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这个宅院里,官阶职位都不显得重要了? “柳老大,我……” 平日油嘴滑舌、东海郡上都能翻跟头的销售高手曹参此刻竟抖着身体说不出话。 “曹哥这是你姐夫?” 柳白轻笑着打趣,“怎么连自我介绍都没有?” 一句玩笑话说出口,沈总顿时一个膝盖着地,“噗通!” 一声快得让柳白笑容僵住。 “民夫沈三,初见柳相。” 跪下去之后还趴在地板上演出了谦卑。 旁边的老曹眼睛鼓大,甚至嘴巴都微张:还是当初跟他聊历史政治谈生意的那个精明商人沈老师吗?自己都不敢信这个场面。 就连柳白也被吓到了。 虽然身为左丞相,开玩笑惹来认真磕头的事不少,但对亲人间的人如此态度……他还真第一次见到! 幸亏情报部门事先调查了这人评价良好,不然还真怀疑是专门献媚的小人了。 “沈老师你这是怎么回事啊?” 老曹连忙说道,也不知道怎么说安慰。 这时,陈平虽然看不到具体画面但是听到声音就知道情况,温和地说: “沈老师放心吧,柳领导一直亲近自己人的,并且常爱开这种小玩笑。” 这句话让沈三十秒内迅速领会。 原来这是内部的互动…… “没错。” “小曹虽然是有前途年轻人,但他还需要更沉稳老练些。” “现在已经结婚,成熟一些。” “我也很感激你们的支持。” “不必 ### 那一份炽烈的爱国情怀,令陈志深感共鸣。 “这话说得,陈志,你的口才还真是不错嘛。” 柳平笑着递过来一杯茶。 说实话,被人如此真诚尊敬,那种感觉确实很美妙。 “陈兄,下次可别这样了。” “吓死我了。” 曹明无奈地说了一句。 他真心觉得被吓到了。 了解柳平的人自然知道,他越讲礼节、搞那些虚文繁饰的事,就越让他反感。 在东海区这几天,曹明确认了陈志是个人物。 若因为这些引得柳平不快,那对国家将是巨大的损失。 陈志点头笑了笑。 那份拘束感也随着几人的对话烟消云散。 恍惚间,他想起了之前曹明评价市议会办公室为家的说法。 自己当时苦笑摇头,觉得妹夫还是嫩了一点。 议会议长之位权倾城内,市议会涉及整个城市的生计问题,怎么可能会像个家呢? 现在看来,柳平这个大人物……当真会让周围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听说你是东海区首富?” 柳平笑盈盈地示意大家坐下,仿佛邻里聚会一般亲切,全然没有一点架子。 “这说法,陈某实在愧不敢当。” “些许经营,只图养家糊口罢了。” “与您这样的财神一比,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商贩罢了!” 陈志说道,内心充满敬畏。 无论是采矿业还是造纸术,乃至大型项目如学校之类的举措……哪一个不是造就顶级富豪的大项目? 东海区首富在他面前就像普通人见到了商业巨头一般渺小。 “我不懂你们商人的事。” 柳平轻笑,“如今秦国金库充足,说我的功劳不算过分,但真正创造财富的是阳华。” “没有他的节俭持家,在多年的战乱之后,再高明的人也顶多只能勉强维生。” 听到这里,陈志心中更加敬佩! 阳华的名字虽然不太为人所知甚至可能被后世遗忘,但作为富商的他知道老人的努力有多么艰难。 面对巨大财富时的心动他尚且会经历,可这位老人却始终保持贫寒简朴,并将收入捐给了国家金库。 “柳议长太谦逊了!” 陈志深呼一口气,愈发感觉到此行来京的重要意义,甚至感到庆幸。 能见到柳议长,即使倾出一半家财,他也愿意。 “好啦,不要拍马屁了。” “我们来谈谈正事!” 柳平收起了笑容,双手摩挲着案沿,考虑是否给陈志一个机会。 今天见面后他想: “可以尝试。” “柳相有何指示?” 陈志心中一震,眼神闪亮——商人能否替议长大人办事? 柳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注视着他缓缓问道: “你想一下,你现在的财产总和是多少?” “家庭资产?” 这话问出来,哪怕是最尊崇柳平的陈志也愣了一下。 若是寻常官吏问这个问题,他会认为是在打探自己的资产;但问话者是柳平,他反而有些迷茫。 因为……柳平太有钱了!不光自己富有,而且如今曹参还在财政部之外,整个金库也是在这位副议长的掌控之中。 再看看四周,萧成和程峰面带微笑,并无异色,曹明也是波澜不惊,似乎一切理所当然。 这也难怪陈志,作为一个商人,即便有一些才干或眼光,但也仅限于自己的圈层,又怎能理解柳平心中的壮志雄图?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启禀大人,我家现有流动资金超过4万元。 如果加上土地、商铺、房产和文物字画等不动产,则约折合13万。” 陈志沉吟了一会儿后缓慢开口,毫无隐瞒。 其中包括祖屋的价值也被算进来了。 不过……身为首富一旦大量抛售这些资产,商人们肯定会恐慌。 毕竟民间有种默契:商民斗则败,大规模抛售容易让别人误解秦国有针对性动作,导致“金融恐慌” 。 “13万……勉勉强强凑够了。” 柳平点了点头,虽未流露过多情感,仍带着几分失望。 对于一个区的头号富豪来说,13万其实已经非常多;没有柳平的情况下,陈志或许已经成为秦国内地上的隐形巨富。 然而柳平的赚钱能力实在太强大,他对待金钱的看法已远非常人所能及。 换作其他人听他说这“勉勉强强”,大概早就炸开了锅吧。 “好,你说得太详细了。 陈志的本事 苏晨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的确,如自己在都市中的经验所讲,在初期的时候,真的没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尺度。 幸好有了张伟的协助,终于将“乱中有序” 的概念发挥到了恰到好处。 虽然有些利益从指尖流逝,但实际的公共设施建设与商业流通都得到了切实的推动。 可以说,这一次的功绩,离不开张伟的努力和贡献。 "伟子," “我问你资金状况,并无任何不轨的意思。”喜欢四合院:穿成何雨柱,开局就搬家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穿成何雨柱,开局就搬家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