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内心,却是止不住的担心。
明明笃定了不会有什么事,还是会猜想。
越想抛弃那荒诞的念头,就在脑海中驻扎越深。
周围的一切归于寂静,冉云卿缓缓吐息。
宁若初,你可千万不能有事!
她心中默念着,开始施针。
施针速度极快的她,今日却异常谨慎。
每一针都是稳扎稳打,却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五分钟过去,密密麻麻的细汗沁着额头。
十分钟过去,冉云卿已然大汗淋漓。
豆大的汗珠滚下,挂在她的眼睫上,滴落在宁若初的身上。
空下的那只手立刻抹拭,施针的动作未有丝毫停留。
在心口处,扎下最后一个穴位,冉云卿后退一步。
银针遍布全身,在最后一针落下时,肉眼可见地,那些银针竟是微微颤动了起来!
这是他们师门绝不外传的针法,与之前治疗内伤的针法不同。
不再是单纯调动体内气息,使其回归原有的运动轨迹。
而是对其进行催动。
银针扎在多个穴位,由点成线,谱画成气息运转轨迹,使仅存的、微弱的气,顺着轨迹继续运转。
同时,也起到了禁锢作用,阻止了气的消散,让已经飘散、杂乱无章的气,重回身体本源。
这种针法,专门针对垂死之人,使其回归原有的状态。
可惜,这针法效果太过离奇,有人传言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但其实,是乔惟松第26代祖师所创。
在熟练所有针灸疗法,以及无数次试验后,终于成功。
只可惜不久后,便乘鹤西去。
在最后的时间,他将这门针法以书笔之法记下,谱写成秘籍。
他的徒弟认为师父破了天道,才落得个早死的下场,将针法秘籍永远封存,却又不忍师父的终生心血付之一炬,便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告诫后人万万不可研学。
近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不再如以前那般迷信,这等秘法才得以重见天日。
历代师祖苦心研究学习,由起初的小有成效,到了乔惟松这一代,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虽不如老祖宗那般神乎其技,可以活死人,却也大差不差。
并命名为《九九归一针》。
宁若初的情况还不算特别糟糕,却也不能继续拖下去。
学成多年,在医术方面,冉云卿一向是得心应手。
可现在,她感到非常紧张。
银针的震动仍在继续,她紧盯着,不敢有片刻的分神。
在心里默默安慰着自己,经受了师父那么多次的地狱训练,又试验过多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三十秒后,银针震动停止。
冉云卿的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上。
她甚至不敢上前。
明明躺在床上的是宁若初,她却感觉手脚冰凉,耳边一片嗡鸣,让她本就遭乱的大脑如同毛线球一般错综缠绕。
幸好,她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病床上,面容苍冷的女子面色在慢慢恢复。
在一声突兀又绵长的喘气声中,宁若初突然张开双眼,大喘着气。
本就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又忽然被她吓了一跳,冉云卿再也支撑不住,跌坐在地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你吓死我了!”冉云卿哭嚎着。
她大脑发懵,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长久没有缓过神来。
宁若初亦是如此。
前些日子刚查看过骆舟珩的尸体,在使用水晶球的情况下,突然与灵缘水晶缔造灵契联结,又与另一块水晶相连。
过程复杂,对她的损耗也是极大。
这类神奇魔幻之物,她的了解还是不多。
但有一点,宁若初可以肯定——她不会死。
至少,不是现在。
便无所顾忌地用了。
听着冉云卿的动静,以及身上银针的分布,宁若初反应过来,她刚刚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经历过的奇异事情太多,她接受能力好得惊人。
偏头,对着跪坐在地上嚎哭的冉云卿。
“先帮我把针拔了。”她声音虚浮,微弱无力。
在冉云卿的哭泣声中,根本无法听到。
宁若初没办法,开始咳嗽,这才引起冉云卿的注意。
后者以为她又有什么地方不舒服,立刻看过来,宁若初只是用眼神扫了扫身上的针。
冉云卿了然,经受的冲击太大,收银针的手都在颤抖。
收好后,她又在床上做了几分钟,才从那股梦幻的感觉中走出来。
思绪回笼的第一时间,便是强烈谴责宁若初。
“有什么困难你跟我说啊,自杀是什么意思?!”
她想教训宁若初,让她长长记性。
可考虑到她刚“死而复生”,手终究是没落下去,只能打在自己的身上,宣泄不满。
宁若初没回应,只是道:“水。”
冉云卿立刻去倒。
把水杯放到床头柜上,扶起宁若初的身子,慢慢地给她喂水。
察觉到她的停顿,冉云卿放下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