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在国营饭店心心念念等待爸爸(二叔(伯))的三个小家伙。 就说离开饭店之后的王建军来到一处山脉将吉普车停在一处隐秘之处。 熄火之后,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松林的沙沙响。 王建军静静坐在车里,闭目凝神,意识沉入空间。 将方圆三公里内仔细扫描了一遍——没有人,连放羊的痕迹都没有。 很好。 将工具拿出来后,把车放进空间里。 他缓缓走上凤凰山的山脊上,手指抚过岩层上那道狰狞的断裂带。 望着脚下这座简朴的小城,前世的记忆不由浮现而出: 徙河县(注:1966年时为某专区辖县,1976年大地震时烈度达11度)。 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小城。 因徙水(今陡河)穿城而过得名。 清末因开滦煤矿兴起而繁荣,如今城墙早已拆除,但老城区仍保留着大量砖木结构的联排平房。 山风卷着煤灰味掠过耳际,他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城区。 十年后,这里90%的建筑将在23秒内化为废墟,八万多人被埋在那些此刻正晾晒着被单的屋檐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华夏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主震持续23秒。 这场20世纪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含周围) 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6)。 地震导致盛山市93%的民用建筑和80%的工业建筑倒塌,全城交通、水电、通讯系统完全瘫痪。 次生灾害尤为严重:11公里长的地裂缝撕裂地表,陡河决堤形成42平方公里淹没区,化工厂毒气泄漏造成二次伤亡。 解放军4个多小时就抵达灾区,在黄金72小时内救出1.6万余人。 但受限于当时救援条件,最后一名幸存者直到震后15天才从矿井获救。 这场灾难直接促使华夏在1978年建立国家地震局,并催生了《……减灾法》。 可见那次地震影响之重之惨烈…… 而王建军凝视着远处的徙河县城,脑海中回想着关于徙河的大致数据。 在那次地震中,徙河是主灾区。 徙河县城常住人口9.7万。 那次地震直接导致: 当场死亡18,643人(占19.2%) 重伤致残5,827人(含被截肢的儿童1,093人) 着名的“徙河中学坍塌事件”将活埋正在早读的412名师生 不少建筑损毁: 百年历史的徙河火车站(1882年建)穹顶塌陷,候车厅内避难的300余旅客全数遇难。 国营纺织厂女工宿舍整体垮塌,上夜班的172名女工仅逃出3人。 老城区砖木结构房屋倒塌率98%,其中37%是在第一波震时就粉碎性坍塌。 其中还有不少次生灾害: 陡河上游出现20米长的地裂缝,引发下游化工厂氰化物泄漏。 凤凰山北坡滑坡掩埋抗震指挥部,导致黄金72小时救援延误。 其中,最让王建军难以忘怀的,还是: 徙河幼儿园废墟下发现26具幼童遗体,他们手拉着手围成圈,中间是试图保护他们的老师…… 地震当晚暴雨,幸存者在废墟里能听见伤者的呻吟渐渐被雨声淹没。 王建军每每想到这一点,内心总是会涌起一股无以言表的情绪,如果…… 想到这,王建军精神一振,眼中冒出无比闪耀的光彩。 如果能提前“预知”这场地震……或者,在地震来临之前让这里的人撤出去…… 那应该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死亡。 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虑,王建军还是觉得让这里的人撤出去比较好操作。 尤其还有上次在西山缴获留在空间里那堆积成山的毒气弹…… 要是还不够的话,之前他在乌龙江找到的那些军火库也不是不能…… 要知道当初他看到那毒气弹之时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可见其威慑力之甚! 这些毒气弹的威力,要是不小心让其扩散那别说这个徙河。 就算是整个冀北、甚至四九城、天京可能都免不了要遭殃。 所以他对迁移整个徙河的人甚至整个盛山乃至周围几个地区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这还需要好好操作一番,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否则到时候一个不小心把这些玩意儿给爆了,那他王建军不仅救不了人,反倒还会成为千古罪人。 到时,他自己都不可能原谅自己。 这也是他几次来徙河的目的,先查看一下地形确定存放地点。 操作方案他也想了个大概: 他把之前收进空间里那些毒气弹放在了“真空隔离区”(空间自带环境控制功能)。 