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傻柱这么说,秦淮茹顿时燃起了内心的斗志。 “对,傻柱说得对,只要我们好好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到那时,我们夫妻可以安享晚年,棒梗也能有所成就!” “我想过了,既然我没有固定工作,想要出人头地,像林祯那样过上优越的生活,就得大胆迈出步伐。与其在小餐馆打工帮老板赚钱,不如自己干,挣的钱全归我们!” “可这需要不少资金吧?” “是啊,我们没有临街的房产,只能租,还得装修,加上其他各种开销,家里的积蓄肯定不够,得借钱才行。” “借钱?” 秦淮茹愣了一下,为难地说:“谁会借给我们呢?” “唉,如果借不到,那就只能慢慢攒钱了。下个月棒梗就有工资了,如果你能说服他,咱们三个人的工资一起攒,一两年内应该可以实现!” 秦淮茹点点头,“好,我抽空找棒梗谈谈,还有小当,也让槐花尽快找份工作,我们全家都要行动起来!” 第二天清晨。 林祯又开始忙碌于酒楼的事情。 清晨刚要迈出家门,便撞见何大清从外头回来。 “哟,何叔,起这么早!” “嘿嘿,年纪大了,觉轻,刚才在巷口喝了碗炒肝儿,正寻思着找你谈点事儿呢。” “找我?啥事,您直说。” “我虽退了休,腿脚还能撑得住,这保城待一天算一天。可一回四合院,瞧着乖巧懂事的孙子,又来了精神。” 林祯忍不住笑了:“您该不是想来我这儿上班吧?” “还真让你猜中了,我想去你们酒楼后厨帮忙。煎炒烹炸、蒸煮焖炖我都拿手,您那儿是高档酒楼,做的是最出名的谭家菜,讲究得很。我在贵酒楼能继续发挥,要是去路边小店,那些本事可施展不开。” “嗯……您要是在后厨指点一下,我很欢迎。不过您已退休,别到时候怪我让您再出来干活,耽误您享清福。” “哈哈,放心,有老伴陪着自然好,没老伴的话,闲着也是闲着,这不是享福,还不如到大酒楼后厨找点乐子,干个几年再说。工资您随意给,反正都归飞彪管。您看我啥时候开始上班合适?” 林祯点头微笑:“好,您这么讲,八萃楼后厨随时欢迎您,帮着马华打理就行。工资跟大厨走。这周日酒楼就要开业了,具体时间我再通知您。” “好,多谢收留,我就等着您的消息了。” 何大清乐呵呵地返回。 中院内,傻柱和秦淮茹正忙着在屋檐下搭棚。 小当和槐花发现搬进飞彪房里的愿望落空后,说什么也不愿跟奶奶挤在同一张床上。 一大早就闹着非得加一张床不可。 傻柱与秦淮茹无奈之下,只好将橱柜搬到屋外,搭起棚子遮盖,接着在室内添置了一张床。 这张床正是秦京茹当年在贾家借宿时所用的那张。 贾张氏气鼓鼓地噘着嘴,一言不发。 显然,这张床是特意为她准备的。 “小当,你已经参加工作了,单位难道不能提供住宿吗?” “奶奶,学校虽然有宿舍,但我有家呀,何必住宿舍还要交房租呢?” 秦淮茹说道:“要是收房租的话,那就不住了。我们赚的钱得省下来攒着,看看明年能不能开个小饭馆。棒梗,到时候你也把工资交给我,我们一起攒钱,等饭馆开了赚了钱,再给大家分。 棒梗点点头,他倒没什么意见,他知道,傻柱和母亲挣再多的钱都是留给他的。 小当立刻问道:“哎呀,妈,到时我傻爸赚了钱,是不是只还我本金就行?还是算我入了股?” 傻柱笑着答道:“这丫头,懂得不少嘛,还知道入股,当然是入股啦。我和你妈挣得多,你分的也多。” 小当高兴地说:“那还好,好嘞,我的钱我先存着,您开饭馆的时候,我就给您拿来。” “嘿嘿,脑子够灵光,存好了,可别乱花。” “您放心,为了将来赚大钱,这些钱我连命都舍得豁出去。” 槐花一听赶紧说:“我也一样啊,以后赚了钱得有我的一份吧,我可是家里的一员呢。” 秦淮茹笑着说:“那你就赶紧去找工作,快点赚钱。让我帮你存也可以,你自己存也可以,到时候大家分的份额越多,分到手的钱也就越多。” 贾张氏担忧地问:“淮茹,傻柱,你们真的决定自己单干?好好的工作也不想要了吗?” 秦淮茹对母亲说道:“妈,我的工作没什么前途,到现在也只能算是个初级钳工,做得很没意思,傻柱的收入比我高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给人家私人干活儿。