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 > 第146章 重生七零:我应该是科学家里最能打的吧 陆

第146章 重生七零:我应该是科学家里最能打的吧 陆(1 / 1)

"小汪啊,这个方向太新了,国际上才刚起步......" "所以才要抓紧。"汪璒当时这样回答,"我们不能总是追赶。" 现在,追赶变成了攻坚。汪璒盯着真空腔里正在生长的晶体层,突然感到一阵恍惚。眼前的景象与她前世在国防科大实验室的记忆重叠起来——那是2342年,她参与过一个类似的量子点项目。 "基底温度......"她无意识地喃喃自语,手指自动调节着控制旋钮,"降低5%,沉积速率提高......" 操作到一半,汪璒猛地惊醒。这些参数不在任何文献中记载,纯粹来自前世的记忆碎片。她犹豫了一秒,决定相信这种直觉。 设备运转的嗡鸣声中,汪璒的思绪飘回白天收到的家信。母亲张娜现在已经能写满一整页信纸了,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内容温暖实在: "璒璒,村里现在通了自来水了,用的是你设计的净水系统。老支书说要在村口给你立个碑,我说不用,闺女不喜欢张扬......" 信纸的角落还印着两个小小的油手印——是大哥家双胞胎的"杰作"。想到那两个调皮的小家伙,汪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滴滴滴——"设备完成提示音打断了她的回忆。汪璒迫不及待地将样品放入测试台。当激光光谱仪显示出尖锐的单峰时,她的心跳几乎停止——量子点的尺寸分布达到了惊人的一致性! "成功了......"汪璒颤抖着手记录数据,反复确认这不是幻觉。她的方法不仅解决了量子点均匀性问题,还将制备效率提高了三倍。 窗外,第一缕晨光已经穿透云层。汪璒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撰写实验报告。她知道,这个突破将使中国的量子点研究一步跨入世界前列。 "璒璒!你又通宵了?"林芳推门进来,看到满眼血丝却神采奕奕的组长,立刻明白过来,"有突破了?" "嗯。"汪璒难得地露出灿烂笑容,"通知团队九点开会,我们有新方案了。" 三个月后,汪璒的论文《自组织GaAs量子点的可控生长及其激光特性》在《祖国科学》发表,引起国际学术界震动。M国《科学》杂志甚至专门派记者来采访这个"中国神童"。 "汪博士,您的成果令人难以置信。"金发碧眼的女记者用英语提问,"有评论认为这可能是'逆向工程'的产物,您如何回应?" 汪璒面不改色:"科学真理不需要回应质疑,实验数据会说话。我们的方法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表征结果,欢迎任何专家验证。" 采访结束后,赵所长忧心忡忡地找到她:"小汪,安全部门提醒,你的研究可能已经被盯上了。最近出入要小心。" 汪璒点点头。前世的反间谍经验让她早有预感——量子点技术在军事通信和激光武器上的应用潜力太大了。 1989年春天,汪璒受邀参加在日内哇举办的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这是她第二次出国,身份却已从"新秀"变成了"特邀报告人"。 "汪博士,久仰大名。"会议注册处,一个亚裔男子热情地伸出手,"我是西经大学的松本健一,您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 汪璒礼节性地握手,却敏锐地注意到对方虎口处的老茧——那是长期持枪训练留下的。这个"教授"的身份恐怕不简单。 报告当天,能容纳三百人的会议厅座无虚席。汪璒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深蓝色套装,用流利的英语讲解着她的量子点制备技术。提问环节,一位M国学者咄咄逼人: "汪博士,您的方法与贝尔实验室去年的预印本有相似之处,是否存在......" "您指的是Bell Labs的连续流方法?"汪璒早有准备,调出一组对比数据,"请看屏幕:我们的量子点尺寸偏差控制在2%以内,而他们的最好结果是8%。这完全是两种技术路线。"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那位美国学者悻悻地坐下,而坐在角落的"松本教授"正认真地记录着什么。 会后晚宴上,汪璒刻意避开人群,独自在露台透气。日内哇湖的夜景美得令人心醉,她却无法放松——那种被监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汪博士,介意我加入吗?"一个熟悉的中文声音从身后传来。 汪璒转身,惊讶地看到路杊穿着笔挺的西装站在那里。三年不见,他更高了,肩膀宽厚,眼神却比少年时期更加锐利。 "你......怎么在这里?"汪璒下意识地环顾四周。 "公务。"路杊简短地回答,递给她一杯橙汁,"别喝侍者给的酒水,刚才有人往里面加了'料'。" 汪璒心头一紧。前世的训练让她本该察觉这种小动作,今生的科研生活显然钝化了她的警觉性。 "那个松本?" 路杊微微点头:"R本国某情报机关的技术专家,专门盯你的研究。这几天别单独行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默契地望着湖面,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像两个偶然相遇的陌生人。但这种克制反而让汪璒感到一种奇怪的安心。 "你的量子点技术,"路杊突然低声说,"能用在相控阵雷达上吗?" 汪璒眼前一亮:"当然!效率至少提升30%......" "回国后有人会联系你。"路杊打断她,因为有人正向露台走来,"记住,我们没见过。" 说完,他自然地转身离开,与迎面而来的欧洲学者寒暄起来,英语流利得像个常驻外国的商务人士。 汪璒这才意识到,当年那个沉默寡言的乡村少年,已经成长为深藏不露的国家卫士。 回国一周后,果然有军方代表秘密来访。来人肩扛少将军衔,开门见山地提出要汪璒参与某型舰载雷达的研制。 "汪璒同志,这项任务关系到南海防御,希望你能加入。"少将严肃地说,"当然,这意味着你的研究将部分转为机密项目。" 