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胭脂湖畔,晨曦微露,清风拂面。 湖水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波光粼粼,映照着初升的朝阳。 岸边垂柳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枝条垂入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远处的小岛隐隐约约浮现,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之中,宛如仙境。 一群水鸟扑棱着翅膀从湖面飞起。 鸣叫声划破清晨的寂静,为这片如画的风景增添了一丝生机。 缘会的圆台依旧伫立在湖心。 昨日的激战似乎并未为它带来太多的损伤,只是那被剑气切开的地面裂痕,依然清晰可见。 四周还有许多残破的木梁与倒塌的石雕。 它们静静地陈列在那里,似乎在向所有人诉说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剑气风暴。 然而,今晨的湖畔早已挤满了观众。 这些人有些是昨日在场的见证者。 有些是闻讯赶来的好奇者。 他们将整个湖岸围得水泄不通。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同的表情。 有人神色凝重。 有人目露期待。 还有人低声与身旁的同伴讨论着什么。 “昨天的事情,真是惊天动地啊。” “可不是么!那林子昂一剑劈开了湖水,但最终却还是被面具男子彻底压制。” “你亲眼看到的?传得这么夸张,该不会是有人在添油加醋吧?” “亲眼看到?哈哈,我要是没看见,今天还会跑来这里?昨天的剑气风暴差点要了我们的命,还是那面具男子及时出手,才救了大家一命。” “救了所有人?这么厉害?那他究竟是什么人?” “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但他绝对是个高手!” 几名观众的议论声越来越高。 引得周围人纷纷凑过来。 “昨日林子昂的剑气横扫全场,连湖泊都被劈成两半,那一剑可不是开玩笑的!” “是啊,当时大家都吓坏了,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结果面具男子一枝花枝破了他的杀招,真是天人之技。” “听说林子昂最后还被吓得跪地求饶?” “可不就是这样!昨天大家可是亲眼看到的。” “嘶……堂堂林家天骄,竟然落到这般境地,实在是丢脸啊。” “丢脸?我看他命都丢得差点不保!那巨鼎都被一掌震碎了,剑气离他只有半寸,他不跪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 但笑声中更多的是对萧宁的敬畏。 “可惜这么强的人,没人知道他的名字啊!” “有什么可惜的,这等人物,早晚会被天下人记住!” “对对对,他昨天出手救人,显然不是个嗜杀之人,今日再登场,咱们可要好好表示敬意。” 众人正议论间,远处的佳丽席上,一袭红衣的翩翩长裙女子缓缓起身。 她微微垂眸,红唇轻启:“这面具男子的实力,恐怕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些俗世中的认知。他昨日之举,不只是实力的体现,更是气度的彰显。” 她身旁的白雪霁轻声接话:“如此高手,竟肯在缘会上出现,不知今日,他是否还能带给我们惊喜。” 丹凤朝阳的目光却始终望着远处的圆台。 她的手指紧握着袖口,嘴角轻轻扬起一丝笑意:“他一定会的。” 这句话说得无比坚定,让旁边的紫烟绕不由得多看了她一眼。 “你对他,似乎很有信心。”紫烟绕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揶揄。 丹凤朝阳没有回答。 只是望着远方湖岸,目光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 “来了!他来了!” 忽然,湖岸边传来一阵骚动。 所有人目光都转向远处的小路。 只见一道修长的身影缓缓而来。 那人一身青衣,面具遮面,腰间没有佩剑,显得格外朴素。 然而,正是这份朴素的装扮,却让他的每一步都显得无比从容。 他的步伐很轻,但每一次落地,仿佛都踩在了众人的心头。 令人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 “就是他!昨天救了我们命的面具男子!” “果然是高人风范,这等淡然气度,世间罕有。” “快,快起身,向他表示敬意!”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带了头。 许多人纷纷站直身子,恭敬地向萧宁行礼,目光中满是感激与敬畏。 “昨日承蒙恩人救命,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 一名白须老者率先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 “恩人之德,铭记于心!” “若非阁下相救,我等已命丧黄泉,今日特来向您致谢!” 更多的观众纷纷效仿,朝着萧宁拱手致意。 萧宁没有言语。 只是微微颔首,目光淡然地扫过众人。 他的神情没有半点自得,仿佛昨日救人不过是举手之劳。 这种风轻云淡的态度,更是让众人心生敬佩。 红衣翩翩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果然,他的气度非凡。” 白雪霁也点头道:“能不因昨日的壮举而得意,反而越发淡然,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风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丹凤朝阳却不说话。 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萧宁,脸上的笑意越发浓郁。 “这才是我要等的人……”她在心中轻轻呢喃,目光中透着一丝向往与欣喜。 萧宁一路无声无息地走向圆台。 周围的人纷纷退开,为他让出一条路。 湖畔的风带起他的衣袍。 他步履从容,每一步都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当他站在圆台上时,整个胭脂湖再次陷入了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接下来的缘会开始。 湖面微荡,波光粼粼。 映照着这个不染凡尘的面具男子,他的身影宛如孤峰矗立在天地间,无人能够撼动。 胭脂湖畔,在万众瞩目中,白雪霁缓缓起身。 她一袭雪白长裙,仿佛晨光中初开的冰莲,清雅而冷冽。 那双澄澈如水的眼眸扫视四周,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威严。 她步履轻盈地踏上圆台,柔和的晨曦洒在她身上,为她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淡金的光辉。 湖畔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在这位佳丽身上。 “是白雪霁,她今日负责古缘祭的考核。”人群中低声议论起来。 “听闻白雪霁不只是美貌无双,更是诗词一道的高手,尤其擅长即兴赋诗,堪称绝世才女。” “是啊,能够由她主持考核,绝对是众人的幸事。” 白雪霁缓缓走到圆台中央,面向四方,微微颔首致意。 她的声音如清泉叮咚,轻柔中透着一种从容不迫: “今日的古缘祭考核,由我主持。公子既来,想必已经准备完全!” 话音刚落,湖畔的人群中便传来窃窃私语。 “由白雪霁主持,这考核必定不简单。” “谁不知道她以诗闻名,今日的题目,恐怕围绕诗词,难度只会更高。” “不错。尤其是她的即兴赋诗,那是世间罕见的技艺,能在她的考核中脱颖而出,才是真正的才子。” 然而,当人群的目光再次转向圆台时,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萧宁。 “昨日那面具男子还未展示诗词才情,今日不知能否再创奇迹。” “谁说不是呢?他的身影,仿佛天生就与这种场合相衬。” “你们别忘了,他昨日力压群雄。若今日再能在诗词一道胜出,岂不更加令人折服?” 白雪霁察觉到众人的目光停留在萧宁身上,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兴趣。 她略微停顿,转身面对所有参赛者,清朗开口:“今日的考核,一共三关。三关环环相扣,最终能否胜出,不仅在于才情,更在于心性。” “第一关,是咏物。” 她的话语刚落,四周便掀起了一阵惊讶的低语。 “咏物?” “这是考核才思敏捷的一项啊。” “白雪霁擅长咏物赋诗,这一关怕是难以蒙混过关。” 白雪霁淡然一笑,继续说道: “咏物,是诗之基本,但又可见诗者之心。此关一共需要赋诗四首!接下来第一首,算是个开胃菜吧。” “这第一首诗,我会出一物,公子需在一炷香内完成赋诗。” “诗句需工整、立意需高远。若仅为堆砌辞藻,则不在我评判之列。” “当然,小女子今日之题,也不仅仅针对于这位公子。诸位有想要尝试的,皆可一试!” 此番缘会。 白霁雪一直是不少人眼中的大热门。 这番话一出。 原本只有萧宁的圆台之上,不一会的功夫,便挤满了人。 毕竟。 文采比试又不是什么武学比试,没什么危险。 重在参与,就算答不出来干笑两声,也无妨。 见到这等场景,白霁雪微微点头。 她轻轻抬起一只玉手,指向湖畔的一株垂柳。 “此柳垂丝入水,姿态优雅,便以此为题,诸位作诗。”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窃窃私语。 “以垂柳为题,看似简单,实则难得有新意。” “是啊,柳树常见,赋诗者也不计其数。要想写出不同凡响的诗句,恐怕需要极高的才学。” “更何况,白雪霁一向不喜平庸之作。