您知道那老板一个月能赚多少吗?” “多少?” 一旁的傻柱感叹道:“不止一千。” “什么?这么多?!” 不仅贾张氏,就连槐花都觉得难以置信。 她们从未涉足这类响应国家号召自行创业的事情,脑海中还停留着几年前的想法,无法想象一个月赚上千元意味着什么。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贾张氏仍有些忧虑。 “要是政策再变回来怎么办?我们全家可就进不了工厂,没法生存了。” 傻柱说道:“您这顾虑太多了。咱们一家一直省吃俭用地攒钱,最迟明年冬天就能开个小饭馆,这一年的时间完全够观察政策是否稳定了。” 秦淮茹说道:“想要赚更多钱过更好的日子,就得大胆尝试。妈,您想想,林祯连厂长的位置都可以放弃,他的徒弟马华做了食堂主管,玉华已经是四级钳工,还有于莉,他们说走就走,难道他们就不怕政策变回去吗?” 贾张氏思索了一会儿,点点头:“那好吧,我们的日子确实难以为继,不如试一试。到时候我的积蓄也可以拿出来当作启动资金。” 把东西搬好后,陶秀容也准备好了早餐。 秦淮茹松了一口气,抛开昨晚的烦恼,换上一张笑脸。 来到何大清居住的耳房门口,她轻轻说道:“爸,早餐已经准备好了,来吃饭吧。” 何大清掀开门帘走了出来。 半眯着眼轻轻勾起嘴角,“多谢你特意跑一趟叫我,不过这饭我是不会吃的。并非赌气,而是没什么道理可讲。若你把嫂子和三个孩子一起搬到我家,就算我想不吃也由不得自己;如今情况不同,我还不到卧床不起的地步,也不需要你和傻柱在床边伺候,我有自己的退休金,你就别操这份心了,赶紧去吃你的吧。” 听到何大清这样说,秦淮茹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爸,您这话说得可有点生分了。可能这几天您还在生傻柱的气,但没关系,过些日子吧,过些日子您还是得来家里吃饭,有我和傻柱在这儿,绝不能让您一个人辛苦。” “不用操心,我就是个厨子,爱忙活,你们别管我,别让我碍事。” “那,那就这么定啦,我这就回去,只要我们做好了饭,您什么时候都欢迎过来吃。过几天您消气了,我再请您。” “嗯,回去吧,回去吧。” 何大清客气地推辞了秦淮茹的好意,心里默默想着: 嘿,这三个寡妇,一个比一个厉害。 若是我去你家吃顿饭,这退休金可就悬了。 我可不是老易,也不是那个傻儿子,更不能让你靠近我的孙子飞彪! 秦淮茹回到家中,傻柱嘟囔着问:“老头子不来?他倒挺会挑。” “唉……他是真防着咱们俩呢,话里话外都不愿和咱们扯上关系,就怕咱们动他的钱。算了算了,吃饭吧,吃完早饭赶紧去干活。” 秦淮茹一边说着,一边抓起一个白面馒头开始吃。 餐桌上摆着六样菜。 两碟小菜,腌萝卜与酱豆子。 另有一盘炒白菜、一盘炒土豆、一盘炒豆腐,还有一锅烩剩菜。 并不是贾家多么富裕,只是家里人口实在不少,老幼加起来已十口人。 不过这些菜肴中有一半是从饭馆里打包带回来的。 傻柱和棒梗两人一同去取。 老板虽然看在眼里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傻柱的手艺出众,食客们都是冲着他来的。 自家厨师做的菜端上桌,客人尝了一口就扔下筷子,连账都不结。 没办法,这段日子老板只能对傻柱格外优待。 所以这段时间贾家的日子过得特别舒坦,仿佛天天都在饭馆里吃饭似的。 陶秀容也终于过上了她朝思暮想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比起缺衣少食的山里生活,不知好了多少倍。 每天都能吃到细粮,还能有肉吃。 她觉得旧社会的地主家也没这么好。 等公公、婆婆、丈夫以及小姑子都去上班后,陶秀容立刻给家里写了封信。 开头说自己已经怀孕,并成功“绑”住了棒梗的事情。 接着讲了三个孩子的近况,大女儿慧春已入读育红班,兴海和兴河也很适应这里的生活。 最后提到贾家的生活,虽住房不如乡下宽敞,但其他方面简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 公公、婆婆及丈夫的工资加在一起,每月相当于家里两年的收入。 