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地中跟其他士兵一起劳作的王凌很快迎来了机会——由于汉军在天水发现了铜铁矿和煤矿,所以开始在他们这些俘虏当中招募工人,并且许诺会给工人更好的待遇,还会缩短这些工人的考察时间,于是他毫不犹豫报名参加铜铁矿的矿工,当时他的想法非常朴素,若是汉军不肯接纳他,那么他挖出来的矿石也迟早会熔炼成武器,砍进某个魏国人的胸膛,或是还是某个魏国官员的脑袋。
至于汉军许诺的一日三餐、盐和糖反倒没有那么吸引他,或者说他并不相信这样的许诺——在魏军的序列的时候,也经常有上官许诺各种奖励,但最后没有多少落到实处的。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汉军不但每日三餐有保证,还会在饭里混上一些野菜和盐,饭也是粟米或者某些不知名的粮食,虽然味道一般但是可以吃饱,不存在用米汤和糠充当饭食的情况。甚至某些时候还会混一些有肉味的汤(由于挖矿是重体力活,汉军为了保证效率还是从打来的猎物当中挤出一点来做肉汤,当然俘虏就不要想吃肉了)。
更重要的是,汉军真的兑现了努力工作就发盐和糖作为奖励的承诺,而且不是粗制的盐巴,是精细的青盐(实际上是阳群那边制盐过程中的副产品,重结晶制盐效率终究太低,所以当地制盐的汉军很快学会了多次过滤并用草木灰去除杂质后直接把高浓度盐水蒸干出盐的方法,这样制出来的盐虽然仍有一些杂质,但也能够接受,毕竟作为现代人的鲁斌追求的安全无污染少杂质的看法对于三国时期的人们而言太过奢侈)。
至于一个月发一次的奖励最尽职的工人的白糖,王凌拿到手的第一时间就有赵家的家仆上门收购,对此汉军也毫不干涉,只要求不得强买强卖,王凌尝过一次砂糖后就舍不得再吃了,而是把它们换成了粮食,这些粮食被允许作为他的私人财产存放在他自己的房间中,用于补充重活之后的消耗。
据他所知矿上其他拿到糖和盐作为奖励的魏军士兵也差不多,很显然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还不少——比如现在这个跟他一起搭伙的士兵,对方是来自右扶风的郡兵,虽然干活没他这么拼命,不过每次也都按量完成工作,所以每次都能拿到盐。听到对方的疑问,王凌随口解释:
“汉军既然兑现承诺,我们也得抓紧时间,没准这一任管事讲事理,下一任管事就不那么好说话了,等干满一年,我得再找汉军试试能不能当兵,我也不怎么会种地,要是能当兵,没准还能打到宛城去,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找回我家婆娘。”
王凌的话让对方陷入了沉默,显然他的同伴也想起了自己家人的情况,见对方如此,王凌算了算今日的工作量也也经完成,便换了个话题:
“不说这个了,你知道之前长安那里天降神罚的事情么?”
由于曹?焙臀汗?僭毕铝朔饪诹睿?制疵?际?笔痹诔〉娜舜?ツ堑腊坠獾男畔ⅲ??猿ぐ惨酝獾娜瞬⒉磺宄?比辗⑸?耸裁矗?ぐ驳厍?幸徊糠秩酥?捞焐辖迪乱坏腊坠猓?⑶以斐闪艘欢ǔ潭鹊幕炻遥??歉?晗傅男畔⒕兔挥辛耍?劣诠刂腥?ǎ?蟛糠秩嗣巧踔敛恢?勒饧?虑椋?恢?莱?⒂旨诱髁肆甘澈退坝美炊愿妒窆?捶傅脑艟?
所以王凌的郡兵同伴并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张合领军期间更是严令禁止军中谈论之前长安城外的白光,违者军法从事。被俘后大家也最多聊一聊自己的家人和过去的见闻,默契不提这件事情,不过随着在汉军这边挖矿挖久了,当年张合的约束也被王凌丢到九霄云外。喜欢沙雕网友援北伐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