汪璒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前世的军旅生涯让她明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签署保密协议后,汪璒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权限和专门的实验室。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除了家和实验室两点一线,几乎不去任何公共场所。连给母亲的信都要经过审查。 "闺女,你最近信写得少了,是不是太忙了?"张娜在最近一封信中担忧地问,"村里装了电话,有空给妈打个电话吧,听听声儿也好......" 读着信,汪璒鼻头一酸。她多想告诉母亲自己正在做多么重要的工作,但纪律不允许。最终她只回信说项目紧张,承诺春节一定回家。 1990年元旦,汪璒的量子点激光器成功应用于雷达样机,测试结果超出预期。庆功宴上,平时严肃认真的赵所长喝得满脸通红,拍着她的肩膀说: "小汪啊,所里已经决定推荐你参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才十八岁啊!我这辈子值了!" 汪璒却显得心事重重。最近她发现实验室的数据有异常访问痕迹,某些关键参数被人偷偷拷贝过。 "所长,我觉得系统被入侵了。"宴会结束后,她私下报告。 赵所长的酒立刻醒了一半:"确定吗?" "我做了数据陷阱。"汪璒冷静地解释,"有人在查找量子点生长温度参数时,触发了我设置的警报。" 这是前世在信息作战课上学到的技巧——在真实数据中混入特殊标记,一旦被窃取就能追踪流向。 安全部门介入调查后,很快锁定了嫌疑人——新来的设备维护工程师周某。此人利用职务之便,定期将数据拷贝到伪装成维修工具的存储设备中。 "背后指使是谁?"汪璒问负责此事的王处长。 "初步判断是某些境外的电子公司。"王处长面色凝重,"他们愿意出天价买你的量子点技术。" 汪璒冷笑:"给他们假的。" "什么?!" "我可以准备一套看似合理但存在致命缺陷的工艺方案。"汪璒眼中闪过特种兵的锐利,"让他们花大价钱买个大教训。" 王处长眼前一亮:"好主意!但必须做得天衣无缝......" "交给我吧。"汪璒自信地说。前世的军事欺骗课程终于派上用场了。 两周后,周某"意外"获得了一个未加密的U盘,里面存有所谓的"量子点制备全套工艺"。他如获至宝,当晚就传给了上线。 三个月后,海外某学术期刊突然刊登了一篇论文,宣称"突破"了中国学者的量子点技术。汪璒读后差点笑出声——论文中的方法确实能制备量子点,但成品效率极低,且稳定性差,根本达不到实用要求。 "这下他们至少要浪费整整两年的时间。"赵所长乐不可支,"小汪啊,你这招太绝了!" 汪璒却已经回到实验室,继续她的真实研究。量子点只是起点,她脑海中还有更宏伟的蓝图——量子计算、量子通信......这些在前世只是概念的技术,今生有机会亲手实现。 春节前夕,汪璒终于获准休假回家。临行前,她收到一个没有署名的包裹,里面是一本《量子电子学进展》的英文原版书,扉页上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安全第一"。 她认出那是路杊的字迹。书里夹着一张便条,提醒她注意家乡附近出现的可疑外国人。汪璒将便条烧掉,把书放进了行李。 汪家村的变化令人欣喜。柏油马路通到了村口,不少人家盖起了小楼,村中央还建了个文化广场。张娜现在是村委委员,负责妇女工作和科普宣传。 "璒璒!"张娜小跑着迎上来,身后跟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孩——大哥二哥家已经有了五个孩子,"快叫姑姑!" "姑姑好!"孩子们齐声喊道,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北京来的科学家姑姑"。 家里装了热水器、彩电,还有汪璒寄回来的冰箱。张娜自豪地展示着每样新家电,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妈,您学会用这些了?"汪璒笑着问。 "那可不!村里还让我给妇女们上课呢。"张娜骄傲地说,"现在我可是'科技示范户'!" 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当电视里播放"我国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的新闻时,大哥突然指着屏幕:"快看!那不是璒璒吗?" 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但全家人都认出了站在领导身后的那个娇小身影。张娜又一次泪流满面,这次是骄傲的泪水。 "妈,这才刚开始。"汪璒轻声承诺,"我会让中国科技真正站起来。" 窗外,1990年的第一场雪悄然落下,覆盖了田野和村庄,仿佛为这片土地披上了崭新的希望。汪璒望着远方的山峦,思绪飞向更远的未来——量子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一次,我们祖国将不再落后。 祖国科学院新落成的量子实验室里,汪璒盯着示波器上那组奇特的波形,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这不可能——她在1991年的简陋实验条件下,竟然重现了前世2025年才成熟的量子加密通信波形! "汪组长,这组数据......"助手林芳推门进来,看到汪璒苍白的脸色立刻噤声,"您没事吧?" "没事,只是有点累。"汪璒迅速关闭屏幕,"把今天的实验记录单独存档,加密级别提到最高。" 林芳点点头离开了。汪璒深吸一口气,重新调出那组数据。波形特征太熟悉了——这是她前世在特种部队参与过的"天穹"量子通信项目的特征码型。理论上,这种技术要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才会出现。 窗外,五月的阳光明媚灿烂,汪璒却感到一阵寒意。喜欢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领证才知道已婚,老婆是女魔头 绣娘传奇 退圈失败后,我靠慢综爆红全网 婚后索吻,高冷封总轻点宠 早死的白月光她回来了 求生:我的兵种叠加所有升级路线 喂,你的体验卡到账了! 陆总,太太要去父留子 抗战:溃军觉醒,亮剑敌寇征程 重生:权势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