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招工人数太多了,中午吃饭时间,负责招聘的几个人都没有闲着。 陈长安亲自吩咐南易,给几个人打了饭菜,在门房里边吃边招工。 对于排队等待招聘的工人们,那就没办法了。 要是人数少,陈长安就不说什么了下,这么多人,汽车厂厨房也做不出来这么多。 而且几个食堂也已经开始扩建和改造了。 这马上汽车厂的人数就要翻倍了,吃饭的人自然也是要跟着翻倍的。 南易专门给几个负责招聘的领导们留的菜。 自然是比在窗口打的菜要好一些。至少肉还是要多几片的。 这在汽车厂工人眼里也就是普通的一顿。 但是在前来应聘的人眼中,那就是过年也吃不上这样的饭菜。 看的直流口水,连回答问题都变得慢了几分。 陈长安无奈喊来南易,厂门口放上几个蜂窝煤炉子。 自己要是带吃的了,就放炉子上热热。没带的那就喝口热水。 没办法,即便是汽车厂,粮食那也是按照计划分下来的。 每个人都是有定量的,多少人就是多少量。 所以才有了各个厂子里都安排了很多采购员。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啥会有计划内的采购员。还有计划外的采购员。 有些计划外的采购员有三十的工资,只用采购十块钱的物资。然后还要另外算钱。 这种倒贴的买卖,那个傻子厂长想出来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什么是计划内和计划外了。 就拿猪肉举例。 汽车厂是一个万人大厂,假设按照上级制定的计划。一个月一千斤猪肉。 计划内的采购员就是负责把这一千斤猪肉买回来。 别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计划是这个月一千斤猪肉,但是没说一号给你,还是三十一号给你。 也没说是排骨,还是猪杂,还是大肥肉。 这些都是要靠采购员去采购的。 没点本事的采购员,你就只能等到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买到人家都不要的猪杂。 当然这是最极端的情况,即便是看在你们厂领导的面子上,一般不会干出这种得罪人的事情。 不仅仅是猪肉一个万人大厂,每个月需要采购的各种物资,数不胜数。 另外一种就是计划外的采购。 还是拿猪肉来举例子。 肉联厂每个月出多少肉,也是有计划的。 但是生猪肉和宰杀后的猪肉,这个数字是有出入的。 为了完成任务,数量肯定是不能少,所以每个月大概率会有一些剩余。 有的时候会有很多剩余。 这个时候,剩余的猪肉就是计划外的。 汽车厂一个万人大厂,一个月一千斤的猪肉肯定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计划外的采购员去想办法买计划外的肉。 你想买肉,肉联厂肯定是首选。 但是人家肉联厂凭什么要把计划外的肉卖给你? 你们汽车厂缺肉,人家别的厂子就不缺了? 大家都是要给钱,卖给别人还能白得一个人情。 卖给你,只能拿到钱,这里面的差距可就大了。 所以能当计划外的采购员。不是有真本事,就是有背景。 这样的人,说不定哪天就能用的上。 作为厂长,一个月几十块钱,养着这样的人又怎么了?反正这钱不是厂长自己出。 陈长安当初就是在轧钢厂当计划外的采购员。 原因就是他能钓的到鱼,这就算是有本事的。 如今的汽车厂没有几个计划外的采购员,原因很简单。 就是因为汽车厂是创汇单位,部里给标准高。 汽车厂拿着计划内的物资基本上就够了。 这也是为什么汽车厂招工的问题,迟迟定不下来的原因。 标准高,给的东西就多。这一下子就要招上万人。 比对面的轧钢厂多出太多物资了。 当然汽车厂的产出也比轧钢厂的多很多。 当一个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的人,看到汽车厂顿顿有肉的伙食。 想要进汽车厂的人自然就更加多了。 哪怕是在这寒冬腊月里站上一晚上,也没有怨言。 陈长安能做的也就是给这些人一杯热水。 不过就这样,也有不少人感激陈长安。 看着很多人冻的嘴唇发紫,身上哆哆嗦嗦的。 陈长安对南易问道。 “厂里有红薯吗?不行烤点红薯?” 陈长安自己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一人一个小红薯,上万人要吃掉多少红薯。 哪怕汽车厂的标准在高,也经不住这样吃。 而且很明显,一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全部招聘的。 很多人还会在汽车厂门口熬上好几天。 汽车厂能天天给这些人管饭吗? 南易也理解陈长安的心情,他看着这些排队的人,心里同样不是滋味。 但是身为食堂主任,他要为厂里工人们的一日三餐负责。 “厂长,食堂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红薯。人太多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啊,人太多了。 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群,陈长安心中叹息。 随着汽车声的响起,陈长安这才转头看去。是聂大爷的车。 等车开进了汽车厂,聂大爷这才下车。 “这人是真的多。我怕被人认出来,直接就让司机把车开进来了。” “您说的对,要不到行政楼上去看吧,三楼小会议室的窗户,刚好在大门口上面。看的更清楚一些。” 聂大爷点点头。和陈长安一起走到了三楼会议室。 站在窗前,望着即便是在三楼,仍然看不到头的人流。聂大爷开口说道。 “统计了吗?有多少人排队?需要几天可以招完?” “排队的人数一直都在增加。很多不知道招工消息的家庭。 在看到排队询问原因之后也加入到了队伍里。 还有很多距离比较远,得到消息比较晚的人。还在逐渐的赶来。 半个小时前统计的人数,排队人数已经超过两万人了。 保卫处的干事已经告知这次汽车厂只招一万人。 叫后面的人不要再排队了,但是根本就没有人听。依然在排队。 按照他们的说法,前面的人汽车厂不一定都要,也许他们还有机会。 劝不走,赶不走。保卫处一旦强硬一点。 甚至还有很多家属这么冷的天,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 保卫处的李成林看他们也可怜,也就没抓他们,任由他们继续排队了。”喜欢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