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凤!” 端起茶壶的贾东旭,又一次叫问道:“咱妈接回来了。 你不过去瞧上一眼的吗?” “贾东旭!” 转过头来的薛小凤,面无表情的的反问道:“你啥意思? 你是想说话不算话吗?” “没有没有!” 贾东旭忙不迭的否认道:“我…我就是随口问你一声。” 其实,问完话他就已经后悔了,明知道自家媳妇不待见他那个妈。 他还要嘴贱的问上一句,这不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纯粹是没事找事儿吗? “哼!” 薛小凤冷哼一声道:“没有最好,你记住了,她是你妈,不是我妈。 我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咱们可是说好了的,我不会再跟她有一点儿牵扯了。” “哎!这事儿赖我!” 贾东旭连忙认错道:“是我没过脑子的,瞎提了一嘴,你别生气了啊。 师父那边儿还等着我的茶呢,我就先过去了啊!” 说完话,他也不敢再多待了,心里一边埋怨着自己,一边向着屋子外面走了出去。 ▁ 当人们身上穿戴的衣衫,到了减无可减时。 也就预示着,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节,已经来临。 正在人们想尽办法的抵抗炎热之时,一则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 1956年7月,国家下达了明文通知,全国实行等级工资制度。 全国被划分为十一大类地区,各类地区的工资标准,也是各有不同。 这类划分,主要是根据全国各地区的。 生活环境,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还有物价等因素来划分的。 例如,一类区工资系数为1.00,二类区为1.03,三类区就是1.06了。 以此类推,一直到十一类地区,它就会是1.25了。 这类划分,对工资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详细的咱们就不多叙述了。 打个比方,一类地区的月工资是100元的话,那么到了十一类地区,它就会是125元。 北京属于六类地区。 自通知下达之日起,行政部门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待遇。 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实行工级等级工资制度。 行政级别分为1到30级,最高1级是国家领导人,最低30级。 这类政府要员,是根据所处职级来定工资高低的。 行政18级以下,被称为办事员,办事员又被分为12个级别,还是1级最高12级最低。 企事业单位职工,实行工级等级工资待遇,这类工级是需要考核的。 考核通过后,会发放相应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 轧钢厂下发了通知,技术工人分为一到八级,一级最低八级最高。 食堂炊事员最高一级,最低十级,工厂里只能到六级,打杂帮厨没有级别。 放映员,广播员类似于炊事员。 同时,社会上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渐渐的吃香了起来。 这类人员被人们统称为;‘八大员’。 即;售货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放映员、炊事员、文工团员。 ▁ 时间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就流失掉了。 9月19日是个好日子。 今天人们不但进入到了秋高气爽季节,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傍晚时分,当太阳的余晖,倾洒在东厢房屋顶的瓦片上时。 刘家的厨房里,开始响起了各种声响来。 “刺啦!” 一条腌制好的三斤多重的鲤鱼,被陶小蝶沿着锅沿边,滑进到了热油锅里了。 “淮茹!” 陶小蝶一边拨弄着油锅里的鱼。 一边头也不回的叫喊道:“葱姜蒜提前准备一下。” “哎!知道了。” 正忙活着切菜的秦淮茹,也是头也不抬的应了一声后。 随即有冲着门外叫喊道:“雨水,把剥好的葱和蒜给我拿进来。” “哎!来啦!” “刺啦刺啦…铛铛铛!” 大小三个女人,在厨房里一阵忙而不乱的忙活后。 一道道美味的菜品,都被摆上了桌案。 当秦淮茹,端着最后的一大盘子二合面馒头,进入到堂屋里的时候。 刘家大大小小七口子人,就算是到齐了。 ▁ 桌子的四周,家里的几个孩子。 全都是一瞬不瞬的,紧紧地盯着饭桌上面的几道菜品。 一张张小嘴巴,还不时偷摸的咂吧两下。 从他们渴望的小眼睛里,看到的,全都是已经快要迫不及待了。 别看他们刘家的日子,比起旁人家来,过的要好上很多。 但像今天饭桌上的几样菜品,也不是说哪天想吃就能吃得到的。 一道红烧鲤鱼,一道麻婆豆腐,一道红绿青椒炒肉片,还有一道西红柿炒鸡蛋。 配备的主食是二合面的馒头,每人还有一小块月饼。 当然,家里常备的酱菜,瓜子花生,糖果之类的也少不了。 刘清儒喝的是白酒,其他人无论大小,全都喝的是,一毛五一瓶的北冰洋汽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奢侈吧?奢侈,在这个时期,在这座四合院子里,已经算是非常奢侈的伙食了。 刘家今天之所以这么的奢侈,原因有两点。 一是为了庆祝中秋佳节的来临,二是为了庆祝刘清儒,总算是涨工资了。 这一次全国性的评级考核制度的诞生,有能耐有本事的人,级别就高拿的就多。 改变了以往的平均主义分给制度,拉开了老师傅,跟新职工的工资差别。 轧钢厂本身,早就被定为了行政企事业单位。 属于老职工,又本身文化水平就不低的刘清儒。 在这一次的工资改革制度中,被划分进了行政体系里的第二十五级。 光荣的成为了一名,七级采购办事员,工资也达到了每月的37.5元。 ▁ 今天是个团圆的节日,整个华夏大地上。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 95号院子里,也不只是刘清儒家一家在庆祝。 中庭院的主房里,此时也都在易中海的牵引下,围满了一整张桌子的人。 除了少了一位贾张氏外,还是原来的那套班底。 碗筷碰撞之间,几道简单的家常菜品,已经快要见底了。 “来,师父!” 贾东旭端起一杯酒来,笑着恭维道:“徒弟敬您一杯。 恭喜您拿到了六级钳工证,往后您可就是咱们院儿里,工资最高的人了。” “呵呵!” 易中海也是开怀的笑着道:“好!你敬的这杯酒,师父喝了。” 由不得易中海不高兴,他拿到的这本六级钳工证,它可不单单只是一本证书。 有了这本高级钳工证书,易中海在轧钢厂里的地位,真可谓是水涨船高了。 还有他每月能拿到的72.3元的工资,是他以往想都没有想到过的。喜欢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