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势所趋(2 / 2)

察奎垣的回答让王德明的心沉下来,“德明,我们已经向供销社发过几次正式的文,但是对方的回复都太.怎么说呢,把责任说成是我们中药厂的。”

“他们说他们收上来的药材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让我们不要大惊小怪,不能做苛刻的要求,那是资本家的做派,要保护药材种植农户的利益。”

王德明眉头紧皱,自言自语:“保护种植户,是不是还要保护药厂?那谁保护患者的利益?”

他微微摇摇头,说道:“既然这样的话.咱们就不要跟供销社沟通,直接联系真大佬,把中药厂和饮料厂、膳食营养剂原材料的问题一起反应。”

“另外,把我们中医学协会的药材标准也印一份提供给真大佬.”

除了这个办法暂时也没别的,这也是察奎垣夫妇两人来找王德明的原因。

听到王德明这么说,察奎垣和张寿英明显松口气,“德明,那我们先通过药厂上报,要是还不行就要你出面找下真大佬。”

“行!”

事情解决了,三人就又顺着供销社这个话题,聊到公私合营。

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感叹:之前仅仅是粮、、油,全部由国家进行统购统销,现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这个政府单位新立后,私人的收购、批发、零售估计也只能被动消散。

药厂未来的经营也会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去年察奎垣还对王德明提出把中药厂申请公私合营,心底还有一丝不情愿,今年是彻底想通了

现在中药厂还只是遇到药材采购的问题,以后如果中成药的销售也需要进行计划调配呢?

生产什么,怎么生产,都需要听从上级调配,压制赚钱的药品,全力生产不赚钱的药品,还要继续维系药厂的高工资、高福利,中药厂还能维持几年?

经历过这一遭,察奎垣现在也是铁了心要把中药厂进行公私合营,他向王德明表示他会全力说服中药厂的遗老遗少们

王德明从永康胡同骑车继续去轧钢厂上班,到了厂门口没第一时间进去,而是抬头看着红星轧钢厂的牌子:公私合营红星轧钢厂。

历来阳谋无解啊.

光口头上建议,或是下发政策,怎么可能让资本家心甘情愿的把手里的利益放出来?能把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的就没一个傻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真心令人佩服,先是进行政策性的沟通和号召,之后双管齐下,捏住原材料的源头,由不得你不主动。

也正如王德明所料,仅仅过去半个月的时间,炎热的8月中旬,上海的荣先生、天津的王先生、京城的乐先生,分别高调的在报纸和电台里发表积极响应政府“公私合营”的讲话。

极少数有电视的家庭还能看到荣先生的采访:欧式的园洋房,洋气的家私,修剪整齐的草坪;私人订制的西装、精神抖擞的马装、连衣裙,无不彰显且富且贵.

9月初,政务院正式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公私合营的大幕拉开了。

(本章完) ', ' ')

最新小说: 我的能力太常见啦 异之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乌鸦给了我一双眼 恋爱攻略小竹马自我攻略 母子 重生只为傲娇青梅,谁管你系不系统的? 外科教父 够野 more,more,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