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说完,又是好一阵沉默。 话说出口,陈老又有些后悔。 想到对面老人承受的压力,想到他面对的内外局势,比起自己身上的压力,只多不少。 不,应该是多得多啊。 想到这里,陈老的内心生出一股自责。 自己不应该说的。 就在陈老要开口的时候,电话里却传来老人欣慰的笑声,“好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好。” “老陈,以前我以为你只会搞经济,现在我知道了,只有你会搞经济啊。” “而且还是双管齐下,还是大巧不工啊。” 老人的夸奖让陈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听到最后还是谦虚道,“首长,都是下面的同志做的出色。” “尤其是机械厂,他们不仅在工业建设上是把好手,就是在农业上也是非常出色。” “尤其是杨小涛同志,这些发明创新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咱们的粮食能够丰收增产,也跟他的杨村一号有关系。” “这次脱粒机...” 陈老给自己手下邀功,着重说明杨小涛的作用。 老人听了很是赞同,“对,这个红星机械厂着实不错,杨小涛同志也很好。” “当然,年轻人,有些事还是要多多关注,好好引导的。” “这件事我会在会议上提出来的。” “不过,眼下,支援的粮食还要尽快凑齐!” “您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好,辛苦同志们了。” 挂断电话,陈老琢磨着首长话里的意思,对于其他的倒是在反应之内,但说杨小涛要好好引导,这话说的啥意思? 在他印象里杨小涛是个做事稳重的好同志,而且有才华,有本事。 以他的了解,机械厂能够有今天的规模,杨小涛绝对是居功至伟。 甚至他有时候在想,给杨小涛换个地方,是不是可以带出来第二个红星机械厂? 当然,这只是想想。 如今首长提醒他要好好引导,莫不是自己有些事情不知道? 还是说,这是首长的提醒,要保护好他? 陈老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眼下还是尽快将这脱粒机搞出来。 拿起桌上刘怀民留下的计划书,仔细看起来,脸上的疲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毅。 另一边。 老人挂断电话,身边的老妇人端着一碗小米粥走进来。 “大清早的就有电话,今天可是休息日啊。” 老人笑着,“老陈的电话,说了个好消息。” “啥好消息?” “机械厂搞出来一种可以给小麦脱粒的机器...” 老人接过粥,将刚才电话的事情说出来。 老妇人听了立马开心的笑起来,“这么说,以后这,这小黄米也不用人来打了?” 老人立马点头,“按照老陈的说法,除了玉米花生不能打,小麦谷子水稻啥的,都没问题。” “那太好了,这东西得赶紧做出来,趁着小麦还没收完给农民送去啊。” “已经开始做了,对了,昨天据说他们去村里打麦子了,一天下来打了一百五十吨的麦子,一个村的大半收成啊。” 老人说到这里,也是心中欢喜,开始小口喝起来。 “这粥还是老区的味啊。” 老人感慨着,另一边妻子还在震惊中,听到丈夫的话,立马笑道,“那当然了,这就是那边送来的小米。” “哦?” “啥时候送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你忘了,去年钢铁厂建起来后,老区来人感谢,顺便送来的。” “哦,这么长时间了啊。” 老人喝着黄米粥,一点点咽下去。 只是这小米粥喝起来嘴里有些苦涩。 “对啊,当初还是明月收下的,怕你不同意,就没告诉你。” “对了,也不知道延州那边情况咋样了。” 老人听了妻子的话心中叹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说不知道,那是对妻子的欺骗。 但实话说出来,又太伤人心了。 去年来人除了是感谢他们,送来小米,更多的还是寻求帮助。 当初为了带动就业,他出于私心在延州建立了一座钢铁厂,原以为可以带动周围发展。 但事实证明,有些事,不是想当然的。 钢铁厂建起来了,工人也招收了,原材料也有,产品也做出来了,而且用的还是最新型的炼钢方式。 按理说,事情到了这里,有生产,有产品,应该没问题了。 可这才过了两年不到,钢厂是每况愈下啊。 首先工厂周围并没有工业区,仅仅几个小工厂根本用不了这么多钢铁。 就是方圆百里内,能用的也没几个大厂,对于产出的钢材,根本用不起来。 所以钢厂的产品做出来后,处于富余状态,好多都压在仓库里。 然后是交通问题,钢厂的产品想要运出去,就少不了火车。 原本建厂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但现在看来,还是低估了交通问题。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产品发布出去,任务也没多少,这两年下来,钢厂那么多人,大部分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 因为他们是工人,每月都有供应粮,而且还是个不小的数目,当地产粮本就不多,好多还要从外地调拨粮食。 如此下来,当地有些负担不起了。 而据他派出的人回来汇报,这样的情况若是持续一两年,钢铁厂就会成为当地发展的负担。 而他这算是好心办了坏事。 