想要过关,怕是要竭尽全力。” 圆台上的参赛者们纷纷开始沉思,有人握着笔,在纸上轻轻勾画,有人则背手而立,目光望向湖畔的垂柳,陷入深深的冥想。 白雪霁的目光略过每一个参赛者,最终停留在了萧宁身上。 他依旧静立于原地,双手垂落,目光平静,似乎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考题而感到丝毫压力。 “此人……”白雪霁心中轻轻一叹,“果然气度不凡。” 她看向湖畔的垂柳,眼中闪过一丝柔光,低声吟道:“依依袅袅,生于天地,弱也非弱,柔中有刚。” 这是她心中的咏物之意,她想看看,是否有人能够在这一关中,达到她的标准。 “时限为一炷香。”她淡淡说道,“开始吧。” 她的声音落下,参赛者们纷纷提笔,圆台之上霎时安静了下来。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湖畔的观众席却越发热闹。 “以柳赋诗,这一题颇有深意。” “柳虽柔,但又生生不息,其内蕴之韵,倒也耐人寻味。” “是啊,但要赋诗赋得高远,可不是易事。今日,怕是高手云集了。” 一名老者轻声叹道:“昨日剑光惊世,今日诗才夺目。胭脂湖缘会,果然名不虚传。” 远处的丹凤朝阳却并未与他人议论,她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萧宁。 看着他立在湖风中,目光悠然,不急不躁,她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欣慰。 “他,必然能胜出。”丹凤朝阳轻声呢喃,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信任。 紫烟绕站在她身旁,似笑非笑地说道:“你这信心倒是让我有些好奇了。” 丹凤朝阳转过头,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湖风轻拂,柳枝随风飘荡。 圆台上的白雪霁注视着眼前的垂柳,轻声说道:“柳者,四时常青,谦柔而坚韧。愿诸君咏之,不负其姿。” 话音刚落,一缕檀香缓缓升起,为这场考核拉开了帷幕。 湖畔的晨风轻柔拂过,带着初春的微凉,将柳枝吹得依依摇摆。 圆台上的考核已然开始,参赛者们纷纷提笔,低头沉思,各自奋笔疾书。 最先跃跃欲试的,是一名衣着华丽的年轻书生,他神情自信,目光中透着几分得意。 他提笔蘸墨,略一沉思,随即挥毫泼墨。 不过片刻,他便将手中的卷轴轻轻一抖,满面自得地迈步走到白雪霁面前。 白雪霁接过诗卷,目光扫过,眉头微微一皱,声音却依旧清冷:“念来听听。” 那书生昂首挺胸,朗声念道: “青丝万缕垂春色,烟锁寒烟欲化空。 百尺柔条无骨气,何能植根大地中?” 声音落下,台下却一片哗然。 “这……竟以柳为轻薄之物?” “柳虽柔,却不无坚韧,怎可如此贬斥!” 人群中议论声四起,而圆台上的白雪霁只是轻轻将诗卷放下。 “下去吧。”她冷声说道,语气中不见一丝情感波动。 那书生面色微变,却还是故作镇定地退回了原处。 不多时,又有一位中年文士走上前来,他满面从容,似乎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信。 他双手奉上诗卷,拱手说道:“在下斗胆献丑。” 白雪霁微微颔首,展开诗卷,轻声道:“念吧。” 那文士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柳枝低垂映湖波,倒影随风舞婆娑。 柔条虽软难胜物,却是园中点春色。” 声音落下,台下传来几声低低的赞叹。 “不错,倒也算得上工整。” “虽有些平淡,但咏物合题,终究是稳妥之作。” “这样的诗虽不能拔得头筹,但至少无愧于柳之风姿。” 文士满面笑容,似乎对观众的反应颇为满意,转身欲退回人群。 然而,白雪霁轻声道:“平凡可言,见韵难寻。” 她的评价如清风拂面,却带着一丝寒意,让那文士顿时面色僵硬。 他讪讪地低头退回,目光中闪过一抹失落。 此时,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轻轻走上台来,她面容端庄,双手捧着诗卷,神情恭谨。 “白姑娘,在下也来试上一试。” 白雪霁接过诗卷,目光一扫,眉宇微挑,似乎多了几分期待。 “念。” 那女子从容不迫地开口道: “垂丝拂水细无声,绿影参天已忘根。 不与桃花争颜色,偏将一片古今魂。” 一时之间,台下众人纷纷点头。 “妙啊!此诗既写出柳之姿态,又隐含托物言志,着实不俗!” “是啊,那句‘不与桃花争颜色’,更是暗示谦逊风骨,让人拍案叫绝!” “这女子虽不知名,却有如此才学,着实令人钦佩。” 白雪霁面上多了几分柔和,轻声道:“言辞有韵,意蕴深远。” 素衣女子微微一笑,行礼退下。 接连几位参赛者上台,虽各有千秋,但始终未能引起更大的波澜。 或有言辞流畅,却略显平庸。 或有奇思妙想,却难掩疏漏。 一炷香的时间渐渐燃尽,圆台之上,氛围越发紧张。 “还有谁?”