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 > 第119章 魂穿八零,俏姑娘要当万元户 贰

第119章 魂穿八零,俏姑娘要当万元户 贰(1 / 1)

"小璒,"王然突然开口,"妈不是不让你干,是怕......"她的声音哽了一下,"你爸当年就是因为这'投机倒把'被批斗,落下了病根才......" 汪璒手上的动作顿住了。她蹲下来握住母亲粗糙的手:"妈,现在不一样了。广播里头不是讲了吗,现在迎来了'改革开放',南方那边都有人开工厂了。咱们只是摆个小摊子,一不偷二不抢的,凭手艺吃饭,不会有事的。" 王然叹了口气,起身从衣柜里面拿出一卷被子,打开被子掏出一个红布包,解开红布包后摸出个铁皮盒子,从铁皮盒子里头数出几张皱皱巴巴的纸币和粮票:"就这些了,你......你省着点用啊。" 汪璒眼眶一热,接过钱郑重地点头:"等我我赚着钱了,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的。" —————— 集市上已经人声鼎沸。张娜领着汪璒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这儿位置是偏了点,但不用交摊位费,"张娜压低声音,"我表哥在集市管理所,说这一片儿他们一般不查。" 汪璒感激地笑笑,迅速支起简易折叠桌,摆上连夜赶制的几样糕点:绿豆糕、芝麻脆饼和改良版的桃酥。她特意用油纸包了几份试吃品,剪成小块摆在最前面。 "这啥呀?看着怪香的。"一个挎着菜篮的大婶停下脚步。 "阿姨,这是我们祖传手艺做的糕点,您尝尝不?尝几个不要钱的。"汪璒热情地递上一块绿豆糕。 大婶将信将疑地捏起一块吃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哎哟,真软和!甜度刚刚好,豆香味儿也足,比那什么'甜蜜蜜'那个噎死人的强多了!怎么卖啊?" "绿豆糕一斤八毛,桃酥六毛,芝麻脆饼五毛。"汪璒报出昨晚和母亲反复核定的价格,比国营店略高但又不至于吓跑顾客。 "给我来半斤绿豆糕!"大婶爽快地掏钱。 第一单生意就这样做成了。很快,试吃的人越来越多,汪璒的小摊前竟然排起了队。到中午时分,带来的糕点已经卖掉了七成。 "我就说你能行的!"张娜兴奋地拍着汪璒的肩膀,"明天多准备点,我帮你宣传宣传!" 汪璒正低头数钱,突然感觉周围安静了下来。抬头一看,一个穿深蓝色制服的年轻男子站在摊前,正皱眉打量着她的商品。 "营、营业执照有吗?"男子开口问道,声音比想象中温和。 汪璒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这才注意到男子胸前的徽章——工商局。张娜悄悄拽了拽她的衣角,示意她小心应对。 "同志,我......我刚起步,还没来得及办......"汪璒硬着头皮回答。 出乎意料,男子并没有立即呵斥或没收她的货物。他拿起一块芝麻脆饼仔细端详:"这花纹很特别,不像机器压的。" "是祖传的木模子刻的,"汪璒见他对糕点本身感兴趣,稍稍放松,"每一个都是手工脱模的。" 男子——根据他胸前的工作证,名叫路杊——轻轻咬了一口脆饼,咀嚼的动作逐渐慢了下来。汪璒紧张地盯着他的表情变化。 "好吃的。"路杊最终评价道,随即正色,"但是无证经营是违法的。现在政策虽然允许个体户的存在,但必须要办理正规手续才能经营。"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纸,"这是申请表格,你填好了交到工商所。下周一我再来检查,如果到时候你还没有办......"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确。 汪璒连忙接过表格:"一定办,一定办!谢谢同志!" 路杊点点头,转身要走,又突然回头:"你的糕点......确实比国营店的要好吃。"说完便大步离开了。 "天啊,吓死我了!"张娜长舒一口气,"那个路杊可是出了名的严格,上次没收了我表姐一整筐鸡蛋呢!他竟然没罚你!" 汪璒若有所思地望着路杊远去的背影,突然有了主意:"娜娜,你知道粮店什么时候上新面粉吗?" —————— 国营粮店门前排着长队。汪璒已经站了快一小时,腿都酸了。轮到她时,窗口里的营业员头也不抬:"粮票。" 汪璒递上母亲给的全部细粮票:"要五斤富强粉,两斤白糖,一斤芝麻......" "富强粉没了,标准粉要吗?