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精女人 > 第205章 觅食药方

第205章 觅食药方(1 / 1)

华龙飞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鬼子汉奸之间,依托赤十字会和御制药坊广捞大洋!这些大洋他不敢放在宽城,也不敢放在马帮窝棚周围的山里。风云诡谲的满蒙大地,已经没有一块可以信赖的净土。他和江翩儿几次换地方,最后翻过一条诡异的山沟,攀上一道绝壁,在一片浩渺无边的森林里找到一个绝佳的山洞,才把大洋藏起来。他们两个原本是被饥荒吓怕了,藏些大洋地方一旦和鬼子翻脸好给一众人吃穿度用。没想到华龙飞越攒越多,从汉奸张景惠直到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让他宰了个遍! 华龙飞也想不到,那个神秘的山精娘娘洞,主洞在半个世纪之后被他的孙子华凌霄找到,主洞炸塌,那个山洞永久封闭了…… ※※※※※※ 国咏梅到什么时候都放不下华凌霄,听说华子在医院又得罪了当官的,跟着柳青行情一起来到华子家,打听那天天在医院的情况。 对这两个人华子也没什么隐瞒的,把苏处长极力怂恿华子当院长的目的都说了。 国咏梅说:“这个苏局长我认识,叫苏沛霖。为人很和气的。” 华子:“哼哼,太和气了。没有一点骨气!” 国咏梅:“你熟悉他?” 华子:“不是太熟悉,我长大的时候他已经离开我家了。他姑姑苏麦冬是我爷爷的记名徒弟,后来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战场了,他的官儿就是靠他姑姑的烈士余荫才得以保住的。” 国咏梅:“听这话茬,他跟你们家渊源很深呐。” 华子:“他姑姑牺牲以后,他就一直在我家学医。那时候还有个人叫杜建蘅也要拜我爷爷为师……” 国咏梅:“是杜副省长?” “是啊。可是医侠司徒两门收徒极重人品,这也是我迟迟不肯带大妞姐原因。我爷爷没看好姓杜的,当时就把他赶出去了。这小子怀恨在心,隐忍十年,开始报复我爷爷。说我爷爷是汉奸,给伪满皇帝配制御制避瘟散,投降日寇。可是这一切只是传言,没有证据。姓杜的就拉拢姓苏的从我家偷走了一枚日寇时期的赤十字社徽章。就是现在的国际红十字会。” 柳青青:“国际红十字会不是汉奸呐。日本赤十字社现在口碑也非常好。” 华凌霄:“赤十字社后来的确被关东军利用了,不过那时候我爷爷已经退出了。后来这些人不懂这些,姓杜的抓住把柄当然不会放松,要揪斗我爷爷。我爷爷医侠脾气,性如烈火,在会上一口鲜血喷出来,回家当夜就死了。我奶奶殉夫以后,姓杜的一直不死心。因为他和溥仪一个毛病,天夺其后。挖空心思谋取我家的秘方,今后还得变着法儿来琢磨我。” 国咏梅:“现在拨乱反正,爷爷的冤案应该平反昭雪呀!” “没有用。白凌云被打成三种人,杜建蘅怎么纹丝不动啊?我师姑递了两回上诉材料,都石沉大海。我也不上诉,逮着机会就像我爷爷一样坑小日本和溥仪的钱一样,把他的赃款全坑出来!” 国咏梅乐了:“呵呵,你这孩子心还是改不了。不过看他这么急于拉拢你,你坑他还真容易。你认为青青现在学得怎么样?” 华凌霄:“从人品上说绝对可以称道,可是医学悟性还是差不少。司徒门医术最讲究切脉,用药讲究调和,这两样领悟的太慢。不过也不要紧,咱们毕竟都年轻。” 华子要面对这样的高干,国咏梅也帮不了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祷告上苍…… 华子没再去县城,也没去生产队。他跟柳子富说了一声,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用武侠小说里的话说,他开始闭关了。 他一会儿翻箱倒柜,翻书查阅;一会儿他在炕上,看着天棚发呆;一会又爬起来,坐在长条桌边奋笔疾书…… 柳青青来看他的时候,从前的马列主义学习室地上到处都是废纸团子,桌上炕上都堆放着书籍和剪报。一向爱干净的他好像几天没洗脸,锅里的饭菜都是凉的。 看见柳青青进来,他只抬头说了一句:“姐,帮我收拾一下。很快就写完了。”接着继续埋头写下去。 华子这种情形,柳青青只见过一次,就是当年国咏梅掉进冰河后,他写报导那次。 柳青青没有收拾地下的纸团,也没归拢那些书籍剪报。悄悄进厨房,刷锅做饭…… 直到黄昏时分,华凌霄才长啸一声,站起身。 柳青青从厨房走进来:“写完了,吃饭吧。” “吃饭!”华子抱起柳青青转了一圈又一圈,相拥着倒在地上…… 吃完了饭,柳青青才问:“华子,你关了这么多天,是不是整理医方啊?医院那些人都可佩服你了。” 华子:“治病的药方好开。再怎么复杂那也是一个患者,一个人的病。我开出的是生产队的一群人的药方。我也真是够笨的,一个简单的方子就像麻黄桂枝汤,足足憋了我三年!” 柳青青:“那你说的可不对。