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十万火急(1 / 2)

(' 第265章 十万火急

太极宫。

李渊和裴寂、萧瑀、陈叔达几位宰相面前堆着许多钱币,

君臣倒不是在赌钱,而是在看着这混乱的私铸恶钱。

“朕没想到,民间私铸钱如此之恶,”

“私铸泛滥,恶钱繁多,是得管一管了。”陈叔达道。

李渊拿着一枚宜寿宫私铸肉好,这钱的质量却是众多私铸钱中难得的好钱。

裴寂却叹气:“怎么管?现在民间本就有严重的钱荒,不得不谷帛兼用,市场上严重缺少钱币交易,故此私铸才能盛行恶钱才能泛滥。”

其实铸大唐新钱,这事早有大臣提过,新王朝诞生铸新钱发行,也是应有之事。但一直没能实行,原因很多,首先就是朝廷现在手中铜料不足,现有的前朝留下的铸钱局,那些铸钱工匠也大量流失,

想要让铸钱炉重新开工,既缺铜料也缺工匠,这就导致铸造不出多少新钱,还有就是铸造成本高。

有官员计算了下,如果现有条件下重新开炉铸钱,那么还不能跟杨广那样铸白钱恶钱而是铸好钱,则有可能要亏本。

铸币亏钱,

那朝廷怎么能做这种生意,到处都用处,哪有钱往这里亏。

萧瑀反驳:“这宜寿宫有三十六铸钱炉,他们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天能铸钱三百余贯,一个月能铸钱万贯。

按李逸所奏报的,虽然所铸五铢肉好,火耗高达百中之十九,可出来的铜钱含铜量能有百之八十五,其每铸千钱,成本仅费八百五十钱。

每铸一贯钱,有一百五十钱之利润。”

萧瑀问裴寂,“既然私铸作坊,都能有百之十五利润,那朝廷铸钱,难道就亏本?”

“李逸说的就能全信?他说那小作坊一月能铸钱一万贯,我就说完全是信口开河。前朝各地钱监,大多设在大铜场附近,还是水陆运输便利处,降低运输成本,一个钱监一年也只能铸三千三百贯钱,

他这一个山贼私铸作坊,倒是一个月能铸出三个钱监一年的量?

前朝铸币利润向来微薄,一群山贼私铸还能有这么大利?”

陈叔达笑道:“两位相公也不必争执,既然是李逸说能铸这么多,有这么大利,他又上了这铸新钱疏,我看倒不如把铸新钱这事交给他来试试,

反正现成的作坊现成的工匠,三十六座铸钱炉,规模也不小,要是真能月铸一万贯,按百之十五利,那就还能获利一千五百贯,也不是笔小数字。

更重要的是,也能稍抑制恶钱泛滥。”

李渊捏着那枚开皇五铢听了直点头:“江国公所言甚是,那就让李逸试试,此子虽少年,但能文允武,数次任务都表现非凡,或许这次又能给朕一个惊喜。”

裴寂见皇帝这般态度,便笑道:“若李逸真能做到,那还真解决朝廷一大难题。”

“诏令太子左卫率李逸充铸钱使,于宜寿宫旁设宜寿钱监。”

内史令萧瑀亲自草诏,

诏令刚写完,边关急报送到。

“陛下,边关急报!”

“丰州总管张长逊八百里急报,突厥始毕可汗突然率部渡过黄河,直至夏州,朔方梁师都已率兵马会合,

又延州总管段德操八百里急报,始毕可汗发附离狼骑携狼头大纛至马邑刘武周处,协助他南下犯边,

始毕可汗还向草原诸部传金箭,召集诸部至马邑会合刘武周南下。”

一连几道十万火急的边关军情,

让李渊一时惊住,

手里的那枚开皇五铢叮铛一声掉落地上。

此前李世民一次次的说突厥人正准备大举入侵,可李渊却认为他危言耸听,裴寂也觉得突厥人只是有些贪婪,所以在边关搞点小袭扰威吓大唐索要钱财。

可现在,李渊不怕刘武周,他担心的是突厥。

“裴监,此事你怎么看,始毕可汗是真要跟我大唐开面开战吗?”

裴寂想了想:“当不至于,臣以为这仍是他在炫耀武力以威吓大唐,索要金帛罢了。”

“或许是突厥人看到河西内乱,我大唐马上要收复河西,这才越发急了。臣以为得立即派使者,携带金帛出使突厥,面见始毕可汗,稍加安抚。”

李渊也不想跟突厥人翻脸。

他跟老伙计裴寂早就定下了战略,是要先安内再攘外。为此如今突厥人胃口越来越大,越来越狂,他也一直忍着。

小不忍则乱大谋。

“好,就再派右武候骠骑将军高世静前往,这次送多少金帛?”李渊沉着脸问。

被人一次次勒索,实在是难有好心情。

“少了肯定不行,这次始毕可汗都直接率部到了夏州,还是得多加安抚。臣以为,可送黄金三千两,杂彩十万段。先忍一忍,朝廷先收复河西,然后夺取洛阳,恢复中原后,再跟突厥争长短。”

“若是始毕可汗还不满足,可让高世静跟始毕可汗提出把河套的丰、胜二州赐给可汗,以二州换战马万匹,先谈着,拖延时间。”

最新小说: 真千金心一疼,疯批反派们慌了 柔弱乖巧的沈夫人,马甲多力气大 月劫倾华:龙女的摆烂人生被打破 长春江湖往事 游戏王:开局变成兔耳大魔王 感觉火不了的重生文 八零守寡小娇娇,冷面糙汉被钓疯 娱乐:麦麦的专属男演员 我与你之间的45厘米 浓烈的紫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