
守卫的汉军跟李仲文等也相处熟了,李仲文贵族名门子弟,可对这些边地汉军却一直很有礼貌,当下也就同意,扶着这几员唐将出堡,来到汾河清洗。
黄子英的马仆赶着几匹马也来到河边洗涮。
李仲文等在汾河里清洗了伤口,顺便洗了个澡,回营的时候,守卫又来搀扶。
“真不好意思,一直劳烦你们,实在是伤重,身体没半点力气,”
马仆在旁边道:“搀扶着多费劲,干脆坐马回堡吧,”
“那哪行呢。”李仲文赶紧道。
“这马不就是用来骑乘的,让兄弟们搀扶还费力气呢,”
那几名守卫也不愿意一路搀扶着几人回去,于是也道:“骑马吧,正好有马。”
李仲文假意说不敢不敢,最后几人还是被扶上了马。
马仆也翻身上马,带着几将往营中走,几名守卫则在后面跟着。
夕阳西下,
汾河边的景色很美,
不知不觉中,马仆赶着马,速度渐快,慢慢把几名守卫落远。
等快到贾胡堡前,
马仆和李仲文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驾!”
马仆挥鞭,纵马奔驰起来,李仲文、王行敏、刘世让、于筠、樊伯通、张德政六将,此时也都是猛踢马腹,加速跑了起来。
七骑在堡下转向,往南疾驰。
这时远远落在后面的几名守卫也发现不对劲了,
慌乱的大声喝止,可七人却早已经纵马跑远。
等几人跑到贾胡堡大喊着李仲文等跑了时,留守的将领也是赶紧派人追击,可骑兵都被黄子英带走了,贾胡堡营地留下的是步兵。
赶紧调派步兵骑马去追,
但步兵骑马也不是骑兵,此时黄昏,等他们一路追了十几里都没追到,天黑下来,更是彻底失去七人踪迹。
七人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夜,
天明,马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七人弃马步行,一路如惊弓之鸟,好在中午时分,他们成功的到了汾水关前。
而此时,
汾水关上还树着唐旗。
几人看到那面红旗,都顿感放松,总算逃出生天。
当狼狈不堪的七人出现在关前叫门的时候,
守关士兵还不相信他们自报的身份,赶紧叫来主将。
关中,崔敦礼正在和原来的关中镇将商量加强关防,闻听李仲文等将军逃回关前,都是大为震惊。
“李总管逃回来了,还是被敌人押着来劝降?”
“逃回来了,就七人,马都没有。”
崔敦礼带人赶到关城上,果然一眼就认出了李仲文等几将。
再看他们身后,并无一个敌人。
于是赶紧开城门,接七人进城。
七人中有六人倒都是熟人。
进关后,终于逃出生天,李仲文看到崔敦礼在汾水关里,也很是惊讶。
“崔记室不是随李副总管在后面吗,怎么来此关了?”
“此事说来话长,副总管闻得败讯时我们尚在赵城······”
“李副总管现在哪?”
崔敦礼道:“李副总管和淮阳王此时在阴地关,略阳公在灵石城,陇西王和渤海王在霍邑,我按计划率一支人马来汾水关增援。”
“阴地关?”
李仲文很是震惊:“在贾胡堡,我听到黄子英手下禀报说李逸率兵至灵石和阴地关,我根本没有相信,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