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儿思索片刻,点头道:“我……我怕忘记爹爹和娘亲。”道人笑问:“你是怕自己失了良知,失了本我,因此才会不安,才会害怕,对吗?”小人儿怔了怔,好像……确是这样,于是她点点头。之后道人没有再说话,若有所思的打量起这个孩子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孩子……天庭饱满,善思;地阁方圆,律己;眉若弯刀,正气;目若朗星,慧根;视久不脱,恒心;遇变不眊,大器!道人的眼睛越来越亮,良久过后,道人再次开口:“你……可愿修道?”小孩儿愣了愣,问道:“爷爷,何为道?何为修道?”道人笑道:“呵,这问题可把我难住了,我回答不了。”回答不了么……不是不知道,而是无法回答……小人儿低头沉思。修道?两世为人,第一次遇到这种选择。可是不知为什么,许是好奇,许是神秘,也许是命中注定,冥冥中有所指引,小人儿最终抬起头来,眸中晶亮,脆声道:“我愿一试。”听到回答,道人悦然一笑,说道:“那我便收你为徒,可好?”小人儿即刻拜倒,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算是拜师。道人笑道:“你一直叫我王爷爷,还不知我的名号吧,今日我便说给你听。我本名王中孚,出家后改名叫做王喆,道号重阳子。”王喆,重阳子……王重阳?!王掌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让小人儿仿若身遭雷劈……她觉得她已经不能思考了,这信息简直就是五雷轰顶!“王重阳,王重阳,全真教的王重阳,王爷爷竟然是王重阳……”大脑像死机了一般只回荡着这句话。虽然她很早以前就知道这个时代叫宋朝,也知道这地方是全真教,可万万料想不到,眼前这个教自己读书识字,照料自己生活起居,抚养自己四年的人竟然是全真教的开山鼻祖,一代宗师王重阳!还能再巧合一点吗?还能再奇幻一点吗?小人儿慢慢梳理着信息,那如此说来,那七个和她打成一片的叔叔伯伯姑姑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全真七子?!开什么宇宙玩笑!宋代,王重阳,全真教,全真七子……这些……怎么会和上一世那个时空的历史完全相同?平行世界,按理说应该有所不同才对啊……根据广义相对论,人不可能穿越回到自己所在时空的过去。但是偶然进入到与原来时空有极大相似性的平行世界倒有几分可能。小人儿默默想着,也许这个时空还是有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只是自己没发现罢了,不可能与上一世毫无差别。王重阳的话又逐渐拉回了她游离天际的思绪,只听他继续说道:“……四年前我救你性命之时,你父母已经过世,终南村的其他村民也一夜之间都逃干净了,因而我不知你的名姓。我虽救你性命,但也不好妄自为你取名。”这件事不光王重阳不知道,其实连小孩儿自己也从来不知,村里的女孩儿一般都没什么名字,一般是等到爹娘又生了其他孩子,为了区别开,才会起个简单的名儿,通常刚出生的女孩儿爹娘不会立刻就取名。小人儿只记得自己小时候爹娘都是“儿,闺女,丫头”的叫着,没给自己取过名,所以她本来就没名字,再加上她在父母身边也只待了一年,其间身体和大脑都那么虚弱,探查信息很吃力,爹娘之间也只是“哥儿,妹儿”相称,因此她不仅自己没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生母姓什么叫什么。想到此处,小人儿就有些伤感。只听王重阳继续道:“但,现在我已是你的师父,便有资格为你取名。”小人儿再次拜倒,脆声道:“请师父赐名。”王重阳沉吟许久,缓缓道:“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本来姓氏已丢,那便随为师姓吧。天地万物,道本为一。为师望你一心修道,求仁得仁,修道得道,我赐你名讳,便叫……王道一。”“谢师父!”第6章 滴水成渊全真教由王重阳创立,即是修道之所,亦为武学胜地,讲求以武问道,以道助武,道武并济。王道一头一天拜师,第二日清晨便开始了修习。学习地点就在后山之中,王重阳道:“我以前虽有七个弟子,但他们的武功都不是我教的,你还有一位俗家师叔,性子活泼,常年游荡江湖,很少回来,他的功夫倒是我亲授的。总算你我有缘,我就先传你一些呼吸、坐下、行路、睡觉的法子。”王道一大奇,心想:“呼吸、坐下、行路、睡觉我早就会了,何必再学?”她暗自疑惑,口中却是不说。王重阳道:“你就先在那块石头上坐下吧。”他随手指了一块平整的磐石。王道一依言坐下,王重阳道:“这样坐法,何必我再教你?我有四句话,你要牢牢记住: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王道一默念了几遍,记在心中,但这道家箴言玄妙,并不知是什么意思。王重阳又道:“坐下时,盘住双腿,手放于膝,掌心向天,必须脑中空明澄澈,没一丝思虑。然后鼻息绵绵,魂不内荡,神不外游。”当下传授了呼吸运气之法,静坐敛虑之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