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是两江总督,位高权重,节制四省军务。 但实际上他能控制的,也只有江西,安徽,江苏这三个省。 但是现在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大军肯定是要从安徽进入湖北,进入安徽那就肯定是要从曾国藩的地盘上过。 这个时候的安徽是很惨的。 安徽经过瘟疫的蹂躏,加上十余年的战乱,已经变成了百里不见一人,千里不见一村的悲惨境地。 安徽可以说人都快逃光了,地都快荒芜了,除开地上未掩埋的尸骨,以及一座又一座长满新草的坟地,安徽已经啥都没有了。 但是太平军要经过安徽,那就意味着触犯了曾国藩的利益,曾国藩肯定是要对付太平军的。 安徽已经成为这个惨状,曾国藩还是命令士兵将安徽活着的人,安徽能住的房子,包括一些不重要的城池,一草一木,全部焚毁。 啥都没有留给太平军,真正的做到了坚壁清野。 1863年2月27日。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带领大军十六万人,号称三十万。 趁着湘军水师战船主力在金柱关与侍王李世贤作战的间隙,命令部队乘坐船只,从天京城的中关,下关,花了三天时间,渡过长江,成功到达北岸。 李秀成的大军成功到达北岸,那就意味着自己的苏南战场,再也没有任何增援。 就在李秀城到达长江北岸作战的这段时间,自己的大后方苏南战场发生了重大巨变。 什么巨变呢? 首先太仓城这边,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女婿蔡元隆,面对李鸿章的强势进攻,死守两个多月,最后弹尽粮绝,实在守不住了。 蔡元隆带着一众残兵败将,逃到了浙江。 太仓失守。 ..........。 常熟这边。 李鸿章的淮军精锐和洋人组成“”常胜军“”两军联合,利用重炮轰击常熟外围的太平军。 李秀成留下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以及大将朱衣点,领兵四万五千人,从1863年2月开始,一直就开始强攻常熟城。 常熟城内的太平军叛将骆国忠拼死抵抗。 太平军连攻一个多月,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而淮军拿下太仓城之后,立刻调集主力精锐感到常熟外围,对攻打常熟的太平军进行反面进攻。 ......... 常熟这边的情况是: 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一边命令部队挖掘地道,想要炸塌常熟城。 一边还要抵御外围淮军的进攻,很是艰难。 渐渐的,常熟这边的太平军也是弹尽粮绝的境地。 为了扭转战局,慕王谭绍光不断组织敢死队,趁着夜里爬出战壕,去偷袭李鸿章的淮军营地。 开始偷袭还有用,最起码能杀李鸿章淮军几百人,或者几十人。 可到后来李鸿章的部队有所防范,去偷袭的敢死队,基本上都被反杀。 谭绍光的太平军围攻常熟攻不下来,而围住他们的淮军又打不退,自己这边不光弹尽粮绝,而且还有被围的风险。 谭绍光没有办法,向忠王李秀成求救。 我个人认为李秀成好像是个神一样,每个地方有难,都向他求救。 此时的忠王李秀成已经带着十几万人马渡过了长江,在北岸作战。 李秀成当时刚刚渡过江北,他收到谭绍光的信后,很是平静,只淡淡说了一句: “”把我分两半算了,这里要我,那里要我“” “”我真是神了“” ......... 李秀成说的是怄气的话,他在和天王洪秀全赌气。 赌什么气呢? 忠王李秀成明明知道北上作战,根本就不会调动清妖放弃围攻天京城,也根本不会筹集到粮食,而且极有可能打不到湖北。 但是天王洪秀全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以高高在上的权威,命令李秀成必须带兵北上,执行自己所谓的“”北进南攻“”作战计划。 所以李秀成心里不爽呀,但是又无能为力呀,只能和洪秀全怄气。 自己的大本营后方常熟有难,李秀成实在没办法,只能干着急。 攻打常熟的太平军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在围攻常熟七十多多天后,实在打不下来,粮草耗尽,弹药打光 而且还有被青妖包围的威胁。 1863年4月初,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等一众将领在谭绍光的行辕,开了个会: “”这两个月以来,我们战死了一万多人,火炮被毁七十多门“” “”刚刚得到消息,忠王.....他已经去了江北,看样子三五个月都过不来“” “”简单的来说,就是我们没有援军了“” ......... 然后谭绍光望着远方诺大个常熟城,城墙墙壁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弹孔,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竟然打不下来,我的意见是撤军,听王你是什么意见?“” ......... 听王陈炳文见慕王谭绍光征询自己的意见,他也不想打了,然后他回复谭绍光: “”竟然忠王来不了,常熟打不下来“” “”我们就不要硬打,我也同意撤军,至于骆国忠这个叛徒,日后再收拾他“” ........。 围攻成熟的太平军两位王一致同意撤军,最后太平军在4月6日从常熟城悄悄撤退。 这场连续攻了七十多天的常熟攻坚战,以太平军攻城失败而告终。 谭绍光,陈炳文带领太平军撤退之后,直接投向了苏州。 至此,随着太平军撤离常熟,苏南战场的战况愈发恶劣,朝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 李鸿章的兵锋可以直指苏州了。 ..........喜欢太平天国的末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太平天国的末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