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 半上午的时候,冉秋叶来到书房,就看到杨小涛正拿着纸笔在桌上写着,一旁有几段歌词。 杨小涛正在写着旁白,看上去比歌词还多,甚至占了一整页。 听到冉秋叶的声音,杨小涛微微点头。 这时候冉秋叶才发现杨小涛的眼睛竟然是红的。 没有打扰杨小涛,冉秋叶就这样站在一旁,看着杨小涛写的旁白,慢慢的代入其中。 杨小涛在书房里想了好久,这才决定,将这首歌写出来。 选择这首歌的理由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杨小涛内心的选择。 那段岁月,那段历程,那段听着眼泪就忍不住流出来的旋律,那看着心就被揪住的画面,让他没得选择。 或许,在这个时候将这首歌拿出来有些不符合主题,但话说回来,什么又是主题呢? 工人,也是红军的一部分啊。 而且,不仅是这首歌,杨小涛还想将其变成舞台剧,通过表演一起展现出来。 他更想要给那些还没老去的英雄听一听,看一看。 他们当初为之奋斗努力的新世界,就在当下。 杨小涛笔尖下,一个个故事迅速成型,一个个画面也出现在冉秋叶眼前。 她终于知道杨小涛为何会眼眶通红了。 等杨小涛将旁白写完,冉秋叶才小心的上前,双手搭在杨小涛的肩膀上,身体靠在后背。 两人就这样靠在一起,缓解着沉重的心情。 “这是一首赣西民歌,让她们了解下。” “还有,若是合唱的话,这男声、女声我都标好了,配乐简单点就行,二胡唢呐的,不用太多。” “主要是,这表演的人,要上心。” 杨小涛叮嘱着,冉秋叶轻轻点头。 “我唱一遍,你听听。” 杨小涛拿起歌词,冉秋叶点头,然后走到桌前蹲下,双手搭在桌上,然后顶着下颌,大眼睛看着杨小涛。 这是她第一次认真听杨小涛唱歌,专门唱给她听。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声音响起,冉秋叶静静的听着,脑海中浮现出八个儿子跪在母亲面前磕头的场景,八个孩子戴着八角形帽子,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 那一刻,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画面交替出现。 而不知何时,张清扶着崔女士出现在门口,崔女士已经哽咽,却是捂着嘴。 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端午也认真的听着,这歌,仿佛有种魔力,让人沉浸其中。 唱完歌曲,杨小涛洗了把脸,随后在张清那眼中冒着小星星的目光中,离开四合院,开车赶往杨家庄。 路上,窗户打开,冷风吹着脸颊,杨小涛的心情慢慢平复。 “我们当年的那些梦想实现了吗?” “人民当家作主了吗?” 想起那些问题,杨小涛突然自己笑了。 因为他,好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些问题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只是这过程,充满坎坷荆棘,需要前赴后继的人去奋斗,去争。 更需要有人,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而他现在做的,就是在这条路上,站出来,朝着认定的方向,走下去。 车子加速,一直停在大棚外。 下车,侯丽晶跟王浩就迎了上来。 “杨队,这是昨晚上检测的结果。” 侯丽晶将一份数据交给杨小涛,打眼看了下,随后点头,“不错,基本都能控制住温度。” “有没有问题,需要改进的?” 侯丽晶摇头,倒是王浩欲言又止,杨小涛看过来,王浩鼓起勇气说道,“杨总,这晚上值班的人太冷了,里面又不能生炉子,这时间长了,同志们吃不消的。” “这话说的好,有问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要有顾虑。” 杨小涛对王浩表示肯定,然后又说道,“这样,每次值夜的同志准备两件大衣,还有,晚上十二点做一顿热饭。” “对了,晚上太冷的话,就将一些石头烧热放在铁盆里,盖上细沙,放脚下。这样温度可以维持几个小时,省的冻脚。” 王浩听了忙点头,其实两件大衣已经不错了,一件铺着坐着,一件捂着。 但杨小涛都这样吩咐了,他照做就是了。 “侯队长,白天你们负责记录数据的同志也要注意下,大棚里热,外面冷,一进一出冷热交替,很容易感冒,要做好防范。” “是,队长。” 让两人继续忙活,杨小涛却是赶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 杨大壮等人正忙活着砌墙。 有了前面的经验,后续大棚的建设也变得顺利许多。 一旁杨太爷跟老金边聊天边帮忙,杨小涛上前说了两句后,便上前帮忙。 若是找的合适的环境,确定后,就要大规模进行种植。 到时候,大棚的数量,将制约着草药的规模。 就在杨小涛与杨家庄跟众人一起忙碌的时候,冉秋叶骑着自行车来到机械厂。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冉秋叶想着等娄晓娥有空的时候去四合院拿的,但想了下还是送来的好。 主要是,想让娄晓娥他们早点做准备。 毕竟,这是一首好歌。 她不想让自家男人的创作,因为准备不足,造成缺憾。 