麻黄桂枝汤简单,张仲景当时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临床才得出来的。你的方子别人、后来人可能觉得简单,可是付出多少辛苦你自己知道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华子:“只有你理解我。生产队这伙人就是我的临床试验患者,不过我还得找个指导医师。” “国书记?” 华子摇摇头:“这种实验对我对老农民没什么,可是对当地干部就有风险了。到底是毒蘑菇还是像蘑菇谁也说不准,不能给他找麻烦。我直接去省委,如果行我们就有了政策,就像蜂毒膏的专利。如果不行,他们也不能把握一个老农民咋地!” 华子第一次自己主张开会了。 不过这次开会没有那么多人,都是他点名参加的。 田淑云、李清华、柳依依、康立梅、柳子富、老卢、蔡香萍。 华子开会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是看着长条桌上的稿子,边看边说。那稿子很厚,比领导讲话的稿子厚的很多。 “生产队大集体,再到联产承包小集体,现在变成个人单干了。我想了很长时间,三种形式都各有利弊。就个人感情而言,我还是喜欢生产队那种大集体。只要有个好领导,干啥都方便,都能干的成!其实分田到户,还离不开小集体。咱们可以想想,就说春播,机播、耲播、犁播,是仅仅夫妻两个能完成的么?还得几家联合。一家一户靠人力播种也不是不可以,可是两口子刨埯播种能种几垄地?” 华子连续翻了两页,接着说:“大集体可以实现大面积耕作,为什么不打粮,不赚钱?因为劳作分配不公平!因为管理太混乱!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可事实恰恰相反,不劳的多得,多劳的少得,甚至不得!所以人心散了。得人心者得天下,何况一个生产队?我们这个生产队虽然小,可是比过去的大集体功能还全,事业还大,收入还多!但是管理比大集体还乱。” 华子放下稿子,靠着椅子背说:“说实在话,从打联产承包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以我个人的感觉,一个人种不了地,几个人也不可能连种地带做买卖。一家一户可以把粮食种出来,但很难把毛粮变成精粮,再把粮食变成钱。我办过收购站,觉得很快乐。可是当我办起豆芽坊,买了老解放才觉得自己太笨,眼界格局都太小。” 华子又拿起稿子:“生产队大集体是由国家政策约束,所以怎么赔钱怎么穷都没人敢想散伙。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想维持一个集体,必须有共同协作的精神。共同富裕,分配合理,管理严谨,账目清楚!不然的话,还是春播干,秋收散!我们现在还没散,是因为大家还抱有一份希望。什么希望呢?多赚钱把日子过好。” 在座的都没说话。有些是没怎么听明白,有些是不知华子什么目的。 华子继续说:“一家一户,自给自足,能吃饱但很难过得好。比较来看,我更喜欢生产队,大集体。但是我不喜欢大帮哄!” 李清华:“大集体不就是大帮哄么?” 华子:“这话问得好!大集体是不是大帮哄,我也想了很久。这些日子才想明白,大集体绝不等于大帮哄。像康富当队长,不管是制度还是账目都一塌糊涂,他才叫大帮哄。像联产承包后期田淑云制定了一系列责任制,有效管理那才叫大集体。大集体为什么变成了大帮哄?是因为领导者无能且私心重,还要搞一言堂!” 李清华:“哪个当官儿的不都那味儿。” 华子:“大帮哄哄不下去了,变成了小帮哄。可是小帮哄哄了两年还是哄不下去,还是不对路。所以我一直愁眉苦脸想法子,全指望自己什么事儿都干不成,跟别人搭手,还是乱哄哄。分田到户,我们这些人又组成了生产队,实际这一年还是乱哄哄。这么大帮小帮哄下去早晚还得散伙。” 在座众人都是一惊,发出一阵惊叹。 华子又翻了两页才说:“老农民要想活得好,必须先把地种好。” 二妞嘟囔一句:“废话。” 华子:“你还别不服气。知道哥们儿为啥一口气包那么多地,还撺掇米大爷曲大爷都一起包地么?因为有些地连柳叔都种不好,比如大白菜。另外,你看看米永刚那个组,粮食没少打,变不成钱,那叫种得好么?我就不那么想,啥值钱啥好卖就种啥!” 田淑云:“咱们就是那么干的呀。豆芽子赚钱咱们就种绿豆。” 华子:“我还没说第二呢。老农民想赚钱必须学会自己做买卖!” 李彩霞:“你这买卖做的还小啊?” 华子:“我还没说第三呢。大集体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老农民必须懂得管理!” 康立梅:“那可难了。” 华子:“一点都不难。所谓管理就是制定明确的责任制,不藏私不姑息,坚决执行。尤其是你,将来给你十个八个,三十五十,三百五百人去加工厂,你能按个人头去看着?