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精女人 > 第229章 浮云流逝

第229章 浮云流逝(1 / 1)

柳青青坐在炕沿上无声痛哭着…… 一个三十岁的超大姑娘,每个月的工资养活康淑君和自己都费劲。拿什么再养活嘴馋贪吃,人嘛不懂的小野种? 华子:“大妞姐,先别哭了。到我家去,我有话跟你说。” 大妞起身看了一眼站在门边的蔡香萍,跟着华子走了。 康淑君看着蔡香萍:“他们干什么去了?” 蔡香萍:“不好说啊。八成是给你想办法去了呗。老康,你说你,咋不让大妞和华子早点结婚啊。” 康淑君:“华子一直有米雪晴啊。那次她回来跟大妞说了,让她嫁给华子。可是华子跟前女人太多了,大妞怕和华子过不长,一直前怕狼后怕虎。我要是不退出生产队就好了。都是孙信义那个王八蛋把我给害了……” 蔡香萍:“咱们看人真不行。还得年轻人,有文化要脸面看人准。不过我觉得大妞的担心有点多余。我家丽茹回来说,他在城里也不跟女的胡来。拿她和二妞就当妹子。在城里办完事儿就回蘑菇崴子屯儿。满自由在他的办公室给他安的床他都没睡过。” 康淑君:“大妞心里担心的是怕她自己也像我一样,这么多年就相中孙信义了。结果被他坑了一回又一回,现在又弄个甩不掉的野种……” 蔡香萍:“孙家人谁没坑过?我要不是因为他们,能当那么多年坏分子?能治得了他们的就一个人。” 康淑君:“华子帮我要过几回钱。钱到手,我又拿姓孙的当好人。我就是属猪的,记吃不记打。” 蔡香萍:“等大妞回来吧。华子准有法子治他!” 柳青青跟着华子来到他的五间房。 坐在东屋炕沿上,柳青青又哭了:“华子,你说我家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华子:“姐,有句话我已经憋了一年多了。” 柳青青:“我知道你要说什么。米雪晴上次回来就跟我说明白了。我喜欢你,但信不过你。别说别人,我自己家就有个小二妞,有个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的妈。我真的想不出来自己会怎么面对这一切。就算真是一群猪,也没有这么搅和到一起的呀。” 华子:“二妞的事儿,我已经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时间久了,我已经当他是自己的亲妹妹。你妈跟我,也不过是想让我俩能结婚。她心里只装着一个人,只是这个人一次又一次坑她。不解决三妞的事儿,你心里的疙瘩解不开。你就说,我怎么做你能给我当媳妇儿?” 柳青青不哭了:“华子,其实我很怀念大家都在生产队那时候。我跟你学当大夫,你带着小二妞读小人书,认药材。可是在蘑菇崴子屯儿滚了几滚,小姑娘变成大姑娘,赤脚医生变成正式医生,流氓坏分子变成了全县的大能人,过去的日子再也找不回来了。” 华子:“姐,等我找到机会,一定在蘑菇崴子屯儿,就在这院子这房子开一家自己的诊所。咱们还一起采药,一起治病。” 柳青青:“要是真有那日子就太好了。要真有那一天,我就像二妞一样停薪留职,回来和你一起开诊所。就是我妈……” 华子:“其实仔细想想,你妈也没什么错。很令人佩服。” “你胡扯!” 华子:“你想,少男少女,谁心里没有自己的心上人?她爱上一个蘑菇崴子屯儿最有出息的人,这不奇怪呀。可是这个最有出息的却是个感情骗子,一次次坑她一次次骗她,她就是一往情深,无怨无悔。这不值得佩服?她比蔡香萍可交。蔡香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孩子,甚至坑害自己的孩子。可是你想想,她为了你能当上赤脚医生,为了能让你嫁给她认为最理想的男人做了多少?舐犊情深,虎毒不食子。” 柳青青:“那你说这个三妞,别的不像她。可这又馋又懒,不知道磕碜实在跟康家人一点都没差样儿。一个月的生活费,一天就吃得精光,撑得躺在炕上哼哼。” 华子:“以前没地方说理去。现在好了,让你妈去法院告他!让法院判他按月供给抚养费,一直到十八周岁!” 柳青青:“可是你说的亲子鉴定,实在做不起呀。” “哼哼,他已经被我抓住狐狸尾巴了!只要你妈肯去法庭告他,我就有根据逼他承认三妞是他的种!” 华子和柳大妞在忙活着替康淑君和孙信义打官司。 