白糖限购一斤,芝麻这个月没货了。"营业员不耐烦地打断她。 汪璒咬了咬嘴唇。标准粉筋度不够,做出来的糕点口感会差很多。但现在别无选择:"那......都要吧。" 抱着来之不易的原料往回走,汪璒心里盘算着:原料质量不稳定,供应没保障,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正想着,一阵诱人的香气飘进鼻腔。她循着味道望去,看见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啃烤红薯,旁边是他摆摊卖红薯的父亲。 汪璒眼前一亮。对啊,为什么不试试直接跟农民收购呢?虽然政策上可能有点像......模糊地带,但是......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家,汪璒惊讶地发现母亲已经提前下班,正在厨房和面。 "妈?您这是......" 王然头也不抬:"厂里今天停电了,给我们放半天假。"她手上的动作不停,"我想了想,既然你要干,妈就帮你一把。当年你外婆做点心的手艺,我也学了些皮毛。" 汪璒鼻子一酸,赶紧放下袋子加入母亲。母女俩默契地配合着,一个和面,一个调馅,小小的厨房里弥漫着温馨的香气。 "对了妈,您认识附近村里的人吗?我想直接买点好绿豆和新芝麻..." 王然手上的擀面杖顿了顿:"你呀,跟你爸一个脾气,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她摇摇头,"纺织厂老李他弟弟是生产队的,明天上班我去问问他。" 晚上,汪璒趴在桌上认真填写营业执照申请表。文化程度:高中;经营项目:糕点零售;资金数额:50元... ...她突然停住笔,想起路杊今天品尝芝麻脆饼时的表情。那种纯粹的欣赏和惊喜,是她作为糕点师最熟悉的认可。 或许,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好的手艺本身就是一种通行证? 汪璒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困难,但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窗外,一轮新月悄悄爬上树梢,照亮了小城里这个不起眼的角落,也照亮了她心中越来越清晰的梦想。 —————— 清晨的集市已经热闹非凡。汪璒麻利地支起摊位,将昨晚新做的糕点一一摆好。三个月过去,她的"老味道"糕点摊已经成了集市一景,每天开张前就有几个熟客等着了。 "小汪师傅,今天有枣泥酥吗?"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第一个凑上来。 "刘奶奶,专门给您留了两块。"汪璒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油纸包,"按您说的,减了糖。" 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颤巍巍地掏出钱包:"我孙女从省城回来,说你这糕点比省城大饭店的还好吃哩!" 汪璒笑着接过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三个月来,她靠着口耳相传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从最初每天只能卖三五斤,到现在不到中午就能卖完二十斤,其中的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汪师傅!我来了!"一个清亮的男声从人群外传来。汪勋乐挤过人群,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手里提着两篮鸡蛋,"换到了!粮票换了三十个鸡蛋,张婶还多给了两个,说上次的核桃酥治好了她孙子的厌食。" 汪璒接过篮子检查,鸡蛋个头不大,但个个新鲜。自从发现国营粮店的原料又贵又难买后,她就尝试用糕点跟附近村民换食材。没想到这法子出奇地好,不仅换来优质原料,还带来了更多顾客。 "乐乐,把新做的山楂糕摆出来吧。"汪璒吩咐道。汪勋乐是她一个月前招的帮手,十九岁的高中毕业生,待业在家。小伙子机灵勤快,虽然没经验,但学东西快得惊人。 