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闻言对视一眼。 心里有些奇怪,装甲车说白了就是蒙上皮子的卡车。 所以在他们的设计框架中,跟卡车差不多啊。 哪知杨小涛竟然会说这个,让他们着实奇怪。 不过,两人在看到杨小涛画出的图纸后,心里的奇怪就没了。 甚至在想到什么后,两人竟然觉得,这框架确实有点问题。 只见杨小涛给出的设计框架完全颠覆他们的认知。 正面设计不再是直上直下式的车头,而是一个三角形的车头。 或者说,根本就看不出有车头。 两侧也不是竖直的,同样带有些许弧度。 再看下面,八排十六个轮胎,比他们的六排十二个多了四个。 “咱们研究的是装甲运输车,不是用来拉货运人的卡车。” “这三种设计理念都不错,与其选一个放弃另外两个,还不如将这些东西都柔和起来。” “速度防护力为什么不可兼得?” “刚才我还跟泉城的同志探讨将卡车改为六驱呢。你们觉得八驱怎么样?” 杨小涛笑着,代青钢两人却是盯着大略图纸仔细研究。 良久,两人才起身往外走,准备回去重新设计。 “我没想到,杨总还会懂装甲车的设计。” “谁说不是呢!” 黄汉跟着感慨,“不过,这种设计,还真不错!” “咳咳,我觉得,主要是发动机强,所以能带动起来。” “事后诸葛亮,早干什么去了。” “老黄,这话说的,就像你知道似的...” 两天后。 机械厂,办公楼前。 “汪大哥,刘厂长。” “你们这是组团来了啊。” 办公楼下,杨小涛看着汪大海跟刘德辉,还有身后跟个七八个汽车厂的工人,不由打趣道。 “那是当然了,我们这次来可是吃大户呢。” 汪大海笑呵呵的说着,一点没有不好意思的。 杨小涛却是摆手,“可别,我们这小身板,可经不起您这酒坛子的霍霍!” “好小子,我要是酒坛子你不成酒缸了?” 两人说笑着,杨小涛话题一转,“听说嫂子又添了个侄女?” 说到这里汪大海更是开心。 最后杨小涛来到刘德辉跟前。 “杨厂长,谢谢了!” 两人郑重握手。 “客气了,这万公里长征第一步,咱们还得继续。” 刘德辉点头,“不过,有了这么好的发动机,我们一定会做出更好的卡车。” “对,要做就做最好的!” 几人笑着,随后来到机械厂会议室中。 两天前,经过一番改动后,泉城汽车厂的工人终于获得了杨小涛的肯定。 虽然这里面大部分设计思路都是杨小涛提供的,但真正落实到手头上的,却是他们。 此时,早就在此等候的研发科人选已经做好了准备。 等杨小涛刘德辉等人进来的时候,负责此次的讲解的朗工立马将这些天杨小涛那里搞出来的设计图拿出来。 会议室里,杨小涛跟刘德辉几人坐在下面,看着前方正在讲解的主任。 原本几人还有说有笑的,结果在设计图纸贴上去的时候,立马皱起眉头。 汪大海看着概念图,怎么越看越有种,集装箱的感觉? 而刘德辉表现的更加明显,要不是汪大海在一旁拦着,估计能站起来骂娘了。 朗工见三人如此表现,并不如自己和同事想像中的那般,心里也是一突。 不过,想到这是他们这些人多日来的心血,想到这里面是杨小涛的主意,便硬着头皮解释下去。 “厂长,各位领导,这是经过我们与机械厂研发科同意共同研究出来的一款,超重型卡车。” 主任决定将机械厂的研发科拉进来分担压力,这时候,也只有如此了。 果然听到这话,刘德辉冷静下来,开始认真起来。 “这款卡车分为车头与挂靠两部分。” “车头,包含驾驶室在内,总共重量十二吨,全车最大载重可达40吨,发动机由机械厂提供的8V-65B型八缸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胡工在前方解说着,目光看到杨小涛,对方的鼓励,让他心中安定,继续讲解着。 “这是我们准备的大体形象图。” 说到最后,将两份设计图交给刘德辉两人。 至于杨小涛,这形象图就是从他那里搞来的。 “这么大,有用吗?” 刘德辉向着朗工询问,后者也是一脸忐忑,直接将目光看向杨小涛。 几人侧头,也看过来。 见此,杨小涛开口解释道,“此次设计,我也参与了一部分。” 身后跟着参加会议的泉城汽车厂众人纷纷翻个白眼,什么叫参与了一部分啊,分明就是你自己设计出来的,我们就是描个边。 “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了。” “我觉得,未来的重卡必将成为重要的运输力量。而现在,咱们这款擎天柱恰好可以弥补国内在重卡上的空白。”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刘德辉听了,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点了下头。 毕竟这是杨小涛参与设计的,不能不给面子。 再者,杨小涛说的也有道理。 国内第一个,这名头就够响的了。 