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不仅可以阻击正面之敌,还能防备来自侧翼的威胁,实战中效果非常好,很快他们就挡住了两翼扑过来的鬼子。
高子东也不知道增援过来的鬼子有多少人,只能且战且退,在缠战中摸清敌情,引诱鬼子追击。
鬼子有帮手,高子东连也有,他们连和其他两个连一起同样组成了一个“三角阵”,他们连顶在前面,其他连拖后,位于两翼,组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追击他们的鬼子其实并不多,也就百十人,但高子良并不打算跟他们缠战,而是佯装不支,掉头就走。
冈村一马大尉见守军占了便宜就想跑,自然不会愿意,松井小队的30多个鬼子不能白死,否则他这个中队长交不了差。
冈村大尉在追击的过程中还向两翼派出了迂回包抄的人员,结果一头撞在了一连、二连的枪口上,被打的落荒而逃;
中路的鬼子主力也陷进了一连、二连的伏击阵中,短短一会时间就伤亡了二、三十人,又被游击纵队教做人了。
冈村中队接连受挫后逐渐稳住了阵脚,趴在瓦砾堆内还击,守军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守军这边是不满编的3个连,300多人,而鬼子只剩下80多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很快鬼子就有些顶不住了。
冈村大尉见形势不妙,果断下令撤退,守军趁机掩杀,又消灭了十几个鬼子;
没追多远鬼子的援兵也赶到了,双方陷入到混战中,谁也不让谁。
这是游击纵队喜欢的作战方式,他们并不急于将鬼子赶出城区,就在废墟中作战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守军熟悉地形,混战在一起还不担心被鬼子的重炮蹂躏,打起来最舒服。
龙文锐也喜欢这样的作战方式,他是1名狙击手,有“编制”的那种;
在游击纵队想要分清有没有“编制”很简单,就是看他有没有瞄准镜,这玩意可不好搞到,是身份的象征,每个大队才2到3个。
他也不是单打独斗,大队长还给他配置了两个副射手,正好组成一个狙击手小组,在巷战中他们3人可以压制鬼子一个小队。
从金陵城到兰封,龙文锐都不知道狙杀了多少鬼子,正常只有军官等重要目标才配得上他枪托上一道划痕,普通鬼子都是搭头;
他们3人一组有明确分工,两名组员负责狙杀一般的鬼子,不挑食,龙文锐不仅要保护他们,偶尔也要打死几个不开眼的鬼子,解解馋。
他们挑选的狙击阵地位于侧翼,不易被察觉,当一个鬼子军官骚包的出现在龙文锐的视线见时,他刚想开枪送他回老家,就被一个鬼鬼祟祟的掷弹筒兵吸引过去了;
他果断地放弃了对军官的狙击,将枪口移向了掷弹筒手田代良三,这小子盯上了一挺机枪。
作为专业的掷弹筒手,150米内他基本是弹无虚发,只是不太适应城市巷战,太不安全,那些瓦砾堆内随时可能射出致命的子弹。
他的龟头一直在缩缩进进,狡猾的他在不断地试探是否有危险,在连续试了几次后才放下心来;
然后向副射手示意给他递过来一枚九四式专用榴弹,然后麻利地装好弹,刚伸出头准备开炮,龙文锐的枪就响了。
“好快的——枪!”
小鬼子弥留之际,脑袋里就闪过了一行字,满满的意难平。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