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出名了(1 / 1)

11月初获得240块稿费,祁同伟给家里寄了100块钱,前面的两次稿费已经基本用完了。 而买菜籽花和板栗花的320块钱还没有报下来,祁同伟对它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祁同伟除了下乡查看蔬菜的长势和推广农业技术之外,就是往县城跑,寻找蔬菜销路。 想要处理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植的蔬菜的多余的部分,只能往县城销售。 孤山岭乡,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没什么钱,自然无法消化这些多出来的蔬菜。 让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去想办法处理是不现实的。 村干部忙着完成乡里派下来的任务,而村民则没有那种意识。 只有乡里的干部带领六个村的村民才能把多余的蔬菜拿到县城去卖。 如果能把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出来的蔬菜全部卖了,村民们会更加乐意。 那样他们的收入就会更多一些,过年就会好过一点。 祁同伟让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种植的蔬菜,有大白菜、莴笋、韭菜、菜心、葱、大蒜、香菜、青菜、菠菜和花菜。 其中菜心、香菜、青菜、菠菜和花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三四个月就能收获。 能够让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村民快速看到效果。 方便后续的蔬菜种植推广。 想要加入菜篮子工程,现在的这一百多亩蔬菜是不够的。 祁同伟在县城跑蔬菜销量的时候也在了解山货的行情。 他在推广农业技术和指导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蔬菜种植的时候,发现六个村都有不少山货。 特别是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四个村,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见到。 如果行情不错,祁同伟准备后面抽个时间好好了解一下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四个村的山货。 然后劝说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四个村把山货利用起来。 若是利用好了,这四个村的村民的生活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除了跑销路,祁同伟也不忘记去组织部长罗成才那汇报工作。 在基层,抢人功劳的事情很常见,祁同伟不能让自己的功劳被别人抢走了。 乡长鄢懋青、常务副乡长朱志勇和副乡长王子文都来看过,祁同伟也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蔬菜种植的经过。 在突出自己的功劳的同时也没忘记站长颜世海和副站长田小娟以及汉东大学农学院的功劳。 他写《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想法》,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花城早报和农业日报投稿。 就是为了确保孤山岭乡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蔬菜种植的主要功劳是他的。 当然,光这一篇文章还不够,毕竟这篇文章说的只是设想。 后面还需要把过程和结果也写成文章发表出来,才能真正确保蔬菜种植的主要功劳是自己的。 除了写文章,向乡长和副乡长汇报蔬菜种植也是一种确保主要功劳是自己的一种方法。 12月初,南边日报、花城早报和农业来信。 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社准备刊载《大国崛起之大毛》和《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想法》; 农业日报准备刊载《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想法》。 给祁同伟寄来了样刊和稿费。 其中《大国崛起之大毛》的稿费是120块钱,《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想法》的稿费是60块钱,总共180块钱。 另外,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来信询问祁同伟是否有意向把九篇大国崛起扩展为一本书出版。 祁同伟当即给南边日报和花城早报回信,他有这个意向,让他们报个价。 大国崛起本来就是一本书,祁同伟一开始的打算就是先写文章积攒名气,等有名气了再出版书。 相比写文章获得的稿费,出版书获得的稿费才是可观的。 对于现在的祁同伟来说,他非常需要钱,来改善生活,帮助家里。 只是,要把大国崛起扩展成一本书,还需要查阅很多资料,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撰写。 资料方面,祁同伟不担心,他可以去汉东大学图书馆查。 主要是没时间。 过了几天,祁同伟写了一篇《关于用蔬菜改善老百姓生活的一些探索》,寄给了群众日报、自由日报、汉东日报、汉东晚报、汉江日报、南边日报、花城早报和农业日报投稿。 取了稿费,祁同伟又给家里寄了100块钱。 自己手里还有两百来块钱,够自己用到过年了,何况年底乡里也会发一笔工资。 接下来,祁同伟开始带着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的一些村民去县城卖菜心、香菜、青菜、菠菜和花菜。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六个村的这些村民熟悉卖菜的流程,然后带其他村民去县城卖菜。 六个村的第一批村民卖完菜后握着钱热泪盈眶,不断地感谢祁同伟。 要不是祁同伟,他们根本就得不到菜苗,种不出这些菜,更不可能把这些菜拿到县城来卖。 他们发现,原来他们觉得不值钱的菜,在县城很值钱,就一篮子菜,抵得上他们一个月的收入了。 祁同伟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国家把他分配到孤山岭乡农技站工作,让他推广农业技术,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如今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他也非常开心,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有了最开始的这些村民的宣传和带领,六个村的村民一批接着一批,前往县城卖菜。 乡里的客车每天都人满为患,为此乡里的客车增加了来回乡里的次数。 转眼间,12月份就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刻。 农技站的工作较上一年(89年)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有提升之外,农技站10月份在孤山、岭山、清水、岭下、岭上和岭安六个村搞了一百多亩蔬菜种植。 不仅产量高,还产生了效益,让人眼前一亮。 农技站的工作受到了乡里的表扬。 而祁同伟作为蔬菜种植的提出者和推动者,更是被乡长鄢懋青在会上表扬。 因为祁同伟搞的蔬菜种植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还增加了乡里的税收。 虽然增加的不多。 祁同伟的名字被乡里的很多干部知晓,祁同伟被很多人关注。喜欢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胜天半子,我祁同伟绝不屈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萌犬丘比特 在都市修仙也太逍遥了吧 荒溪经 流放?三岁女娃带全家走上巅峰 红与绿,普通人实现发财梦 我其实没想重生啊 从乡村中医到女性之友 天下宝鉴 开局捡漏天价帝王绿,冰山总裁为我倾倒 捡漏:从邂逅美女鉴定师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