而且公公打算单独开饭馆经营,赚得会更多。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让弟弟来城里看看。 认识认识愁嫁挑婿的小当,试试再说,成不成无所谓。 路一通,他就常来了,哪怕娶不到小当,日后在城里找份零工,自己养活自己也能扎下根。 陶秀容对弟弟那是没话说,如果用现在的话讲,算得上是个典型的“扶弟狂”。 自从见到了棒梗的妹妹小当,她就开始筹划了。 等弟弟真来城里,肯定能让她更有底气,只是苦了贾家。 转眼就到了周日。 林祯的八萃楼开张了。 在1978年的冬天,这可是四九城里头一家大型酒楼。 当别人都在摸索着开小餐馆时,一座精装修的大酒楼开门营业,这在餐饮行业绝对是一桩大事。 其实这只是林祯让徒弟马华试试水。 开业当天来了不少道贺的人,轧钢厂来了十多个领导,就连退下来多年的前厂长也到场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祯之所以能这么快拿下整栋楼,一大半是因为前厂长给对方打了招呼。 不然光是走流程,就得拖到明年春天。 林祯和娄晓娥在包厢陪着前厂长和他夫人,杨厂长以及两个新上任的副厂长也过来问候。 前厂长笑着说:“我们就想来吃顿饭,你们三个去忙吧,别告诉厂里的科长主任我在这儿,太麻烦了。” 杨厂长笑着回答:“好,我们这就去,有什么事您直接让服务员喊我们。” 杨厂长他们离开后,前厂长对林祯夫妻说道:“你们也忙去吧,别在这儿耽误时间,一会儿不忙了再来陪我们聊聊。” 林祯笑道:“行,我们去跟街道的刘婶和区里的赵主任说几句话,一会儿再过来陪您。” "去吧去吧,对了,这次我要尝尝你亲手做的!" "领导您放心,您喜欢的那些味道我全都备齐了。" 后厨里一片忙碌,热气腾腾。 平日里懒洋洋、半眯着眼的何大清,一站到灶台前就来了精神。 他听闻林祯靠厨艺胜过傻柱的事迹,也知道马华是林祯的 ** 。 每个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想较量一番,何大清也想跟马华切磋一下。 "小子,咱们来比试比试?" 马华笑着说道:"老先生,年纪大了不宜逞强,您就在后厨指导别人就好,别亲自下厨了。" "哼!谁说我老了?我还照样能耍勺子呢,拿着大厨的薪水,总不能光站着不动。听说你继承了林祯的精髓,咱们得试试。" 何大清一边说,一边挥动炒勺,火焰顿时窜起三尺高,展现了"花打四门"的绝技。 马华惊讶地问:"您不是擅长谭家菜和川菜吗?这陕菜中的‘花打四门’也如此娴熟?" "嘿嘿,这不是在八萃楼嘛,别的菜我也得学一点!" 马华点头称赞:"既然老爷子宝刀未老,那我陪您玩两把,您给我指点指点!" 马华拿起一块水豆腐,又取了一把尖刀。 在水盆里一番折腾,雕出一个猴脑的模样,摆盘后栩栩如生。 加入芫荽根与柠檬汁调味。 接着热油爆香大料,炸软葱姜蒜和青椒。 当油温接近冒烟时倒入锅中,后厨立刻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老爷子,这是我师父布置的新菜品,还没起名字呢,您觉得如何?" 何大清由衷地点头称赞:“以豆腐仿猴脑,此法实属新颖。芫荽与柠檬的清新,融合多种调料的醇厚,再添葱姜蒜的辛香,在热油之中激荡出独特的风味,妙哉!看来烹饪之道需常求变革,创新方为传承之本,后辈新意,技艺方可绵延。” “不如我们将此菜献于一位真正懂吃的行家,看他品评如何?” 话音未落,林祯已步入后厨。 他瞥了一眼马华的新作,嘴角浮现出笑意。 “做得不错,可以端出去了,这次大领导怕是难以猜到是你所创,哈哈……” 马华将两道菜肴送往大领导所在的雅间。 其一是何大清运用陕菜精髓“花打四门”精心烹制的金边白菜。 据说此菜曾为当年西行途中深受喜爱的地方美食,后来传入宫廷,经御厨数代相传,最终落入何大清手中,其风味竟可与林祯早年的手艺相媲美。 另一道菜则是马华绞尽脑汁琢磨出的无名之作,简单而言便是油泼豆腐,却雕琢成形如猴脑的模样,栩栩如生。 浇上猪油调制的酱料,香气扑鼻,若非事先告知,真会误以为是真正的猴脑。 