白雪霁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依旧清冷。 这时,一名老者缓缓站起,身形略显佝偻,但神态肃然。 “柳之韵,与君共赏。” 他朗声说道,提笔蘸墨,在卷轴上轻轻书写,笔走龙蛇,气韵沉稳。 片刻后,他交出诗卷,朗声念道: “柔条轻摆舞东风,映月临水度春秋。 落地成荫遮万物,长存千古与人同。” 诗句落下,台下一片赞叹。 “这等胸怀,已不止是咏柳,更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体悟啊!” “果然是老前辈,气度非凡,令人折服。” 白雪霁微微颔首,神色中难得流露出一丝欣赏。 然而,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参赛者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此时,站在人群中的萧宁,依旧未动。 他负手而立,神情从容,目光落在不远处随风摇曳的柳枝上,似乎对四周的一切喧嚣毫不在意。 “他怎么还不出手?” “莫非他对这等题目无从下手?” “未必吧,以他的气度,或许早已有所准备,只是在等时机罢了。” 围观者议论纷纷,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集中在萧宁身上。 白雪霁的目光同样落在了他身上,她轻轻开口:“公子,今日虽然小女子允许他人参与这考题,但毕竟是你的主场。” “这一炷香的时间可就要到了,公子可要试试?” 萧宁微微一笑,缓步走上台去。 然而,此刻,他并未提笔。 他只是站在那株垂柳前,抬眼望着被晨风轻拂的枝条,似有所思。 众人屏息凝神,静静等待着他的出手。 空气中,只剩下柳叶随风摇曳的沙沙声,以及湖水轻拍岸边的呢喃声。 萧宁立于台上,身姿如松,眉眼间尽是从容淡然。 他未提笔,未看纸,反而静静凝视着眼前的柳枝。 垂柳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柳条仿佛女子柔软的发丝,随风飘舞,拂过湖面。 阳光透过柳叶洒下斑驳的影子,映在萧宁的衣襟上。 他的目光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他屏蔽在外,只有这柳枝在他眼中翩跹起舞。 台下的观众屏息凝神,唯恐一点声响打扰到这看似寻常却令人心神沉静的时刻。 “他在想什么?” “他为何不动笔?难道没有把握吗?” 有人轻声议论,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和好奇。 “莫非,这题目难住了他?” “不至于吧?以他的气度和学识,应当不至于为难。” 丹凤朝阳站在人群中,双眸紧紧锁住台上的萧宁,目光中满是期待。 “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紫烟绕轻声说道,目光同样带着几分探究:“不过,他若真不能作出好诗,那未免太令人失望了。” 红衣翩翩笑而不语,似在等待萧宁的表现。 而圆台上的白雪霁端坐如莲,目光淡然,眼底却隐隐有几分期待。 萧宁终于抬起手,握住毛笔,蘸了蘸墨。 他轻轻抬笔,在宣纸上写下第一个字。 笔锋落下的瞬间,一股无法言喻的气势悄然弥散开来,像是一阵清风拂过湖面,掀起涟漪无数。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每一笔落下,都仿佛带着天地间的灵气,每一划都如山川河流的延展。 “终于动笔了。” 有人低声喃喃,语气中带着隐隐的期待。 “他写的是什么?” “从他的气度来看,绝非寻常之作。” 萧宁写完最后一笔,轻轻搁下毛笔。 他缓缓抬眸,将诗卷递向白雪霁,目光如水,语气平静:“请。” 白雪霁接过诗卷,展开一看,眼神微微一颤。 她扫过诗句,嘴角浮现出一抹罕见的笑意。 然后,她轻声念道: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念罢,她静静地将诗卷搁在桌上,目光扫向众人。 “此诗,意境清新,言辞简练,咏物之妙,已臻化境。” 她语气平静,却字字铿锵。 台下瞬间爆发出一片低声议论。 “好诗!这才是咏柳的绝佳之作!” “以‘碧玉’比喻柳树,形容其亭亭如盖,生机盎然,真是贴切至极!” “‘绿丝绦’写出了柳条柔软如丝的妙态,简直让人仿佛看到了柳枝拂面的画面。” “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更是匠心独具!竟将春风比作裁剪柳叶的巧手,这等想象,令人拍案叫绝!” 人群中,许多人忍不住鼓掌,甚至还有人激动得站起身来,大声称赞。 “真是好诗啊!” “这一诗句,恐怕连大儒也难以望其项背!” “这面具男子不仅武艺惊人,竟然连诗才也如此高绝!” 一位白须老者微微颔首,轻声道:“此等才华,怕是千古少见。”喜欢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