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公孙胜的来路 自那方腊的骠骑将军徐方率兵进犯张家村,赵朗一直都忙碌着,没有空闲和公孙胜详谈。这天,杂事安排妥当,有空闲时间了,赵朗便邀公孙胜一起品茶,聊聊安排公孙胜职位之事。 “公孙道长,你不是在梁山吗,为何会去了陕西?据我所知,梁山的势力还没扩充到陕西吧?”赵朗好奇地问道。 公孙胜有点尴尬道:“东家,不瞒你说,上次晁大哥在江州救那‘及时雨’宋江,吃了你那轰天雷的亏,那宋江和一众梁山头领甚为恼怒,后来听说东京甲仗库有个叫凌振的人会制作轰天雷,便派我去找凌振学那制作之法。我一路追寻,直寻到渭州才找到那凌振,去发现其轰天雷是个假货,失望而归。在回程之时,遇到了周侗世叔,受他老人家当头棒喝,便弃梁山来投奔赵东家了。” 赵朗哈哈一笑道:“其实我心里一直很好奇,道长你乃得道高人,不好名利,为何会与晁盖、刘唐等人混在一起,去劫那蔡京的‘生辰纲’?” 公孙胜长叹了口气,沉默了半晌才道:“我自辞别师父下山,看到的是辽国蓟州百姓受尽欺凌,大宋境内底层百姓生活困顿时,朝廷与官员却蝇营狗苟,特别是那蔡京,只把持朝纲,只手遮天,我气不过,便寻了一个机会,伙同晁盖等人劫了那梁中书送蔡京的‘生辰纲’,恶心恶心他。后来事情败露,才被迫上了梁山。” “原来是这样。”赵朗恍然大悟,他一直都弄不明白,《水浒传》中公孙胜不是一个爱财之人,劫了生辰纲,上了梁山后不久便离开了梁山,没有带走属于自己的财物。此人也不为名,宋江受招安不久,他便告辞归隐了。直到现在,赵朗才弄明白,这公孙道长纯粹是为了给蔡京找不自在才会去劫的生辰纲。 “道长既然加入了我浔阳商行,我也不会让你为难,若那梁山不来犯我,我自不会去打压他们,可若他梁山来犯我江心岛,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那是自然。”公孙胜道:“梁山之人越聚越多,大多是一些山贼土匪,已渐忘了当初聚义的初衷。聚义聚义,把义字都弄错了,路子越走越偏了。在山上,除了与晁盖大哥还有点情义之外,其他的人,我也不太熟络。那些人若来,东家不必顾我的脸面。” 赵朗点点头道:“梁山的那伙人在大宋打家劫舍,为害四邻,不过是一群乱贼而已,何来义字可说?况且他们的战力在我眼中不值一提,若是这伙人遇上女真人,保准他们一触即溃。这伙人只会吸百姓的血,坏大宋的根,不会为大宋、为汉民遮风挡雨,乱贼一群而已。” 公孙胜喝了口茶,忽然好象不经意地道:“东家,说起战力,这江州团练兵确实不俗,那十一人组成的鸳鸯阵更是了不得。我在年幼之时,也曾在闽地见过有人写过一本书,其中提到过这个鸳鸯阵,那写书之人叫……叫戚继光……” “轰”赵朗瞬间觉得脑中一炸,“腾”地站了起来,双眼紧盯着公孙胜,一字一句道:“你究竟是何人?竟然识得戚继光?”在这大宋的时代,竟然有人说出了几百年后明朝名将戚继光之名,怎能不令他大惊? 公孙胜先是一惊,紧接着却又是一喜,老天爷啊,终于找到了,找到了…… 他双目含泪 ,拱手躬身对着赵朗深深一揖道:“东家啊,我是大明时代的人啊……”眼泪终于忍不住,顺着脸颊流淌下来,滴在了地上…… 赵朗倒吸了一口凉气,明代的人?又是一位穿越者?他试问道:“你,你是明朝的人?” 公孙胜抹了抹眼泪,定了定心绪道:“东家,二十年了,我来到这里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一直地寻找来到这大宋的原因,寻找与我一样之人,却总也找不到。好教东家知晓,我乃大明皖国公,大顺果毅将军刘体纯,明永历十七年(1663年)兵败巫山,不甘落入清军之手,跳崖之时,就跳进了这大宋了。” “你前世是南明的刘体纯?” “是呀,我就是刘体纯,这个秘密只有我与我师父知晓。此次也是听闻那凌振会制轰天雷,还以为他是与我一样从大明而来,便追到了陕西找到他,谁知又一次失望。后来在回程之时,见到商行的护卫竟用鸳鸯阵杀退山贼,看到这个鸳鸯阵,心生熟悉之感,便跟着护卫寻找,竟遇到了周侗世叔。后来竟又见到了真正的轰天雷,我就知道创出这两样东西之人必是与我一样,从后世而来。待见到东家,出言试探,果然印证了我的猜想。” 赵朗脑子里的信息库立即显现出刘体纯的信息,只可惜上一时空他对南明的历史兴趣不大,只是很简略地浏览过一些资料,没有详细地研究过。