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太平天国的末路 > 第1021章 好大的架子!

第1021章 好大的架子!(1 / 1)

....... 可李鹤章的师爷得知后,去劝道: “”大人......,你莫意气用事,你应该答应这些长毛的要求,只要他们的要求,统统答应“” “”等他们放下武器,咱们入城就是咱们说了算“” “”到时候他们就是砧板上的肉,任我们宰割“” .......... 李鹤章听后,瞪大个眼睛,因为他时刻记起哥哥李鸿章的话: “”莫非......先生,您说杀光他们?“” “”这可不行呀“” “”我哥哥曾经交代过,只要投降者,不是搞得太过分,把他们杀了,日后谁还投降我们呢?“” 接着李鹤章画风又一转: “”不过,那几个带头的要求也太过分了,投降与我,还要我给予高官俸禄,把我当什么了?“” ......... 师爷看着李鹤章一脸认真的样,他微微一笑: “”非也...... “”我的意思是,我们部队先入城,再给那个姓蔡的许以高官,让他宽心“” “”等过个三五天,咱们就搞点手段,诬告他造反,再趁机杀了他“” “”到时候这事儿传遍天下,怎么说咱们都有理。“” “”反正现在是骗他们开城门就行“”。 ....... 李鹤章听后觉得有些道理,于是决定就这么办。 就这样,太仓太平军蔡元隆这边就是以诈降,欺骗淮军入城,在趁机杀了他们。 而淮军李鹤章这边,他们只是想趁机入城,占领太仓,至于答应太平军提出的要求,那就是日后再说。 反正一句话:你糊弄我,我糊弄你,你糊弄我,我糊弄你。 .........。 双方敲定的入城日子, 可湘军统帅李鹤章他的性格有缺陷,他的性格怎么说呢, 应该算是,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喜欢出风头。 按道理来说先派兵入城,控制城内的太平降兵,再接收防务,等一切安顿好之后,统帅李鹤章再入城。 可李鹤章却反其道而行,他认为与城内的太平军已经谈判长达一个多礼拜。 从种种迹象表明。城内的太平军不论是统帅还是底下的士兵,他们现在都犹如一群丧家之犬,卑微的很。 所以李鹤章以自己为胜利者自居,喜欢那种把他人踩一下底下的感觉,他在这个时候脑袋却缺了根弦,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李鹤章竟然在入城的前一天,派人通知太仓城内的太平军主帅蔡元隆,告诉他: “”明天本大人亲自带兵入城,你蔡将军投降于朝廷,就应该按照朝廷的规矩来“” “”明天,你让你手底下的兵士们出城迎接本官入城,以显投降的诚心,更显尊重朝廷大官之意“”。 .......... 太仓城内的太平主帅蔡元隆收到信后,他却兴奋的跳了起来,高兴的一批: “”太好了.....“” “”这傻小子竟然亲自送上门了,老子一定要把他大卸八块”。 ......... 此时的蔡元隆本以为用诈降的方法,最起码可以引诱青妖的人马入城,在趁机伏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可没想到他们的主帅李鹤章竟然是个二愣子,他亲自入城,这不是给蔡元隆杀掉他的机会? ..........。 随后蔡元隆将城内的太平军将领召集了起来,对他们进行分工。 “”青妖头子,明天会在东门入城,左小队出城迎接,所有人都不准带武器,只准在怀中藏一把匕首,听候号令“” “”右小队,以及后备军全部藏在城内,等青妖入城,你们在趁机杀出“” “”大家一起合力歼灭这些青妖“”。 ........ 第二天,李鹤章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三名副将,穿着威武的铠甲,领着一千五百人淮军精锐,大摇大摆的来到了太仓城东东门门口。 此时东门门口站满了手无寸铁的太平军士兵,他们分成两排,各自站在城门口的两边。 “”李大人入城,一干人等全部下跪“” 李鹤章身边的一个的副将大声呵斥道。 太平军们士兵们听到口令后,大家先是相互望了一下,无人下跪。 这时,一个太平军将领跪了下来,领头的都跪了,于是大家也全部齐刷刷的跪了下来。 李鹤章看到这一切,甚是满意。 他握着马绳,伸出一只手得意忘形的对着下跪太平军士兵们,说 “”大家请来吧,以后都是自家兄弟“”。 这时旁边的一个太平军将领模样的人,他跪在地上,用双腿在地上挪动了两三步,见到李鹤章猛的磕起头: “”属下奉军令,特来迎接李大人入城“”。 ........ 李鹤章看着这个跪在地上的人,左右打量了一番,觉得此人不像是太平匪首蔡元隆。 于是李鹤章斜着眼睛,问: “”蔡元隆呢?.......怎么没来接我?“” 跪着的太平军将领果然如李鹤章所想,他真的不是蔡元隆,跪着的人面对问话,赶紧回答道: “”启禀大人,我们大帅正在城门里面等您“” ......... 李鹤章一听,喷的一声: “”姓蔡的,好大的架子,要我去找他?“” ...........。喜欢太平天国的末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太平天国的末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胡曼特号 剑道独尊仙途 无敌凡体,以剑证道,杀穿三千界 心道征途 大唐小医师 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 夫君,你怎么突然成武神了 我执天下 臭山贼,朕怀孕了 觉醒前世记忆,以天帝修为赴三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