这样能防止毒气泄露和腐蚀。 另外,他得到这些东西后,也在私下寻找破解之法。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综合两世的经验和翻找资料后,他找到了一种方法—— 那就是在空间调出氢氧化钠溶液(前期通过保卫处化学实验室获得) 他在空间里实验了几次后,觉得效果还行,只是后面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后面流程熟练了,有了机械王建军可以自己提取相关化学成分。 空间里可不仅仅是动植物那么简单,各种元素都有,另外时间也足够。 他利用注射器向每枚弹体的引信孔注入中和剂,使内部化学药剂失效。 这就是他想出来的既能有让众人搬离的威慑力,但也不会造成太大伤亡的办法。 不过,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那就是保留外壳但拆除引爆装置。 在弹体内装入普通石灰粉(遇潮湿会发热膨胀) 接着重新焊接封口,做旧处理。 这样才能保证其威慑力。 如果顺利且没有任何意外发生,时间差不多他就抛出这批毒气弹的下落。 他去找张伯的理由也在这里,仿照小日子的绝密文件做旧。 他几门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甚少有人知道。 毕竟王建军小时候就是有名的学渣,谁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冒牌货。 这样也不会有人联想到他。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也会提前利用空间,提前查看周围情况。 在保证自己秘密不被发现的前提下,有序进行计划的实施。 然后找准时机,向军区报告发现“疑似日军遗弃化学武器”或者…… 以“65西山案”上报也行,毕竟上面应该也在偷摸查这批毒气弹的事情。 王建军是这件事的经手人,他找到些“线索”也说得过去。 那他作为当事人,参与其中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理所应当的事情。 在专家检测时,让改造后的毒气弹“意外”受潮发热,触发应急疏散。 封锁相关可查可疑地点。 最后借排险工程实施预防性搬迁。 这么想来,好像……还行。 至少王建军觉得大差不差。 要是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要是能在后后面几年时间里找机会调去冀北或者盛山,那就最好不过。 时间足够,足够他继续完善这个计划。 思绪拉回,王建军长舒一口气。 尽管烈阳高悬,但山风却突然变得刺骨,他不由攥紧了地质锤。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切的计划还得找好地方才行。 因为空间便利,王建军找的地方都是常人难以发现的地方。 找好地方做好标记之后,王建军今天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些东西要等后面那年才能放出来,放早了他怕发生什么意外。 望着眼前这一片繁密的森林,王建军的目光却比上方的耀阳更加刺眼。 他不是什么英雄,只是一个侥幸窥见天机的普通人。 既然老天给了他这次机会,他就必须做点什么。 为了那些十年后本会消逝的笑脸; 为了那些还在咿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平凡而鲜活的生命。 “得天之幸,不枉今世!” 他轻声自语,转身离开。 来到大路之后,小汽车出现—— 吉普车的引擎声打破山野的寂静,车轮滚滚向前,驶向归途。 出来这么久,有点担心小家伙们了。 …… 国营饭店中,之前那个服务员一脸微笑地看着眼前几只小朋友。 “呀,小同志做手工呢,要不要姐姐帮你呀?” 还是那句话,谁都拒绝不了人类幼崽。 尤其是软萌可爱,风格各异的幼崽。 托三小只的福,也或许是王建军的介绍信和工作证的原因。 王母体验了不一样的国营饭店服务。 小靖雯舔了两口自己做的“风车”,抬起头看着这个笑眯眯的阿姨…… 正待说话…… 滴滴~ 三小只齐齐朝门外看去—— “爸爸(二叔(伯))~” 王建军刚进门就看见三小只迈着小步子朝他跑来。 他张开双臂想要将她们拥在怀里,可小靖雯一个急刹: “爸爸!”小靖雯脸上满是惊喜,立刻举起手里的小木棍: “你看!我们做了小风车!” 那“风车”是用冰棍棒和糖纸糊的,粗糙得可怜。 但插在啃了一半的麻糖上,被窗外的风吹得直打转。 菲菲正努力往上面粘第三片“扇叶”,瑶瑶则负责捧着装面糊的小碗。 可看着上面的口水,王建军面色一黑——她们显然把口水当胶水用了。 王建军深吸一口气蹲下身,任由三个小丫头往他怀里扑。 小靖雯的辫子散了半边,菲菲的衣领上沾着芝麻糖屑。 瑶瑶的鼻尖还挂着一点可疑的透明液体。喜欢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