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初试啼声(1 / 1)

双钱班初试啼声,老戏迷横眉冷对。 接下来的日子,兄弟二人四处奔走,召集旧日同门。 琴师老周从苏州乡下回来,花旦小翠在虹口区一家纺织厂做工,武生阿强在码头扛大包...短短半月,"双钱班"初具规模。 然而困难接踵而至。 最大的问题是钱—— 戏院需要修缮,服装道具需要重新置办,演员们也要吃饭。 钱博变卖了妻子留下的首饰,钱扬则拿出了在重庆教书攒下的全部积蓄,仍是杯水车薪。 "要不...我去找程先生试试?" 一天排练结束后,钱扬犹豫地说。 钱博皱眉: "程逸之?那个战前给你写过情书的银行家小姐?她现在..." "她现在寡居,继承了夫家银行。" 钱扬平静地说," 上个月我在外滩偶遇她,她提起过想支持文艺事业。" 钱博盯着弟弟看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 "为了沪剧..." 次日,钱扬穿戴整齐前往程公馆。 程逸之已不是当年那个痴迷沪剧的少女,而是一位干练的银行家。 她听完钱扬的来意,轻轻摇着檀香扇: "钱先生,如今时局未稳,投资戏曲风险太大。" 钱扬不卑不亢: "程小姐,沪剧是上海的灵魂。 战火可以摧毁建筑,但不能摧毁文化。 我们现在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一个让上海人重拾文化自信的机会。" 程逸之沉默良久,突然问道: "你还记得当年我送你的那本《西厢记》吗?" 钱扬一愣,随即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线装书: "一直带在身边。" 程逸之眼中闪过一丝波动,合上扇子: "明天让会计去戏院找你们。" 资金问题得以暂时缓解,双钱班上下士气大振,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即将来临的首场公演。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不速之客的出现,给整个剧团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位不速之客,是城中有名的老戏迷——李慕白。 李慕白年逾古稀,对沪剧情有独钟,年轻时曾亲自登台,后因家道中落,转而成为沪剧界的铁杆粉丝,对剧目、唱腔、表演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公演前夕,李慕白带着一副横眉冷对的模样,悄然出现在双钱班的排练现场。 他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目光如炬,审视着台上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 起初,演员们并未在意这位老者,直到排练结束,李慕白缓缓起身,走到台前,用他那沙哑而有力的声音说道: “双钱班,名头倒是响亮,可今日一见,不过尔尔。”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钱博与钱扬面面相觑,心中虽有不悦,却也明白,这位老戏迷的评价,对于双钱班的未来至关重要。 “老先生,我们自知还有许多不足,但请您不吝赐教,双钱班定当虚心接受,努力改进。” 钱扬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李慕白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本泛黄的戏谱,随手翻开一页: “沪剧之精髓,在于情真意切,唱念做打,缺一不可。 你们这场《玉堂春》,唱腔平平,做功浮夸,更别提那身行头,简直是对沪剧的一种侮辱。”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皆是一片愕然。 钱博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双钱班的一次批评,更是对整个沪剧传承的一次拷问。 “老先生,我们双钱班初出茅庐,确有诸多不足。 但请您相信,我们怀揣着对沪剧的热爱与敬畏,定将不负所望,力求完美。” 钱博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李慕白看着这对兄弟,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但他依旧板着脸,扔下一句: “明日公演,我自会前来,若还是这般模样,双钱班休想在沪剧界立足。” 言罢,李慕白转身离去,留下一地惊愕的双钱班成员。 在李慕白离开后,排练场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随后爆发出一阵激烈的讨论。 演员们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甘与决心。 钱博与钱扬兄弟俩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明。 “哥哥,李老的话虽然刺耳,但句句在理。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挫败就气馁,沪剧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我们必须让它在我们这一代发光发热。” 钱扬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决绝。 钱博点头赞同,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没错,今晚开始,所有人加班加点,从唱腔到做功,从服饰到舞台布置,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我们要让明天的公演,成为双钱班崛起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夜晚,双钱班的排练室灯火通明,每一个演员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努力,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无人抱怨。 钱博和钱扬更是亲自上阵,不仅指导演员们的表演技巧,还亲自监督舞台布景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完美。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关于李慕白严厉批评双钱班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沪剧圈内引起了轰动。 有人看好戏,认为双钱班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也有人持保留态度,期待奇迹的发生。 而这一切,都成为了双钱班成员心中的一把火,燃烧着他们的斗志。 终于,公演的日子来临。 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的期待与好奇交织成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舞台。 随着幕布缓缓拉开,一场焕然一新的《玉堂春》呈现在众人眼前。 演员们的唱腔婉转悠扬,情感饱满,做功细腻而不失力度,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沪剧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舞台布景精美绝伦,服饰华丽而不失古朴,完美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审美,令人眼前一亮。 当最后一幕落下,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观众们纷纷起立,向台上的演员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一刻,双钱班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更在沪剧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台,钱博与钱扬紧紧拥抱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泪光。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步入,正是李慕白。 他的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眼神中满是欣慰与认可。 “双钱班,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决心,沪剧有你们,幸甚至哉。” 这句话,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双钱班的成员们知道,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 从此,双钱班的名字,在沪剧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喜欢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苟剧情的古言虐文女七号 苏家嫡女强势归来 茅山讨债人 一笔玫瑰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这个农女不好惹 玄学大佬她宠夫无度 离婚後,神豪身份曝光了 性福仙路 幽幽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