大领导与夫人逐一品尝。 马华满怀期待地询问:“领导,您觉得如何?” 大领导含笑说道:“这金边白菜烹调得十分娴熟,工序考究,酸甜苦辣咸五味齐备,技艺相当精湛,不过并非出自你的恩师之手。你小子别想糊弄我,你师父做菜早已超脱规矩,随心所欲,而这道菜却过于注重形式,想必是位曾经在旧社会跟随名厨学艺的老厨师所制。” 马 ** 言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 “领导您真是高明,没错,这是位在国营食堂退休的老厨师做的,他可是谭家菜的传人,闲暇时到厨房帮忙,发挥余热呢。” “嗯,这下肯定没错,谭家菜是非常讲究的官府菜,以前的主厨们都与御厨关系密切,他们的技法都极为精细。” “那您再评点一下另一道菜如何?” “你先告诉我,你师父新创的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马华一听顿时眉开眼笑,说道:“师父刚刚给它取名为‘金睛猴脑’。” 大领导之前已经尝过一口,听马华这么一说,急忙拿起汤匙再尝一口。 品味一番后,点头称赞道:“用嫩豆腐雕刻成猴脑,构思颇为独特,确实不错!味道也很特别,鲜美醇厚,略带橘子的清新酸味,果然是你师父的手笔,很好!” 话音未落,林祯端着一盘宫保鸡丁走了过来。 笑着说:“领导,这道宫保鸡丁是我亲自做的,‘金睛猴脑’则是我给马华布置的功课,如果您尝不出来,就说明他跟我学了这么多年终于合格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领导一愣,连忙再次品尝,不禁放声大笑:“这完全是你的真传啊,不错!要是将来你工作繁忙没空来找我聊天,我就来八萃楼享用马华做的美食。” 马华欢喜地说:“多谢领导认可,也感谢师父的教导。” “好,赶紧去忙吧,后厨缺不了你!小林,你也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该干啥干啥去。” 林祯点头应声,带着马华转身要走。 刚出门口,就撞见许大茂匆匆跑来。 “林师傅,来了位熟人,您猜是谁?” “谁啊?” “李怀德,就是早些年拍拍屁股就消失不见的那个李副厂长,他还做过厂里的头儿呢。” 林祯眉心微蹙,“他来做什么?就他一个人?是不是冲我们来的?” “不是,他带了两位生意上的朋友,听说八萃楼开张,特意来吃饭。他碰上了陈主任和苏主任他们,大家都是老熟人,一问之下知道是您开的酒楼,现在就在包厢里等着您过去聊聊天呢。” “哦,这样啊,行,我去看看。” “哎,林师傅!” 许大茂急忙拦住林祯,有些忧虑地说:“这位李副厂长从前是帮着您的,可他把您的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了,这些年又得罪了不少人,口碑很不好。您真的要去见他?” 林祯笑着摆手,“难得你还想到这一层,放心吧,我不是去叙旧的,他既然来了,作为老板我总得露个面。我心里有谱,你就不用操心了,去忙你的吧。” “那……那好吧,您只要别跟他走得太近就好。” 林祯走进包厢,只见李副厂长精神抖擞,除了两鬓有些花白,看起来没什么太大变化。 旁边坐着两位男子,一位四十几岁,另一位七十多岁。 从外表看,都不像是缺衣少食的人,穿戴得体,脸色红润,显然生活优渥。 “李副厂长!” “林主任!” “哟,李副厂长风采依旧,这些年想必也是大有作为,今日一见,愈发显得洒脱了!” “唉,林主任可真是志得意满,捷足先登啊。刚刚改革开放,你就率先办起了京城第一家私人酒楼,实在让人好奇,到底是谁有这样的胆识?果然,也只有林主任有这样的胆略!” “这两位是?” “是我生意场上的伙伴,老友关沧海和他的公子关东青。” 二人连忙站起,“听闻八萃楼今日开业,特地前来观摩一番,不曾想竟是出自林大工程师这样的隐世高手之手,令人钦佩,今日有幸结识,深感荣幸。” 林祯忙谦逊道:“哪里的话,哪里的话,买下这楼不过是为了让徒弟们历练罢了。今日三位驾到,这八萃楼算是蓬荜生辉了。” 几人又寒暄了一番。 待话说得差不多了,李副厂长才道出了来意。 “林主任,说实话,咱们今天是专门来找茬的。” “哦?找茬?” “对,关家世代做御厨,我们也打算开个大酒楼。今日来八萃楼,既是取经,也是挑挑毛病。这一看之下,既然是你开的,那我们就专心学艺,不挑毛病了。” 林祯大笑:“能来挑刺,那是督促我们进步,期待我们更好,我这里随时欢迎。” 李副厂长笑道:“既然知道这是你的酒楼,那我们就不再附近另起炉灶争生意了,不如入你的股吧?我们可以出五成资金。” 林祯淡然一笑,心中暗想,李怀德,你玩得够了吧? 过去的十年,我为了让你免遭太多是非,把所有发明的功劳都给了你。 现在倒好,下海经商了,还想分一杯羹? 欲望过度终究自食其果,你莫要执意扮演恶角。 不过这关家父子,倒也颇有看头。 活像当年的老八旗子弟,满脸的轻蔑。 林祯心中疑惑,像他们这般模样,又是如何熬过前些年的? 不禁笑着问:“李副厂长,若你们投资入伙,这两位岂不是要去厨房掌勺?” 关冬青略显傲然答道:“也不是不可以,吃过厨房的手艺之后,我和父亲再做定夺。” 话音未落,刘岚已端上了两道菜。 一道是何大清烹制的谭家菜三丝鱼翅,另一道为马华制作的随园菜蒋侍郎豆腐。 刘岚听说李副厂长到来,特意不让服务员送菜,而是亲自端了过来。 将菜摆好后,她气呼呼地对李副厂长说道:“李怀德,还以为你死在外面了呢,原来你还待在京城?吃完就赶紧离开,莫要浪费我们老板时间!” 李副厂长勉强一笑,“刘岚依旧是这般直爽。” 林祯强忍笑意,向刘岚挥了挥手。 “消消气,以后让服务员上菜便是。” 之前李副厂长离去之后,便未曾与刘岚有过联络。 刘岚曾被他压榨多年,却没得到多少实质好处,甚至在他离开后还险些受牵连。 虽说也有她自身的问题,但她心中始终对李副厂长存有怨恨。 李副厂长亦觉有愧于刘岚,故而即便当面受到指责,也并未动怒。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书亭 场面有些僵硬,刚才还与林祯商议入股事宜,此刻却被昔日恋人斥责一番。 刘岚离去后,李副厂长干咳了几声。 林祯对关家父子说道:“这是我早年的工友,嘿嘿,工友罢了,来来来,尝尝这两道菜。” 关家父子一眼便认出了这两道菜属于官府菜系。 身为御厨世家的他们,顿时觉得自己仿佛受到了 ** 般的礼遇。 他们大咧咧地每样菜都尝了一口。 品尝过后,那种优越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本傲慢的态度也变得木讷起来。 接着又吃了几口。 林祯笑着问:“两位觉得如何?是否满意?” 关冬青因阅历尚浅,想要说不满意,却又不知如何措辞,只能含糊其辞地望向父亲。 关沧海额头已渗出汗珠。 “能做出这两道菜的人,至少有五十年的功力,我不能违背良心说它们不好,但这样的官府菜,普通百姓可消费不起。今后咱们酒楼是不是只招待上流社会了?” 林祯微微一笑,“您这话讲错了。” “哦?难道我们要让酒楼走雅俗共赏的路子?”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一开口就说‘咱们酒楼’,这话说错了。我只是问问你们若入股的话,是否会去后厨掌勺,并未表明一定会答应入股。” “啊?什么?!你竟然不要我们?” “自然,直言相告也不怕您生气,我能看出,您父子二人的手艺未必比我强。让你们尝尝这两道菜,正是为了让你们正视现实。” 李副厂长脸上的笑意早已消散,冷眼看着林祯。 林祯装作没看见,继续说道:“不论资金还是人才,我都不缺。李副厂长,两位今天来捧场我很感激,但关于入股的事,就算了吧。我的酒楼只是用来给徒弟们练习的地方。” “林主任,利字当头,大家发财嘛,何必要把人推得那么远呢?要是您觉得关家父子的手艺不入眼,我可以叫他们别进厨房,咱们只出钱,不管事。” 林祯轻轻摇头一笑,“李副厂长,您说得倒也有理,不过我并不缺钱,这样的酒楼,我一年开个十来个不成问题,实在不需要投资。不好意思,看在多年相识的情分上,今天你们吃多少,我都请客,闲聊无妨,但关于投资的事,咱们就别提了。”喜欢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