蘑菇崴子屯儿不知谁传出来的,说田淑云的孩子是她跟华子借的种! 田淑云听得惶惑不安。她的确跟华子借过种,而且坚持了两三年。可是最后全面检查才知道是自己的毛病。这个孩子确实是自己和丈夫岳友国的。可是她没法解释,没法为自己一家三口洗白。 为了这个孩子,她付出的实在太多。不但要带着家带着生产队摸爬滚打,还得应对丈夫岳友国的妒火。别的女人赚了钱可以买衣服,可以改善自家的生活。可是她的收入,都变成了医药费! 借种这种事,最早知情的是米雪晴,是她自己猜出来的。不过米雪晴远在北京,根本不会传播这种无聊的谣言。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有就是康淑君和蔡香萍。华子从打康淑君上吊之后就去了县城,没在蘑菇崴子屯儿。康淑君现在自己都没活路,哪来心思传闲话? 那只有蔡香萍了。 田淑云在康淑君家堵住蔡香萍,挥手就给她一个嘴巴! “田大裤裆,你干啥打我?”蔡香萍给打懵了。 “交不透的骚货!谁说我儿子是借华子的种?”田淑云怒骂道。 蔡香萍:“你放屁。当时开玩笑的话能当真么?那时还没分队呐,都四五年了,要借种不早就生啦?再说大妞和华子这两年给你配药治病,谁不知道啊?” 田淑云哭了:“对不起姐姐。你说这是哪个烂舌头根子的,说我儿子是跟华子借的种。老岳一早晨上地,听见赵老妖她们喳喳,回来饭都没吃。咱们仨是一起走过来的,借种的事儿是有。当时就咱们三个知道。” 蔡香萍:“是。咱们三个知道,当时醉在大炕上还一起睡一宿呢。这都四年多了呀,谁还提那事儿?老康这两天打官司,哪有那闲工夫嚼舌头根子呀?” 康淑君:“都是搞破鞋造的孽。我要没这个野种,大妞是不早就和华子结婚了。我们知道你儿子就是你和老岳的,可是对外人,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蔡香萍:“等华子回来,查清楚。谁造谣就整死他!” 田淑云:“有人故意造谣,能让你查出来?万一查不出来那不是越抹越黑呀。孩子小还能忍着,万一孩子大了可咋整。再说华子好心好意给咱治好了病,不能拖累他呀。人那孩子还没结婚呐。这事儿华子回来不能说,让他专心帮老康打官司吧。” 华子请了律师,接连三次开庭,孙信义彻底败阵!按法院的判决,孙信义每个月要给三妞十块钱抚养费包括学费。 孙信义要一次交给康淑君三年的,三百六十块钱。 康淑君激动不已,就要签字接受。被华子拦下了,最多只能暂时接受两年的。 柳青青:“他一直给到十八岁才好呢。省着年年为这点事纠缠堵心。” 康淑君:“以前一年才给五十块钱呐。” 华子:“以前五十块钱一年都花不了。现在呢?半年都不够!孩子年年长,物价年年涨,再往下过,兴许十块钱连双鞋都买不来。两年后三妞就十一二了,像现在这么嘴馋好吃,你十块钱能养得起?先回家,两年后还得来法院!” 站在对面的孙信义一听这话,像遭了雷击一样! 大队的账目不知会怎么处理,这边又增添这么大个累赘。他心里把华子的祖宗骂了一万八千遍!可是法律面前,他只能是个应声虫。 华子把康淑君、柳青青打发回去,又和满自由在他们的议价粮店收拾了七八天库房。很快就要秋收了,粮食山货一旦上市,他们这片商店的试运营就宣告结束,要投入正式运营。 当他回到蘑菇崴子屯儿,第一个炸雷消息就是田淑云家搬走了。 据蔡香萍说,前一天晚上还在生产队的大炕上和李清华、蔡香萍等人逗她的儿子开心。可是,第二天一早,她家已经大门紧锁,人和东西都不见了。 华子来到岳友国家大门口,院子里寂静无声。岳友国种的红花正在旺长,黄瓜茄子硕果累累。再看房子,门窗紧闭,绝对不会有人。 华子再一回头,只见大门垛子上放着两个黑不溜秋,已经抽瘪的土豆。不明就里的人都得以为是谁无意扔的,可是华子断定,那一定是田淑云有意放上去的。 她是被借种的谣言给逼走的! 雨季已经过去,云的空隙越来越大,露出一片片蓝天。 华子坐在田淑云家大门前的村道上,默默地看着天上。天上的浮云,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变幻莫测。它们轻盈地漂浮在蔚蓝的天空中,宛如一群自由自在的精灵,随风起舞,时而聚拢,时而散开。 片片浮云,形状各异,有的像羽毛般轻柔,有的像山峰般峻峭,有的像棉花般蓬松。