看守大门的警卫见是冉秋叶,在问清楚情况后,警卫给了杨小涛办公室打电话,没多久娄晓娥就跑出来,然后带着冉秋叶进了机械厂。 来到办公室,冉秋叶将稿子拿出来递给娄晓娥。 得知是杨小涛的新作,娄晓娥立马将刘丽雪找来。 随后,三女在办公室里待了一上午,直到中午吃饭时候,冉秋叶才离开办公室。 而娄晓娥两人出门的时候,眼眶发红。 随后的几天,杨小涛就在杨家庄待着等着查看种子的培育情况。 其中,在第三天的时候,杨小涛就已经将小薇祭出,在各个大棚中查看种子的生长状况。 只是这时间尚短,加上这咩咩蒿的种子蕴含的能量太少,彼此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小薇的探查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不过在第四天的时候,小薇传来消息,三号棚中种子体内的能量活动比其他四个大棚的要强。 得知这消息,杨小涛就让小薇重点观察三号棚的种子,争取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 同时,按照三号棚的温度温差,杨小涛再次调解相邻两个大棚的温度。 侯丽晶和王浩等人虽然不清楚为什么,却也没有询问。 只是按照杨小涛的要求来办。 白天,众人将草帘子拉起来,往上再放下。 温度不够,还要拿火盆升温。 连续的重复,枯燥的工作,磨炼着众人的意志。 就在杨小涛觉得可能还需要几天的时候,结果第六天,小薇就说了,四号棚的种子跟三号棚的一样,也有了萌芽的迹象。 杨小涛虽然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心里却是将三号棚与四号棚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来,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范围的温度、温差,就是咩咩蒿适宜生长的温度。 等时间来到第七天时,小薇再次传来好消息。 三号棚中,第359到363号盆里的种子形状发生变化了。 杨小涛立马记下土壤的编号,然后查阅一番,将土壤中的基本配比确定下来。 同时,杨小涛让小薇检查四号棚中相同土壤编号里的种子,得出的答案,也是比寻常的种子好一些。 这让杨小涛心中的石头落下来。 不过杨小涛并没有让小薇立马行动,而是想找出最适宜的温度,那样才能缩短萌芽期,加快生长速度。 于是第九天,杨小涛让小薇探查三号棚与四号棚相同土壤中种子的生长速度。 而且,按照小薇的理解,再有三四天,两个棚里的就都能破土冒出芽了。 很快小薇便有了结果,四号棚的种子虽然晚一些,但生长的速度明显比三号棚的要快。 这说明,四号棚的温度温差,更接近最适宜温度。 这样温度、温差和土壤的基本条件都找出来了。 那接下来就是等着冒芽长叶了。 这也代表着,种植成功了啊。 既然如此,杨小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已经确定了,那就没必要再浪费三四天了。 早一天育种成功,早一天移栽,就能早一天完成任务。 于是在晚上,杨小涛就让小薇出手,将三号棚与四号棚中适宜的种子进行催熟。 清晨。 杨小涛起床后,就带着宿舍的男生去村里吃饭。 然后就看到王浩从村外大步的跑来,一边跑还一边挥舞着手臂,同时大声呼喊着。 众人都是好奇的看着,只有杨小涛心里清楚,肯定是昨晚上小薇做的事被发现了。 “杨队,杨队,快,三号棚,四号棚有情况。” 王浩大口喘着气,这一趟真是一口气跑过来的啊。 “走,去看看。” 杨小涛没多问,直接带人往大棚里冲去。 众人立马跟上,王浩却是找个地方坐下,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脸上乐呵着。 迄今为止,他们可没听说一梯队、二梯队的消息,也就是说,他们三梯队走到了前头啊。 休息了一会儿,王浩这才站起来一步步走向大棚。 他要去将土壤的配比确定下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大干一场了。 杨小涛快步来到大棚的时候,周围已经站满了人。 原本在这里帮忙收草帘子的村民听说有情况,也都聚在大棚外。 大棚里面他们是不敢进去的,不然人一多,棚内的温度就不好控制了。 “杨队,我们今早长查棚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草种子冒芽了。” 侯丽晶忍着内心的激动说着,然后又补充道,“刚才又传来消息,隔壁四号棚里也发现了有草种子冒芽了...” 杨小涛听到后故作镇定的走上前,然后看着冒出一点点芽的木盆子,随后对着侯丽晶等人说道,“我要这些全部资料。” 侯丽晶立马跑出去,然后又跑进来,手上拿着一叠资料。 上面明确标识了每小时的监控温度,还有当时的天气情况,用的什么水... 每一项都都有详细记录。 这次,杨小涛倒是看的仔细,然后又跑到四号棚里面去看了会儿,最后才面带微笑的看向身旁众人。 “同志们,咱们,成功了。” 嗷嗷啊~~~ 啪啪啪 刹那间,欢呼声,掌声,吆喝声从大棚中响起,仿佛要将大棚给掀开似的。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