见老人轻轻的喝着米粥,老妇人感觉到对方的低沉,走上前去接过空碗,随后问道,“是不是那边出了事?” 老人叹息一声,随后将延州钢铁厂的事情说出来,老妇人听了跟着长长叹息。 “你说,我是不是做了件蠢事?” 老人面带羞愧,“如果将这些资源用在其他的地方,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现在,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用,还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我啊,做错了事啊!” 老人陷入自责当中。 他很少因为私事让人办事,但这次的私心,却办了错事。 “什么错不错的,在我看来,你没错。” 老妇人拉着丈夫的手,放在膝前抚平粗糙的痕迹,“咱们为人民做点事,没有错的。” “错的只是没找到适合的道路。” “如果有项目,那不就成了?” “就跟红星机械厂那样,我听秋叶说起,它们的机床任务都排到三年后了。” “这还不止,什么发动机项目啊,更是供不应求。” “有这样的项目,还愁没任务?” “还愁工人没工作吗?” 对于红星机械厂老人是了解的,听到妻子的诉说老人却是摇摇头, “不一样啊。” “他们是机械厂,这跟钢铁厂是不一样的。” “钢铁厂是给机械厂提供原材料的,那些机器没法生产。” 老妇人认真的说着,“那就建一个机械厂好了。” “建一个?哪有那么容易,这机械厂不仅要有人,还要有机器,还要有...” 老人说着说着,突然停下来,看着对面的妻子。 “建一个?” 老妇人笑着点头,“你啊,还是这条路没有坚持下去。” “既然钢铁厂都建起来了,何不再建一座机械厂?又不差这一个?” “就跟红星机械厂搞的二分厂那样,王胡子在西北都能搞出来,还搞得有声有声,那在延州为啥不行?” “最起码,我觉得延州比起西北要强多了。” 啪 老人拍打着大腿,脸上露出喜色。 “说的对,说的好啊。” “也不用太大的规模,只需要有产出就行。” “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对不对?” 老人感觉就像是瓶塞子被拔出来,瞬间畅通无阻似的。 “现在想通了?” “嗯!” 老人再次恢复睿智的模样,开始思考如何修建机械厂。 “我这就让人去当地调查一下,看看能不能...” 可不等他说完,老妇人就在一旁拍着大腿打断,“我说你啊,这种事就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你就别操心了。” 老人听了神情一滞,随即自嘲道,“要不是你提醒,我又要犯个人错误了。” “你说,这件事交给谁,最合适?” 老妇人摇头,今天说这么多,那是为丈夫出出主意,工作上的事,她一般不掺和。 “这种事,你跟老陈商量就是了。” 说完,拿起碗往外走,“对了,昨天我问了下明月,她说中秋的时候再回来,就不跟队伍一起了,免得惹人注意。” “我这想着给孩子买点衣服礼物,还得置办些家俱用品,今后就在这住了,可得好好准备。” “你那的津贴发下来,记得还我啊。” “今后得省着点了...” 老人听了顿时脸色一红,这段时间请客吃饭有点频繁,手头上有点紧啊。 见妻子离开,老人这才叹息一声。 别看他是个大管家,但在这家里,他也是被管的份。 要不要,搞个小金库? 这想法刚出来,就被他掐灭。 不是不想搞,实在是自己多少钱,都被人家拿着啊。 没得搞啊。 唉!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钱到用时方恨少。 想到这里,老人想起唐明月来,这孩子父母在战乱中离去,多年来一直在身边,他跟老伴都当是自家孩子。 也想着将来给她婆家,跟小龙一样有个自己的家。 现在倒好,自家的白菜被... 偏偏还是不能明说。 就是孩子也只能说是从灾区抱养的。 更让他心塞的是,经过这件事后,更不想着结婚了。 说什么有孩子就足够了。 这话听了,谁不气闷啊。 只想到这孩子,老人的心里又多了一抹柔软。 “这臭小子,就当是给你家孩子出力吧。” 老人嘟囔了一句,随即拿起电话拨打出去。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老刚刚看完刘怀民送来的计划书,上面明确指出脱粒机的生产要求。 显然,不是随便一个小作坊就能做出来的。 这也是他们寻找一机部帮忙的原因吧。 毕竟其他几个机部,可没有一机部这么大的摊子,能够迅速铺开。 陈老想着,准备起身的时候,桌上电话突然响起。 陈老看到红色的座机,神色一凛。 随即走上前,接起电话,然后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 “老陈,我这里有件事要你帮忙琢磨琢磨...” 老人直接说明情况,陈老听了心中哑然。 延州的事情他是了解的,说实在的,当初就不该做那么大。 因为在他看来,根本就没那个必要,周围也没有那份‘土壤’,只是为了照顾老兄弟们的‘怀旧情结’,他也没法说出来。 现在又说起这事,这让他很为难啊。 想要解决问题,就得从多方面下手。 “老陈,你想想办法,不行就让机械厂帮忙,他们不是有两个分厂了吗?” “再建一个就是了。” ... 当陈老挂断电话的时候,这才明白对方的用意啊。 建一个分厂。 “第三分厂?倒也不是不行啊。” 想到这里,陈老立马让人找来延州地区,有名的机械厂。 重新开始来不及了,那就只能改建了。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