汪勋乐一边摆放糕点一边压低声音:"汪师傅,刚才我看见'甜蜜蜜'的赵经理在对面转悠,一直往咱们这儿看呢。" 汪璒手上动作没停,心里却咯噔一下。"甜蜜蜜"是县城唯一的国营糕点铺子,垄断了全县的糕点供应。自从她的摊子火起来后,那边的生意明显差了不少。 "别管他们,咱们做好自己的事。"汪璒故作镇定地说,但余光还是扫了眼对面。果然,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正阴着脸朝这边张望。 ——————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地照在头顶。汪璒擦了擦汗,看着空了大半的货架,满意地舒了口气。今天准备的货品已经卖了七成,比预期还好。 "汪师傅,咱们该进点新花样了。"汪勋乐一边数钱一边说,"昨天电影院放《少林寺》,好多人排队买票。要是咱们能做点方便携带的零嘴......" 汪璒眼睛一亮:"你说得对!我想想......可以做点小麻花,又香又脆,看电影时吃正好。" 正说着,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女子走到摊前,挑剔地打量着所剩不多的糕点。 "同志,想要点什么?"汪璒热情地问。 "你就是那个抢'甜蜜蜜'生意的个体户?"女子语气不善,"我是县商业局的张莉。有人举报你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 汪璒心头一紧,但面上不显:"张同志,我的价格都是按国家规定,比国营店略高是因为用料更足、工艺更复杂。您不信可以尝尝。"她递上一块新做的桂花糕。 张莉本想拒绝,但桂花糕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一口下去,她的表情微妙地变了。 "怎么样,甜度合适吧?我用的是真桂花,不是香精。"汪璒自信地说。 张莉没接茬,只是生硬地问:"你的卫生许可证呢?拿出来看看。" 汪璒早有准备,从柜台下取出装裱好的证件。这证办下来可不容易,路杊帮了大忙——虽然他自己肯定不会承认。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莉仔细检查了证件,又突然掀开柜台后的布帘,想要查看操作区。汪璒坦然让开,露出后面整洁的案板和消毒过的工具。这些都是她按现代卫生标准要求的,远超当时一般水平。 "嗯......还算规范。"张莉挑不出毛病,语气软了下来,"不过同志,作为社会主义商业工作者,你要注意和国营企业搞好关系,不能搞恶性竞争。" 汪璒正色道:"张同志,我只是想让大家吃到更好的糕点。如果'甜蜜蜜'愿意,我很乐意交流技术。" 张莉撇撇嘴,显然不信国营大店会向个体户学技术。临走前,她却又忍不住买了半斤桂花糕,让汪勋乐偷偷笑了好久。 —————— 收摊后,汪璒和汪勋乐回到租来的小作坊——其实就是张娜家闲置的柴房改造的。虽然简陋,但汪璒坚持做到了生熟分开、工具消毒。 "乐乐,今天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要试做新口味,得早点来。"汪璒数出今天的工钱,又多加了五毛钱做奖金。 汪勋乐接过钱,犹豫了一下:"汪师傅,有件事......"他压低声音,"我表哥在'甜蜜蜜'当售货员,听说赵经理最近老往商业局跑,好像是要搞什么'整顿个体户'的运动......" 汪璒手上动作一顿,胸口泛起一阵凉意。她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像她这样的个体户处境微妙,既被政策允许,又常被视作"资本主义尾巴"。 "谢谢你告诉我。"汪璒拍拍汪勋乐的肩膀,"明天咱们照常出摊,但要准备些应对方案。"喜欢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睡个好觉,做个好梦又名做梦吧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陆总,太太要去父留子 抗战:溃军觉醒,亮剑敌寇征程 重生:权势巅峰 听懂兽语后,我在年代文里成团宠 当我撞了甲方老板的车 CV大大要成仙 矿泉水换黄金:红五星助我暴富! 敖闰,科技崛起 神医在修仙 被阴湿顶A盯上后,我装乖死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