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候。 西边的太阳还没落山,不过红彤彤的样子,就跟迫不及待回家的孩子,心早就不在这里了。 于是少了它的关注,让晚风多了些放肆的机会。 杨小涛开着拖拉机往一分厂赶去,身后孙国开着脱粒机跟着。 原本村里的人要留下他们吃晚饭的,镇上的领导也让人采买了物资,说啥都要将几人留下,目的自然是将这台脱粒机留在镇上。 没别的,这一天下来,这台脱粒机已经征服了所有人。 只要两天,就能将一个村子搞定。 他们镇上还有十来个村子呢。 这种好东西见到了,必须留下啊。 不然做梦都会后悔的! 但老院长跟刘怀民几人心里都装着事,咬定了就要回去。 面对一群高官,一把手也没脾气,不过好说歹说,总算是得到了准信。 这台脱粒机,今后会给他们镇上使用。 走了这保证,一把手自然不会多说。 走的时候又是准备了些土特产,不等杨小涛他们拒绝,就给搬到车上。 拒绝不得,众人只好拿着。 车斗里,杨佑宁刘怀民几人是灰头土脸,头发上还有些麦子壳,看上去比地里的农民还邋遢。 当然杨小涛也不见多干净,只是他年轻体力好,虽然身上脏点,但挽着裤腿的样子,更像是油画上的时代青年。 几人在打谷场里奋斗大半天,腰酸腿疼,后背这会儿都直不起来。 尤其是主动表现的杨佑宁跟刘怀民。 两个家伙平常都不咋下地干活,这突然来的高强度劳动,初时还能坚持,但现在嘛,靠着车子不停的捶打着后背。 过了兴奋劲儿,身体就很诚实的反应出来。 相比起来,走南闯北的高玉峰显得淡定,起码体力要好许多。 当然,身体的疲惫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精神上的冲击就跟兴奋剂似的,刺激着他们的大脑忘记疲惫。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之大贤,诚不欺我啊!” 车斗里老院长掉起书袋,刘怀民跟高玉峰听了都是笑着点头。 没别的,盖因通过这大半天的实践,他们得到的数据比杨小涛提供的要差很多。 而这差别,可是让众人好一阵欢喜。 原以为一小时能打一吨已经很逆天了,却没想到,这大半天下来,机器不停的状态下,众人轮流休息吃饭喝水,就是如此情形,平均下来竟然达到了一点二吨。 比原先的计算整整多了五分之一啊! 简直超过老院长的想象。 “小涛,你们这太不严谨了啊!” “这么大的差距,说出去能一样嘛!” “要不是我们亲自测试了,发表出去,指不定引起多少人误会呢!” 高玉峰抹了把额头汗水,爽朗的打趣着。 浑然不觉脑门上多了三条黑线。 杨小涛听了只是开车不想搭理。 他们昨晚上那是啥情况,今天又是啥情况,能一样吗? 今天怎么说也是全村上阵了吧,而且那机器是一分钟没闲着,要是这效率不提高才怪呢。 杨小涛甚至在心里庆幸,这脱粒机被这群家伙往死里用,没出问题就不错了。 若是生产时候粗制滥造,估计用到一半就得出机械问题,那才是打脸呢! 再说了,一吨跟一点二吨也差不了多少啊。 用得着这样吗? 杨小涛不说话,车斗里的笑声更大了,杨佑宁也不管自己的立场了,加入到批判杨小涛不严谨的行列中。 刘怀民则是拿着相机,一会儿说两句,一会儿问两句。 很快车子进入一分厂,杨小涛下车来到水龙头前洗漱。 几个人都凑过来忙着清理。 等洗过后,这才觉得活过来似的。 孙国安排人检修脱粒机,便让人去食堂安排晚饭。 杨小涛跟杨佑宁将老院长留下,几人顺便商量下如何上报。 “脱粒机,必须尽快推广!” 饭桌前,等上菜的功夫,老院长斩钉截铁的开口。 只是大半天的工作,就让老院长意识到脱粒机的好处。 省时省力,打出来的粒子还干净,简单晾晒下,直接入库就行。 这很符合大干快干的口号。 “我们没意见,会尽快跟上级汇报情况!” 刘怀民代表机械厂开口发表意见。 农科院自然也会向上面汇报,到时候双管齐下,肯定没问题。 “现在就是产量的问题了!” 高玉峰突然开口。 虽然这东西是机械厂研究出来的,但只靠机械厂一家来做,想要短时间推广可不容易。 要是只对小麦有用也就是了,现在开始生产,明年正好有用。 但杨小涛可是说了,对稻米、高粱、谷子什么的都有用,这就有必要尽快推广了。 而要推广,就得上机械厂将设计图纸贡献出来,分到全国各地,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效果。 只是这话吧,不能他们说。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院长也明白这点,所以没说话,但他相信杨小涛的觉悟。 刘怀民跟杨佑宁看了一眼,随后问向杨小涛,“小涛,这脱粒机的工艺制造难不难?” 杨小涛听了摇头,“难度跟四缸的发动机差不多。” “当然,一般的机械厂还是有些困难的,想要量产也需要时间!” “一分厂的情况咋样?产量有多少?” 杨佑宁又问,孙国在一旁有些紧张。 他清楚接下来的回答对一分厂非常重要。 “厂长,我们昨天计算了下,全厂除掉其他任务后,全力投入的情况下,一天可以做三十台!” “三十?” “太少了!” 孙国刚说完,杨佑宁便摇头不悦。 “如果其他任务暂停呢?” 刘怀民询问,孙国立马开口,“那可以提高三倍!” “一天一百台?” “嗯,当然,前提是材料供应及时!” 刘怀民点头,不过还是不满意。 见此孙国也是没法子,他们一分厂看起来人不少,但高级技工着实不多。 比起总厂来,五级以上的工人还没总厂的七级多,就是机床也都是普通机床,好一点的也只是半自动机床,数量并不多。 当然,再多了,也没多少人能操作。 “我们一车间可以做,一天两百台应该没问题!” 杨小涛开口说道,但这点产量,显然达不到老院长的标准。 他要的是迅速铺开,大量普及。 机械厂外快,也只能照顾四九城周围的村镇,顶多辐射周围几个省份。 不过杨小涛并没有说完,继续说道,“这些暂时可以应付近期的需求。” “随后我们会上交图纸,派出工作人员,帮助更多的工厂尽快生产出来。” 见杨小涛这样说,老院长这才欣慰的笑起来。 “你们安排就行,我们农科院会帮着推广!” “当然,前期我们会下一千台的任务,还需要你们尽快帮忙完成!” 杨小涛立马保证,“您放心,别说一千台,就是两千台,加班加点也给您做出来。” 老院长端起杯子哈哈笑着,“一千台我还能做主,两千的话,你得找陶首长喽!” 杨小涛立马摇头,“那算了,一千台也不少了!” 众人笑起来,刘怀民杨佑宁几人明白,这一千台就是对机械厂发明研究做出贡献的奖励。 再多,就得上级批准了! 杨佑宁听了很满足了,孙国也是大喜过望。 一千台啊,分到他们这里怎么得三百吧。 这次,可是要打翻身仗了啊! 时间紧急,孙国催促着赶紧上菜。 等几人吃完饭,天已经黑下来,老院长要急着回去汇报情况,刘怀民几人也要回去商量一下。 孙国送走几人,立马跑到会议室中,大声吆喝着开会。 另一边,杨小涛开着装甲车准备回机械厂。 不过刘怀民跟杨佑宁说起交给谁来生产引起了杨小涛注意。 刘怀民的意思是跟陈老汇报情况,让陈老决定。 杨佑宁的意思是跟陈老汇报的同时,最好跟一机部通个气。 毕竟,吃水不忘挖井人,嫁出去的闺女也是闺女啊。 刘怀民听了觉得也是,要是不跟黄老夏老他们说一声,估计以后面上过不去。 两人有了主意问杨小涛的意见。 杨小涛自然不会拒绝,“这样,咱们这回去的路上路过夏老那,也别回去打电话了,直接去得了!” “这个可以!” 杨佑宁立马赞同,刘怀民也点头。 至于这个点黄老会不会在他们不确定,但夏老肯定在。 杨小涛踩了下油门,装甲车速度再次提高。 一机部,办公驻地。 夏老正跟孙老喝着茶水下着象棋。 两人回家也是闲着,回家这大热天的也睡不着。 正好这离家里不远,真要困了,走回家也不晚。 “老夏!不是我说你,机械厂这块肉被割出去了,你那就跟少了卵子的似的,没冲劲了啊!” “要不我那钢铁厂还有点用,支援你下?” “你不知道啊,我这整天忙不过来,给你的话我还能轻快点!” 孙老看着快要输的棋盘展开心里攻势。 不过说的也是事实。 比起以前,老夏麾下工厂发展的劲头可是腰斩式下滑啊! 哪怕是吃老本,靠以前打下来的底子,也快跟他们差不多了。 如此情况下,别说老夏了,就是他看着心里也不舒服。 别看两人平常吵吵闹闹的,但心里还真没啥龌龊。 夏老端着茶壶脸上没有丝毫影响,这话他听的多了,要就不介意了。 再说了,机械厂那是他的心血不假,但同样也是国家的。 只要能对国家好,他心里就满足了。 何况,要是没这个胸襟,他将来如何带领一机部? 现如今的夏老,眼界高度可不一样了。 所以面对孙老的挤兑,根本不放心上。 啪嗒!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将军!” “抽车了啊!” 夏老没犹豫,跳马将军,孙老捉耳挠腮。 他知道自己的话,没起作用。 心里也是纳闷,这家伙咋跟以前不一样了? “你行,心宽,宰相肚里能撑船!” 孙老将扣在手里的小卒子扔到棋盘上认输。 夏老笑着,就要开口,这时门口传来吵杂的脚步声,然后刘瑞超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三个人。 “首长,机械厂的同志过来了!” 夏老一愣,然后站起来看着进来的刘怀民杨佑宁三人,“你们仨这是去哪了?下地了?” “首长!” “首长好!” 三人进屋,看到孙老也在,忙打招呼,听到夏老这样说,三人又是笑笑,然后刘怀民上前解释道,“那个我们确实去了趟地里。” 夏老让三人坐下,知道这么晚了来这里肯定有事。 随即杨小涛就将脱粒机的研究情况说了下。 杨佑宁讲了脱粒机的好处。 最后刘怀民将来意说出来。 “首长,我们想,这么大的事,我们机械厂做不好啊!所以这才请您来帮忙呢。” “对,首长,我们就是这个意思,您可不能不管啊!” 杨小涛也说道,“这要是求别人还得交流交涉的,这啊那的,事多不说,还难搞。” “我们没办法了,就想起娘家人了,起码这做起事来可靠啊!”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