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仙女们的衣裳。随着风的吹拂,这些浮云不断地变换着姿态。有时它们像一群洁白的羊群,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有时又像海浪般翻滚,汹涌澎湃,充满力量。 在这片天空的舞台上,浮云是最自由的舞者。它们不受任何束缚,随心所欲地展现着自己的美丽。它们的存在,给这片天空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生机。 没有田淑云,就不可能留下这个残余的生产队。没有她的努力和付出,这个娘们儿生产队就不会一路风风雨雨,发展到今天。 她为了孩子,苦苦奋争了十几年。现在终于功德圆满了,可是功德圆满后蘑菇崴子屯儿却容不下她了。 太阳偏西,屁股底下潮气上升,他才站起身往东岗子走。路过柳子富大院的时候,只见老队部开着窗户,里面人影晃动。 他迈步拐了进去。 田淑云搬走,难过的不仅仅是华子自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柳子富的大炕上坐着李清华、蔡香萍张梁子康立梅梁老小儿等一帮男男女女。 李清华:“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当这个队长。人家干得好好的……” 华子:“跟当不当队长没关系。她是太在意自己的孩子了。现在孩子小还没事儿,将来孩子大了,在听说什么借种野爹,能抬头见人么?” 蔡香萍:“她刚听说那几天还赖我传出去的。可是我知道华子是怎么给她治病的,人家那孩子就是亲爹亲妈的。咱又没啥冤仇为啥给人造谣啊?” 梁老小儿:“要不就是孙家那些王八犊子。” 华子:“孙家人自己都趿拉膀子了。自己家就野种难缠,还能造这个谣?” 张梁子:“那就是吃屎康三懒子!” 华子:“也不可能。康荣虽然不咋地,田淑云没得罪他。再说什么借种治病,他都不知道。造谣的这个人,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 李清华:“我知道是谁了!我他妈……” 华子:“算啦!没凭没据靠瞎猜,说不出理去。有些人不自个把路走绝了,谁也拉不回来。” 集体耕作相比于单干的个体户,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形成规模。 柳子富每年冬季都把收集起来的粪肥赶着大马车,送到地头,春季发酵后施到地里。 蘑菇崴子屯儿现在能出售的不过是苞米面儿和小米,最好的也不过是黍子碾成的黄黏米。这再好它也是粗粮。从打包产到户,能吃得饱的人越来越多,对粗粮的需求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狂热。 利用东方红七十五,华子年年在西北山根拓展土地,现在已经扩展到二十公顷。准备种小麦,麦收之后种大白菜。大白菜不但可以腌渍酸菜,也可以请金贞顺指导制作朝鲜辣白菜。总之,什么赚钱种什么。 除了留足种植谷物的坡地,华子和田淑云李清华柳子富李清华已经商量好了。那些贫瘠的,坡度太陡的坡地都根据不同的习性种上值钱的玩意儿。尤其是陡坡地,大面积人工栽植楤木。全东北最名贵的山野菜之一刺老芽,就是楤木的嫩芽。其次坡陡面积大的就是食用桔梗,在朝鲜族泡菜里面桔梗是最受欢迎,最值钱的。背风向阳,比较平缓一点的还要种植五倍子、芦笋等中药材。 可是现在田淑云搬家走了,生产队一下子失去了灵魂!喜欢山精女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山精女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好事发生[先婚后爱] 第三视角[破镜重圆] 匠心小财女 墨镜一戴我无敌,别人算命我解谜 侯门逃妾 闲鱼也能领到王炸剧本 没事请别惹逆天小师妹,她嘴很损 家属院来了个资本家小姐,京少天天哄 铠甲:我只能召唤捕将 带崽假死后,我成了前夫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