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子来到县城才知道满自由和二妞遇上麻烦了。 半个月过去,满自由和柳二妞先后跑了十几次卫生局、医药管理局(很快要改成药材公司)。各个部门的文件条据十几个公章都盖全了,却卡在原来药材库的会计那里了。 这个会计二妞不认识,宗佰威更不熟悉。她是新库管李群利上任后调过来的。现在李群利进了监狱,她成了大拿了。 这个女人姓潘,和那个时代多数念过几天书女人一样,名字很多。不是太熟悉的谁也叫不准她的正式姓名。 这个女人跟李群利什么关系,是个人就能想明白。可是她手里掌握哪些东西谁都不清楚。 大库正在清理存货、设备、以及面积房产,暂时不能提供准确数据。因此也不能确定准确的交易价格,也就没法确定预定金的数额。 药材库除了柳依依的三产豆芽坊,经常是空无一人,哪里有人清点货物设备?这娘们就是存心勒大脖子! 柳二妞:“要不咱们就去请国姐出面说句话……” 华子和满自由同时摇头。 满自由:“要是可以找她,咱们何必分这么多事。” 华子:“国咏梅刚刚当上县一把手,不能给她添麻烦。再说这个姓潘的敢明目张胆这么干,必然有一定背景。” 满自由:“哎,华子。要不咱们再使一回美男计,你去跟她套套近乎。” 华子:“别扯犊子!这种娘们儿缺美男么?药材库黄了,她就是想大捞一把,然后寻找下家。” 满自由:“那完。咱们这点钱根本喂不饱她。” 华子:“取胜之道,知己知彼,攻敌必救!老满,你去找唐姐,让她动用人脉查查这个潘金莲的后代。二妞,你去找找你当时留在大库的姐妹,查查她在大库什么样儿。” 满自由:“你还要回蘑菇崴子屯儿?” 华子:“大库定不下来,我哪都不去。我去笸箩店、城南城北转转。” 满自由:“户长说了,不准在打架啦。” 华子:“流氓手段,非得打架么?你俩赶紧去查,把这娘们儿给我查个底儿掉。我就不信这种黑猫没他妈的毛病!” 华子转了两天就回到豆芽坊了。满自由没回音,二妞先回来了。 这个潘会计在药材管理局的名字叫潘文霞!原来就是青松岭医院的的那个潘会计!原来是在城东门那一带开小卖店的老板娘。认识李群利以后,她的男人就跟她离婚把她赶出来了。 这娘们儿先是跟着李大耙子在青松岭医院,跟着他混了个会计。李大耙子当年被王书记从医院清理出去,她也跟着滚出了青松岭。 李群利进大库当了会计,她又跟这个大耙子勾搭到一起了。 两个人在药材库勾勾搭搭,尽人皆知。有一天竟然被李群利的老婆、小舅子等娘家人堵在办公室的床上,把两个人一顿暴揍! 李群利的老婆把他告上法庭,然后也离婚了。此后不到一年,潘文霞在家不知怎么活动的,啥事儿没有照常上班。 李群利却被送进了监狱…… 华子:“这个娘们儿真有两下子,背后肯定还有靠山!” 二妞:“哥,既然连国书记都不能求,咱们还是不买了吧。豆芽坊也不小啊。” 华子:“不行!那些房子那些地皮放在他们手里就是废物,到咱们手里就是金山银山。眼光得放远点,到咱们三四十岁,四五十岁,德化县城会变成什么样?要照这个速度改革下去,这地方一定是寸土寸金!” 柳二妞:“那这个姓潘的女人怎么办?就算交了定金我们也没那么多钱……” 华子咬着牙:“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砸锅卖铁,我也得吞下这个药材库!” 满自由下午才来到豆芽坊,这小子在唐竹青的店里枯坐了三天,快憋疯了。 “老娘们儿办事儿就是他妈没准儿,把我留在店里她没影儿了。吃完中午饭才回来。她们那个沈团长说的,姓潘那娘们儿跟省里拉上关系了。最近搭个上一个姓陆的小白脸儿,准备调进医院。正愁没钱进省城打点呢。” 华子:“姓潘的住家在哪?” 满自由:“原来住在东门里,现在搬到西门下边一个大杂院儿里住着呢。听那意思住不多久就得搬走。” 华子:“你们俩没事儿了,听我消息。” 大掌柜你听其详,打周朝列国就有我这行。孔夫子无食困陈蔡,多亏了范丹老祖把粮帮。借你们吃借你们穿,借来这米山和面山,直到如今没还完。我不论僧不论道,不论你回汉和两教,天主堂耶稣教,孔圣人的门徒我都要…… 华凌霄玩儿快板儿,那也是家学渊源,当年龙飞先生的两个挚友就是花子行出身。龙飞先生聪颖绝伦,莲花落数来宝,张口就来,精彩纷呈! 这是华子十来岁的时候在省城的闹市区跟一个老要饭的学的。老要饭的腿肿得跟西瓜一样,青紫流脓,华子当时年幼心善,偷了家里的膏药送给老叫花子。老叫花子的腿肿虽然是假的,可也觉得孩子心善投缘,教了他几段莲花落,还把一对快板儿送给了他。