大头儿管中头儿,中头管小头儿,小头儿管工人,谁出错罚谁。工人出错罚工人,你收粮出错那就罚你!” 康立梅:“哦,要这么干就省心了。我主要看好收粮这一关。”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子:“这就是我想出的法子,生产队种好地,归田淑云柳叔清华姐负责,做买卖归张丽茹、李彩霞负责。别指望柳二妞,她干不长,别有专用。” 李彩霞:“豆芽坊现在里里外外全指望二妞啊。” 华子:“那也是暂时的,连卖豆芽子都是暂时的。咱不能都在一树上吊死,值钱好卖咱就做,哪天不值钱不好卖那就得改。二妞十一二我就带着她,后来又送进药材库锻炼好几年,这人才不能浪费。” 柳子富:“你还想让二妞摆弄药材?” 华子:“现在还不行啊。联产承包,把妇女们都困到耕地上,谁有时间采药采山野菜?所以我才下狠心买农机、买汽车,把大家双手解放出来。漫山遍野都是钱就是捡不起来,想想都憋屈。说正事儿,种粮、卖粮,下面就是变粮。就是把毛粮变成精粮,把小麦变成白面馒头!这样我们才能卖上最高价。用书上的话说就是利益最大化!” 华子看着桌上的材料:“明确责任,利益共享,单独管理,统筹协作。具体明白地说,比如豆芽坊,优惠收购本队的绿豆之后,豆芽利润除了基本建设投资,可以单独提成。同样加工厂加工收入在完成建设投资就是翻本儿,也可以实行单独核算利润提成。这样我们生产队的粮食才有可能以最好的价钱,直接卖出去。” 华子收起材料:“大家都听明白了吧?” 田淑云:“咬文嚼字儿的稀里糊涂,可是你一举例子就明白了。” 华子:“明白就行呗。” 他拿出一张名单念道:“依依豆芽坊,柳依依就是柳二妞任经理,单独核算!加工厂由康立梅担任厂长,也是单独核算。生产基地由田淑云继续担任队长,单独核算不涉及加工厂和城里的店铺。生产队形成一个简单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这三个环节虽然是一伙人的产业,但是不能混在一起,一旦混在一起神仙也看不住、掰不明白。农业投资、机械投资、场地投资由我根据三个环节的纯利润统一核算还贷返本儿。” “下面的话大家注意听好了,蘑菇崴子屯儿及周边各村的村民,粮食产品咱们都可以收,但不能像本队社员那么优惠优先。这由队长田淑云掌握。加工厂一旦运行,可以接收任何人的加工项目,只要给钱。质量价格由厂长康立梅掌握。依依豆芽坊可以经营蘑菇崴子屯儿豆芽以外的任何盈利项目,只要合理合法咱们就可以经营创收!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以任何形式退出生产队。但加入生产队必须由我华凌霄、田淑云、康立梅、柳依依都同意才能立账加入。” 田淑云:“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和立梅、二妞各管一摊儿,谁也不干涉谁?” “是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是一个生产队整体的三个部分。缺一不可!缺哪个环节都都活不了。” 蔡香萍:“按你说的,想退出去说一声就行。想进来那可太难了。” 华子:“就这么个生产队,出来进去的。没个规矩,一直乱糟糟。我累,大家也都累。就像今年分红的工单,柳依依那边怎么算田淑云不清楚,但是还得管、还得统筹核算。康立梅那边用多少人多少工,还得临时找田淑云安排。能不乱么?三位回去尽快明确责任,设立账目。” 李清华:“华子,看你这意思,写那么多,还得向上级申请啊?” 华子:“你们不记得孙信仁卖粮的事儿了?家家粮食堆积如山,国家让卖么?豆芽坊得借柳依依的三产指标,还只允许经营豆芽,绝不让卖绿豆。这合理么?倒卖服装可以,农家的猪肉不让卖,这合理么?农民必须向国家要政策。不然的话我们会守着粮食堆穷死!” 华子缓了一口气:“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有觅食之道。只要大家能放开手,哥们儿还得琢磨新的赚钱门路。这一年,我都忘了家是啥模样了。大家听明白了都回去琢磨琢磨。同意的跟着干,不同意的跟淑云姐说一声就可以退了。”喜欢山精女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山精女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为了拯救天使,我不断自爆! 全民:转职按摩师,清冷校花求加钟 乱世,在尘埃中崛起 全球公敌!我靠多子多福无敌了 不是骗我试药?我死了你悔什么 军婚:搬空渣夫全家,我改嫁军少 排球少年:就做万人迷 哪吒命苦?我这个姐姐给他当靠山 杀旗之特种兵1938 假心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