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泰拉大地的命令与征服 > 第56章 老照片(九)

第56章 老照片(九)(1 / 1)

暴风雨前的宁静 时间进入到15年,GDI开始了整合各国的基础设施。将他们全部转用同一个生产维护标准,共用同一套管理方式。同时,15年初GDI也拥有了自行征兵的权力,不用再整天堵着各国国防部的门口要人了。 而在进行上述行动的同时,GDI也向联合国提交了关于费城太空站的建造许可申请以及进一步扩展全球离子炮网络的计划。前者是一个由多个国家的工程师提出来的超级工程项目:他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人类很有可能不得不被迫放弃地球。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进行星际移民很明显不太现实,人类现在没有那个技术和资源去完成这项壮举。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在地球的轨道上建立居住站,并且尽快让这些居住站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人类要做好几十年只能眺望母星的觉悟。 按照这些工程师的设想:费城空间站是接下来所要建立的居住站群的核心中枢,其肩负着指挥协调各个居住站之间的物资调配、管理人员流动......总之,费城空间站会是第一片轨道居住站的核心。至少按照原定的设想来说,会是这样的。 当这份申请递交到GDI这里时,一些正在整理离子炮网络扩展计划的GDI高级官员来了灵感。他们找到这些工程师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然后对各自的计划进行了一些修改。随后由GDI高层统一提交给了联合国常任理事会,让他们来做最后的决定。 在GDI看来,虽然未雨绸缪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现在就开始关门窗未免太早了。地球还有抢救的可能。费城空间站现在可以先作为全球指挥部和离子炮网络的中枢而被设立,而不单单是作为居住站中枢。至于居住站的功能则可以日后再酌情加上,现在还不着急。 这项议案最终也是得到了通过,在议案通过的第二个月,GDI开始了一轮的大规模航天作业,旨在尽快完成费城空间站的基站建造工作。随后就可以以费城空间站为基准,去快速铺设新一代离子炮网络。做事先打好基础可是事半功倍的诀窍。 但是事情并不会一直都如此顺利,在议案通过的第三个月,第一场超大规模的离子风暴出现了。从隔离区里飘出来的离子风暴直接把临近区域的和电有关的东西干废了足足一整天,甚至一些质量较差的电子设备直接被干报废了。同时这场离子风暴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讯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以及导致了两起坠机事故(事发时,很倒霉的就在隔离区附近的航线上飞行)......这起事件迅速得到了GDI的重视。在此之前,虽然离子风暴也有出现,但是像这种规模的可从未出现过。想来也是,毕竟在那个时候泰伯利亚还没有这么多。而随着这起事件引起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对费城计划的新一轮评估——结果令人相当沮丧。如果发生了一场足够大的离子风暴,那么离子风暴持续期间费城甚至都无法联系上地球。不过实际上,如果发生了这种规模的离子风暴,那么地球上的长途通讯也基本上废了。所以在一番权衡之后,费城空间站的建造工作继续进行,其定位也不会改变。但是GDI也因此多留了一个心眼,下放给了部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主活动的权力。日后的火风暴危机时,各级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设立这样的一条规定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而此时愈发严重的泰伯利亚污染使得GDI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力量从对NOD作战中转移到清除抑制泰伯利亚的工作之中。所幸之前扶植的NOD派系在其代表哈桑的领导下在兄弟会内部占据了相当程度的主导权,而在于他们进行了又一轮协商之后,哈桑答应会“让兄弟们不那么对GDI抱有敌意。”然后GDI就可以在多留一个心眼的情况下去专注于处理泰伯利亚了......也是在这个时候,NOD黑手派系逐渐崛起。不过当时大家都没把这个以前的NOD秘密部门太当回事,日后不少人都对此后悔的直呲牙。 然后在进行清理作业的同时,GDI也是抽空拿自己的新老各式装备去进行了抗离子风暴的实验——结果令人重度脑溢血:大部分GDI载具在离子风暴影响期间其引擎都会直接趴窝,特别是空军的飞行器。在离子风暴的影响下一摔一个不吱声,驾驶员甚至都跳不了伞的那种。也因此,GDI和军火商们不得不强忍着骂人的冲动对还能抢救的装备进行改造,特别是飞行器是改造的重点。坦白说离子风暴导致摔飞机摔无人机都勉强算是小事,但是摔驾驶员这可就是大事了。你知道一名熟练的飞行员的命多有价值吗? 但话虽如此,改进后的装备依然无法完全免疫离子风暴的影响。特别是无人机,只要受到轻微的影响就敢摔给你看;空军的战机倒是好一点,改进后虽然遇到了高强度的离子风暴该摔还是得摔,但至少驾驶员能跳伞了,而且如果离子风暴的强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空军的战机其实还能勉强进行低强度的作战任务——飞一趟就得回去彻底的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因为离子风暴导致设备出现了损坏。这种损坏基本上都是能修的,毕竟要是不能修的话那飞机也应该回不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后,也是在这个时候,GDI开始统一全球各地GDI部队的装备了。在此之前,GDI部队的装备情况虽然说不上是杂牌军,但是也足够让后勤人员在看到长长的一串后勤报表时心生上吊的念头。此前的GDI装备基本上是那个国家出来的部队就用那个国家的装备,所以在联合作战的时候,GDI的后勤就能看到这样的盛况: A部队轻武器用的都是5.56口径的子弹、B部队轻武器用的是5.45口径的子弹、C部队轻武器用的是5.8口径的子弹、D部队就没那么挑食了,因为他们的运输船带着一坨装备被NOD的潜艇送海里去了,所以他们不得不先拿缴获的7.62口径武器和自己原先配备的一些5.56口径武器一起用......至于枪械和载具的维护那更是重量级,AR枪族、AK枪族、191枪族...M1艾布拉姆斯、T-90、99A...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情形足以让任何后勤看完后连夜思考自己上吊的绳子要选什么种类的......