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侠小说里有丐帮,现实生活中行乞要饭的也是遍布大江南北各处城乡。中国有,外国也有。 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帮助弱者,救助穷人本是义举。但是当善良缺乏智慧,那就是蠢行。如果不是战乱荒年,正常的人很少去去要饭。当然不懂规矩也根本没法在“花子行”里扎堆。 我们经常看见的行乞者,百分百都是在诈骗! 他们有的假扮成各种残疾人,装出一副可怜样,诱骗我们的同情心。有的谎称自己钱包丢了,没有钱回家,欺骗那些善良的人。有一种智能型乞讨看上去绝对高大上。他们假扮成和尚或者尼姑,见到你就会亮出一个牌子,说是开光金牌,保佑你一生平安,或者说寺庙要修建,你如果赞助就会功德无量。 还有的类似强盗,弄一帮小孩子,他们在闹市区见到单独行走的女孩、老人或者情侣就会跑上去抱着他们的腿,不给钱绝不松开。小孩的背后是大人,可能是他们的父母,也可能是组织里的老大。 行乞者绝对不是一介莽夫,他们的战略计划非常细致,甚至会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策略。 华子当年救助的老要饭的比较高级,属于卖艺型的。这种乞丐会一点简单的技艺,吹笛子、拉二胡,有的会写毛笔字。最常见的就是打着竹板唱莲花落或数来宝的。按一定套路现编现唱。编好的吉利话,不给钱就赖着不走,故意影响店铺生意,逼迫老板给钱。 常见的要饭的,有的一个人,有的两个人结伴。其实这些乞丐的后面大多都有人监视,监视的人躲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双眼睛会监视乞丐的一举一动。 华子现在就是这样的监视者。 德化县西门里的主街街口突然多了几个打着竹板儿要饭的。 五六个要饭的,街口路边来回窜,边打竹板边唱词儿。虽然几个要饭的说的辙韵内容不尽相同,但主人公都是一个,药材库会计潘文霞。 早晨八点多就开唱,街道胡同,老百姓倍感新奇。扔下三毛五毛能听一大段…… “竹板响,说点啥,就说德化县的女大拿。卖店开成了窑子铺,卷了铺盖找下茬儿,下茬是个贪污犯,吃拿卡要往上爬,一朝进了笆篱子,美了破鞋潘文霞……” 这帮要饭的唱了不到二十分钟,胡同里终于出来个女的。纤细苗条,披肩长发,一张瓜子脸像白骨精一样。 她闯出门来,怒骂几句,挥起棍子就打! 花子行可打不得。她这一打,片刻工夫涌过来七八个打竹板儿的。 “老破鞋,要打架,花子打架全不怕。要打架,咱们出街东,在这儿打架怕欺生。要打架,咱往北,一对一个你白给!要打架,咱奔正南,是数来宝的万万千,越聚傻子人越多,拆了你这个破鞋窝……” 潘文霞不知是被骂的还是被吓的,慌慌张张退回去,关上了街门。 “稀里里,我这哗啦啦,这个潘文霞她把门插。夜间插门怕失盗,这白天插门要干啥?竹板儿打,细留神,被窝里面藏着人……” 潘文霞被骂得在家里是待不住了。当天夜里就悄悄进了药材库大院,把自己关在了办公室里。 可是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出来她就被门外的竹板儿声吵醒了。 这会这些要饭的不骂她搞破鞋了,专门骂她走后门儿上位,伙同李群利贪污…… 她听得心惊胆颤,实在坐不住,从抽屉里拿出几百块钱。破财免灾,花钱堵住这些要饭的嘴。 她拿着钱来到大门跟前:“我也不骂你们,也不问你们,给你们钱走人行了吧?” 花子群对面的街口走过来两男一女。 女的和那个中等个男人她见过,是前几天拿着各种手续来买药材库的。那个女的原来也是药材库的职工,叫柳依依。 潘文霞冷笑问道:“柳依依,这些打竹板儿的,是你弄出来的。” 中间那个大个子年轻人一笑:“呵呵,她没这本事。这些都是我的花子行兄弟,您要是嫌不够热闹,一会儿我在请几十个来,保证唱遍德化县城大街小巷。” 潘文霞一见是华凌霄,心里一哆嗦:“华大夫,我没得罪你呀。” 华子:“我也不想得罪你。不过我不这么办,实在找不到你。兄弟是急着给您送钱呐。” 潘文霞:“我已经跟他俩说了,药材库要清库盘点。” 华子:“那好啊。我找你七天都没见大库有人,我们这些兄弟能帮忙。中午给个贴饼子就行。兄弟们,打竹板儿迈大步,前面就是药材库……” 竹板儿声又乱七八糟响起来:“药材库盖的高,不见药材见骚猫;药材库盖得好,一头大一头小,装上死人跑不了。