要知道,解放之所以名传大江南北,不就是靠着生产出全国第一辆卡车吗? 他们泉城汽车厂,还真要拿下这重量级的荣誉。 “那就,做这个…” “擎天柱!” 刘德辉一愣,随后也没多想,“做这个擎天柱。” 会议继续,既然主调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确定部件的生产制造。 等几人讨论完设计图纸的事,杨小涛刘德辉和汪大海三人才走到办公室里。 “老杨他们呢?” 汪大海坐在一旁,拿起烟点燃。 “老杨去了延州主持钢铁厂的建设工作。” “老刘去了一机部,老陈去火车站,老王也去了一分厂。” “所以,数来数去,就剩我了。” 将茶缸放在两人跟前,屋子里娄晓娥又不知道跑哪去了,只能自己动手。 “听说了没有?” “啥?” “沪上那边做出三轮车了!” 刘德辉说完,杨小涛目光一凝。 可旁边汪大海却是笑起来。 “这事可是有意思。” 随即汪大海端着缸子一边吸烟一边笑着,“他们坐三轮车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要分一杯羹。” “可惜啊,可惜。” 刘德辉将汪大海的椅子踹到一旁,“你就幸灾乐祸吧。” “哪有,我实话实说。” 说完,汪大海就将具体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这些天过去,关于沪上生产汽油三轮车的事已经传开。 毕竟是第一次国产汽油发动机的,国家也很重视。 可惜,只有重视是不够的,想要在国外打出名声,还是要有过硬的技术。 然后… 送到西北检验的十辆汽油三轮车全部被打回来。 理由很简单,跟全通三轮车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为此那些商人、代表的还特意找到了当地的代表王科长那。 让商部的人很是无奈,陪着说了一顿好话。 国内收到信息后,立马制止了沪上三轮车出口的心思,转而将其用于国内使用。 正好填补全通三轮车出口后留下的份额空缺。 这事传开后,沪上汽车厂可是丢了老脸。 但上面的文件下了,订单也收了,只能咬牙认下。 “谁让他们拾人牙慧了呢。” 汪大海抱怨两句,杨小涛听了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将小型汽油机和摩托车提上日程。 来而不往非礼也。 你们做的了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 沉默片刻,刘德辉继续开口。 “现在,就看咱们这款擎天柱,能不能一炮打响了。” “放心吧,老刘,这车子一出来,你肯定会爱上他的。” 见杨小涛这么说,倒是让两人生出了信心。 随后的两天,杨小涛坐镇研发科,有遇到问题的就解决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给出解释。 朗工几人也将设计理念说的清楚。 杨小涛还带着刘德辉几人去车间参观了八缸柴油发动机的生产现场,让汪大海等人不住的惊呼。 再看机械厂其他车间,也是如火如荼,两人明白,现在的机械厂那是蒸蒸日上啊。 经过两天的探讨,汽车厂与机械厂这边也算是‘结盟’了。 若是一切顺利,机械厂将负责提供发动机,而汽车厂负责提供必要的帮助。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然,双方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若是这款擎天柱不受欢迎,根据双方合作关系,杨小涛就得生产四缸柴油发动机,相应的,泉城汽车厂也会根据新的发动机重新设计卡车。 第三天上午,刘德辉将设计图纸小心收好,贴身保管。 UI后便带着人坐上返程的火车。 他们要尽快回去将‘擎天柱’做出来,尽快让人见到实物,是不是像杨小涛说的那般,霸气。 等刘德辉等人离开后,代青钢几人再次拿着修改后的设计图来到杨小涛办公室里。 杨小涛认真看了一遍,跟自己先前提到的差不多。 三人也是通力合作了一把。 因为在这款车上,都有三方的影子。 车子整体架构有别于普通卡车,车身上的折角,而且关键部位增加了厚度,此外头上还有一挺机关炮。 车子两侧也有射击孔,除了没安装上导弹,其他设计很符合当下的潮流。 知道这是三方已经商量好的了,随即不再多想,让人找来逄国,然后打着去车间,开始制造。 与泉城汽车厂不同,他们是来寻求合作的。 而装甲运输车是机械厂自己的任务。 代青钢他们只是来帮助的。 很快,逄国就找到了正在制造发动机的刘大明,将情况认真说明。 刘大明听了是杨小涛亲自交代的,立马抖擞精神,开始准备。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