所以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GDI都尽可能让旗下来自五湖四海的部队根据来源划分开来,让他们尽可能的专门负责一个战场,减少互相串在一起的情况。但是联合作战依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GDI的后勤自始至终都在打高压局...... 这种情况一开始就得到了重视,但是奈何刚开始GDI没有强制让下属部队更换统一制式装备的权力和能力,甚至连奥卡和猛犸坦克这两个新式装备发放下去的时候有些部队还不收。而现在,随着GDI权力的扩大和职责的加重,GDI终于可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部队的装备了...... (我专门去看了一眼变节者的武器......太离谱了,只能说命令与征服的科技点的太猛了。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就有单兵用的离子炮和激光枪了......甚至还有磁轨步枪???我勒个......我不好评价,对上述这几个重量级的玩意,我在这里决定持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但总之它们都不可能成为大规模列装的武器就是了) 首先要解决的是轻武器也就是步兵装备的问题,这方面其实比较好解决。早在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期间,GDI旗下的轻武器研究所就已经研发出了一款叫做猛禽的新式突击步枪,其性能可靠,而生产成本则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猛禽突击步枪在又经过了数次改进并且诞生了一些衍生型号之后于15年年中开始列装所有GDI部队,猛禽枪族自此开始成为GDI部队所装备的制式轻武器并且一直服役至今、而重武器方面,秃鹰机枪枪族笑到了最后,成为了GDI部队所装备的最主要的机枪品牌、至于霰弹枪狙击步枪这些杂七杂八的最后也是统一的差不多了。 而装甲载具方面,首先要声明的是,即便此时的GDI财大气粗,但是也架不住泰坦的产量相当有限。所以当时只有一线部队才有资格换装泰坦(有些一线部队拒绝接收步行机甲,依然选择使用传统的履带和轮式载具、有一些一线部队选择接收的泰坦数量不多。但总的来说,大多数一线部队都装备了泰坦),二线和预备役部队依然用的是传统的坦克和装甲车。空军方面则是几乎变成了奥卡全家桶,要不是因为产能和飞行员的问题,那这里就就可以把“几乎”去掉了。 海军则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众所周知,海军是最烧钱的军种、战舰是最不好造的装备。虽然GDI也整出了几种新型战舰,但是相较于陆军和空军的大刀阔斧般的改革,海军的改变则是相当小,或者说几乎没有。大多数国家的海军主打的从来都是一个“船到用时方恨少”的状态,用不上的时候巴不得把船全拆了,维护一支大规模的海军实在太烧钱了;要用的时候则巴不得造船厂能一天一艘跟下饺子一样。所以直到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开始时GDI也只提交给了全球各地的造船厂三十一艘新型护卫舰、十艘新型驱逐舰、五艘新型巡洋舰、以及两艘新型航空母舰的订单。而比起新型船只的建造订单,更多的则是对老型号船只的改进订单。白手起家和做大做强的难度不能一概而论。 而在革新装备的同时,GDI也开始为了GDI控制区的社会秩序稳固而开始一轮规模巨大的扫黑除恶的行动。这会是一次毫不妥协的行动,是时候让黑帮的杂种们清楚自己的位置了。 16年,在最后的通牒无果之后(至少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时任GDI副指挥所罗门中将说出了那句话: “在拒绝我们的命令这个不可能实现的选项之外,他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去死。”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12年的时候,GDI和NOD就已经互相摸清势力范围,也就是各自的实际控制区,基本上就可以看做是日后蓝黄红区的雏形。虽说没有过线者死这种惩罚,但是双方在不惹事的情况下,都会控制约束手下的人不要主动过界,不要没事找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这种对垒的情况下,一些黑帮的人与NOD进行了秘密会谈,很快的双方勾搭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大堆黑帮的标准差事——最终这个消息被传到GDI议会上时,这些黑帮分子已经在GDI控制区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了。但关于究竟是哪些黑帮在搞事这一点GDI短时间之内摸不着头绪,那就索性全揍一遍。反正黑帮的问题GDI早晚也是要去解决的,无非是早一点晚一点的区别罢了。 然后GDI给所有主要黑帮的领导人发去了最后通牒:要么放弃一切权力,要么洗干净脖子等死。 自然而然的,大部分黑帮领导人都对此呈一个乐观态度——在他们看来,GDI怎么敢真把他们都杀了的?只有一些有识之士见情况不妙抓紧开溜离开了GDI控制区或是上交了权力以求得保住性命,而剩下的那些人,他们很快就感受到了GDI的怒火。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行动无疑是在纽约市的行动。在这座“罪恶都市”,GDI直接将三个有着完整编制的师级战斗单位从前线调回,并且将其投入纽约市的战场以表达GDI的态度。 纽约市的战斗持续了差不多两天,期间死伤人数超过十万。两天之后,纽约市里的黑帮基本上被清扫完毕,剩下的都是收尾工作。虽然这场全球规模的行动势必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但是GDI已经做足了准备。为了后方的稳固,这一切都是有必要的。 这场轰轰烈烈极其坚定的扫黑除恶行动不仅仅为之后的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排除了隐患,还为日后蓝区良好的治安环境打下了基础。 但……都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喜欢泰拉大地的命令与征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泰拉大地的命令与征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股市闲谈 激活系统从契约水王子开始 泰拉大地的命令与征服 莽荒纪之雎华仙人 重生动作巨星:从好莱坞开始 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 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快穿之前尘虐 半寸山河一寸血 脑叶公司:我是血魔?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