药材库有美人儿,逼着好人走后门儿……” 潘文霞:“你们就是流氓啊。” 华子:“呵呵,你这话算说对了。我华凌霄到德化第一天就在车站遇上这帮要饭的。不过我最熟悉的还是医院、药材库和那些中药材。你潘会计有这么大的胃口?”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潘文霞无奈,将三个人请了进去。 定钱都交了,华子转来转去也没凑上三千块钱。他坐着柳二妞的松花江微型回到蘑菇崴子屯儿,准备把自己的房子、柳子富的大院、老解放、东方红七十五,乃至加工厂的所有设备都核算在一起,孤注一掷,抵押贷款! 他们到家门口下车,只见院子里,张丽秋、徐香萍和康淑君正在整理刚才回来的野菜。曲惠勤提着菜筐站在一边看着。 两个人下车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们的野菜品类。 康淑君刚要把一把碗儿芹扎起来,二妞说道:“等等!”说着她打开那匝山野菜,拿出一棵来“妈,这棵不是碗儿芹,这是黑瞎子芹也叫大叶芹幌子。混里去能毒死人!” 康淑君:“妈呀,那么邪乎啊?我也没仔细看呐。” 二妞:“这要卖出去吃中毒,人家讹不死你!” 华子看了看张丽秋篓子里的一点黄瓜香和柳蒿芽:“认识多少了?” 蔡香萍:“不愿意干啦,嫌翻山越岭辛苦,怕风吹日晒弄黑了。能认识七八样就不错了。” 华子看了看二妞:“日子不一样,人就变得不一样了。二妞,你看看她们那堆米口袋。” 二妞走过去,拔拉来拔拉去,分成了三堆。然后说道:“前边这堆阴干了可以做药材,中间这堆根儿还能将就拌凉菜吃。后边那些拿去喂黑犍子吧。” 张丽秋:“姐,这是为啥呀?” 柳二妞:“你这些东西攒了三四天了吧?而且都是一片地方的。做药材的那堆刚刚开花,是有名的紫花地丁。中间这堆花穗子有干巴的,药劲儿已经散了。剩下那些又新鲜又大可是已经窜莛子了。药性没了,人也吃不了。” 华子:“张丽秋,你现在该知道柳依依为什么能当经理能挣高工资了吧。就是棒槌沟药材市场请她去做鉴定,一天也得给两百块!再说你三姐,满街卖豆芽的,她看一看、闻一闻就能辨认出哪家是咱依依豆芽坊的!能说出他们的毛病出在哪里!你光看见她们赚钱穿好衣服,怎么没看见她们吃的苦啊?二妞漫山遍野采药采野菜的时候只有十三毛岁。那个时候谁能陪她,谁能教她,谁能光明正大的帮她拿出去卖钱?十八岁,再耽误两年你要啥都学不会,那一切都是别人的了。” 张丽秋低下头不吱声。 曲惠勤走过来问:“华子,为啥山野菜不让我上地摊儿啊?” 华子:“山野菜那么值钱,那么好吃,为啥没发展成农家蔬菜?因为它说道太多。第一就是辨认。柳蒿芽好吃,错一点就是白蒿水蒿,就没法吃。所以收购上来的山野菜蘑菇必须经过两个半人的分辨,这两个半人,我、柳二妞和李彩霞。张丽茹学了大半年了还是认不准。你能认准多少?” 曲惠勤:“家常的苣荬菜、婆婆丁、小根蒜啥的认识一些。山里的蹊跷玩意儿就认识几样。” 华子:“别人卖了出事儿咱不管,蘑菇崴子屯儿人卖出事儿能不管么?第二是去毒,多数山野菜都有毒性,去毒是个技术活儿。比如咱们现在看见的黄花菜,必须水焯去毒!可是焯水的时间、温度,添加什么都很难掌握。我们在店里卖的山野菜都是去毒后再上架。如果他买回去去毒方法不对,或者直接吃了,一旦中毒,不管死活,人家找不找你?二妞当初是为了采药换小人书,一点点练出来的。” 康淑君叹了口气。 华子也没看她:“第三,很多山野菜都是药食同源。别人过季了就停手了,我们不同,可以泡制成药材卖到药材公司去。也可以制成干菜、泡菜、咸菜。再说这玩意儿来的费劲,本钱就贵。一天卖不出去,第二天就掉秤或者腐烂,一个蔬菜摊儿能赔得起?” 曲惠勤:“我的天妈呀。在家我还跟曲惠贤商量,她上山采点刺嫩芽啥的,我去蹲市场。” 华子:“你回去跟他们说,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农家市场,咱们的条件最好。就算是刺嫩芽,我和城里那三个美女也没少费心思。你还是安心种蔬菜吧。” 曲惠勤点点头走了。 蔡香萍才从库房里走出来:“呸!看人家拉屎屁眼子刺挠。臭不要脸。”喜欢山精女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山精女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