不过,即便如此,赵朗还是有些许此人的信息。 这刘体纯是一个很特殊的人,说他特殊,那是因为这位仁兄先是被李自成封为大顺朝的右果毅将军、光山伯,南明朝却又在后来封他为皖国公。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清兵入关,李自成死后,他誓死反清,在陕地、四川、湖北等地联合李定国、刘文秀共同抗清,直到康熙年间,刘体纯在巫山兵败战死。据《房县县志》和《兴山县志》记载,此人曾联合南明和李自成余部兵力,共击清军,曾被川鄂两地的抗清武装集团推举为盟主,一度号令数万之众,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统帅能力。 这些信息在赵朗脑中一闪而过,他盯着公孙胜,过了一会,才问道:“你是李自成的人?” 公孙胜一脸悲伤地道:“闯王之事,已是过眼云烟,是非功过,不提也罢。说到底,我还是大明之人。” 赵朗此时已知道这个化身为公孙胜的刘体纯来自明末清初,宁死不降清朝,堪称大明忠烈,心里对他的观感也好了起来。能为民族、为国家誓死力战的人,怎么也坏不到哪里去。 刘体纯确是称得上忠烈,自崇祯自杀,清兵入关后,大明已名存实亡。刘体纯高举反清大旗,联合四川、陕西、湖北反清势力,辗转多地,全力反清。但清兵大势已成,大明的江山已失之八九,文官武将大多投降。 刘体纯的结盟军孙可望、田见秀、吴汝义、张鼎等人纷纷降清。原来张献忠的义子、后来大明的大将李定国战死,刘体纯仍然坚持抗清,誓死不降,保存了民族大义,真的是一名忠烈之士。 赵朗叹了口气道:“那我该称你为公孙道长,还是称你为刘将军?” “刘体纯已是上一辈子之事,东家你还呼我为公孙胜吧。”公孙胜道。他这样说,也是向赵朗表明他已认定自己是浔阳商行之人,也是赵朗的手下,自己也认可赵朗这个东家。至于上一辈子那些指挥千军万马、纵横驰骋之事,已是天空的浮云,随着那巫山的山崖中,消失无踪了。 赵朗道:“据历料记载,你在明末清初很是忠义,抵抗外敌,保卫汉民,立下了功劳,我也甚至是佩服。我只是好奇,你是如何来到这大宋之地?” 公孙胜道:“说到功劳,却是脸臊,我也没脸领。都干到亡族亡国了,还有甚功劳。我只恨无法杀尽清贼,卫我汉民。东家你是不知道啊,那个惨啊!四川屠杀、江阴八十一天、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哎,惨得很,惨得很,汉人百姓死者数以百万计、千万计啊!” 赵良也是读过史书之人,也看过相关的网络资料,且不说那熟为人知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说那四川屠杀。顺治六年(1649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揭汇报入川清军将领乱杀无辜的情况:“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歼,或杀男留妇”、“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四川被杀害者不下五百万人。 而那“江阴八十一日”更是令人气愤。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百姓看那猪尾巴式的发型不顺眼,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清军围城,江阴百姓守城前后长达81天之久,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清军城外杀七万五千余人,破城后屠城,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整个江阴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从而记载并揭露了这一惨剧。喜欢他从水底中走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他从水底中走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