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心想,你难道不知道原因?还不是因为太原现在是李元吉在指挥,李元吉十七岁,跟他营中子总管李道宗一个年纪,但李元吉就是个大熊孩子啊。
看他在并州做的那些混账事,
先前宋金刚几万人屯于黄蛇岭,
结果李元吉却逼车骑将军张达率一百步兵去进攻,也不知道张达哪里得罪了李元吉,
这种时候借刀杀人。
张达带着一百人刚到黄蛇岭,手下弟兄很快就被屠光了,气的张达直接就倒戈变成带路党,引宋金刚的汉军夺了榆次城。
说不定现在平遥也是这个张达带路攻破的。
“从晋州至太原,必经西河。”
当初李渊太原起兵,第一仗也是先派建成、世民先攻西河,兄弟俩三天拿下西河郡。
大唐建国,改郡为州,西河郡被分成了浩州和介州。
一郡拆成两州,也是有原因的。
从太原南下,有两条路通晋州,一条就是当初李渊起兵南下走的那条路,沿汾水西侧经清源、浩州渡汾至灵石。
还有一条则是沿汾水东侧经榆次、平遥、介休至灵石。
西边这条路,就是经浩州,东边这边,则是经介州。
刘武周这次派宋金刚大举南下,先取榆次,再夺平遥,下一步就是攻介休,占灵石。
意图也是非常明显,就是在包围并州太原重镇的同时,分兵南下,把唐朝增援的路给堵死。
现在宋金刚是走东路,
如果让他再夺了介休和灵石,那西线也就不通了。
到时并州城池再坚,粮草再多,也是只能困守孤城。
李仲文急着分兵北上,确实也并没有错,要是让宋金刚把介休、灵石给再破了,
那他们就只能被堵在南边,连太原城的边都摸不着。
晚上,
李逸跟李博义哥俩聊天,说到他们不愿意随李仲文一同先行的事。
“我们哥俩就相信你,圣人都说你是福将,李仲文那短命的相,我们哥俩信不过他。”
“对,咱就信兄弟你。”
接下来都是风雨里行军,在泥泞中跋涉,战辅一万三千人,一天也就只能勉强行军三十五里。
而李仲文率领的九千人马,每日行军七八十里,一路急赶。
四天后,
李仲文所部已经过了晋州霍邑,抵达晋介边境的雀鼠谷南面口子汾水关附近。
此关距离灵石城仅五十里。
“报!”
“前方发现汉军游骑!”
“派一百轻骑出击,想办法看能不能抓一两个活的回来。”李仲文手按着腰间刀柄,眉头紧皱。
这里距离介休城,还有百余里。
汉军游骑怎么就出现在这里了,介休离这里,可还隔着座灵石城,还有阴地关、冷泉关等。
难道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汉军已经攻占介休城,甚至攻占灵石了?
一想到这,李仲文不由的心急起来。
介休若被破,那北上太原的东线就完全被堵住了,要是灵石也被破,那他们就真要被堵在这里,无法增援太原了。
轻骑追逐汉军骑兵,
双方箭来箭往,
很快这些汉骑就消失在北边。
李仲文握紧了刀把,“提高警戒,加快行军!”
“报!”
侦骑飞奔来到军前,
“禀报总管,我侦骑追逐敌游骑,发现了一支汉军,约有千人。”
李仲文精神一振。
“只有千人?”
“只有千人,皆是轻骑。”
李仲文拔刀,“幸好我们来的及时,这支人马定是汉军前锋,吹号角,进攻,将他们歼灭!”
九千唐军步骑奋起精神向前杀去。
在他们前方,便是介州灵石县。
县南有数十里涧道险隘,谓之雀鼠谷,其两侧峭壁如刀,谷底溪流湍急,
因是自晋州向太原进军的必经之路,这里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古人避雀鼠谷为畏途,尤其是夏秋汛期更加艰难。
汉军宋王宋金刚前锋大将黄子英骑马立于谷口,
一名汉军侦骑正向他禀报。
“唐军约八九千人,主将是李仲文。”
黄子英冷笑:“怪不得提前几天就到了,看来是在晋州分兵,把辎重辅兵都甩到身后了。”
“就让这雀鼠谷,成为李仲文和这八九千唐军的葬身之地吧,”
谷外。
李仲文率骑兵疾冲,追上那支汉军轻骑,双方一番激战,敌军寡不敌从,仓惶败撤。
“追,别让他们跑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