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军陆续回归,张新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伤员医治、残疾士卒安置、战死士卒骨殖的安葬、抚恤、赏钱...... 张新忙得昏天黑地。 在他回来的第二天,就有平原周边县城的大族写信过来,祝贺他得胜凯旋。 大族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要试探一下他的口风。 张新直接已读不回,带着张桓不断在军营里溜达,让儿子在将士们的面前狠狠地刷了波脸。 又过几日,其余郡县的大族纷纷联名上疏祝贺,一些州吏在议事之时,也不断旁敲侧击,打探着他的态度。 张新依旧已读不回。 渐渐地,吏员们的办事效率慢了下来。 “今日怎么只统计了这点?” 张新将文书放了下来,看向面前负责此事的国渊。 “牧伯。” 国渊犹豫了一下,拱手道:“先前各家受袁绍蒙蔽,犯了些错,牧伯对此久未表态......” “吏员们心中皆因此惴惴不安,无心做事。” 张新闻言冷哼一声。 “他们这是联合起来,向我施压啊?” “他们不敢施压,只是......” 国渊忙道:“牧伯欲要如何处置,还请给个准信,就这么吊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 “行吧。” 张新见火候差不多了,开口问道:“依子尼之见,此事我该如何处理?” 听闻张新松口,国渊心中长舒一口气。 “臣以为,此事不可大肆株连,然亦不可姑息。” 国渊躬身道:“只诛首恶,宽宥余众即可。” “只诛首恶,宽宥余众?” 张新呵呵一笑,“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他们的意思?” “这......” 国渊顿了一下,实话实说,“各家皆愿交出首恶,任由牧伯处置。” 张新闻言,心中冷笑。 显然,各家的心里都清楚,这次如果不死人的话,事儿是过不去的。 但怎么死,谁死,那就有讲究了。 交出真正的首恶,那是首恶。 交个替死鬼出来,那也是首恶。 真正能做决定的,都是各家的族长,族老之类的人。 张新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们不可能乖乖的把族长什么的交出来。 估摸着,最后也就是送一批旁支过来给他杀。 只要杀完这些人,他们就算表了忠心,张新在面子上也过得去。 如此一来,此事就此揭过。 张新继续仰仗他们处理青州事务,而他们,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自古以来,世家大族皆是如此。 不过,张新目前确实还需要借用他们的力量,略微思索了一番,对国渊说道:“明日你让他们都来州府吧。” “诺。” 国渊行礼告退。 次日,百官来到州府正堂,发现堂中放着十几个箱子,心中不由疑惑。 管见的水军在前两日已经回来,袁绍的家眷以及青州大族与其交通的书信,自然也一并送了过来。 张新坐在主位上,等人都到齐之后,站起身来。 “诸位臣工。” 张新走到箱子旁,环顾四周,面带笑意。 “我攻下南皮,在袁绍的府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张新敲了敲箱子,“据袁绍府中的家仆所说,这里面都是尔等趁我不在之时,与其交通的书信。” 百官闻言面色大变。 一些胆子小的,瞬间就觉得自己双腿的骨头被抽走了,顿时战战兢兢。 “不过......” 张新拉了一个长音,“我倒是觉得,此事怪不得尔等。” 嗯? 有转机? 百官竖起耳朵。 “要怪,就怪那董卓老贼。” 张新破口大骂,“那面纛旗明明是我用计送给他的,他却到处派人去说我死了,臭不要脸!” 百官一时间搞不清楚张新想要表达什么,不敢随意接话,只能跟着骂了几句董卓。 张新骂完,继续说道:“我初听闻此事之时,心中十分愤怒,恨不得将写信之人尽数砍了!” 百官的心瞬间提了起来。 “不过......” 张新话锋一转,“我转念一想,董卓以天子圣旨来散布流言,尔等不能分辨,实属正常。” “既然我已经‘死’了,倒也怪不得尔等不忠,于是我便熄了查看这些书信的念头,将其封存起来。” 百官闻言看向木箱上的封条。 果然完好无损。 “来人。”张新开口喊道。 几名亲卫走了进来。 张新指着这些箱子挥挥手。 “将这些东西拿到外面去烧了。” “诺。” 亲卫抬着箱子放到正堂外的空地上,淋上火油等引火之物。 张新点起一根火把,亲自将这些书信点燃。 “熊~” 烈火升腾。 看着书信与木箱一起化作飞灰,百官心中尽皆松了口气。 看样子张新已经妥协,甚至连那些替死鬼都懒得去杀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新看向百官,微微一笑。 “尔等可否满意?” 百官自然不会傻到去说满意或是不满意,只是齐齐躬身,道了声‘明公英明’。 “既然都满意了,那就去做事吧。” 张新转身离开。 “臣等恭送明公。” 百官望着张新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有感念张新恩德,想日后好好为他效力的,也有眼神乱飘,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的。 张新回到后宅,走进书房之中,拿起一本空白的折子,提笔写了起来。 渔阳纸厂的规模就那么大,产能一直以来也就那么回事。 每年除去郡府自用,印刷教材,以及上贡给朝廷的,基本所剩无几。 再加上刘虞那边的州府也开始使用,产能更是堪忧。 因此张新州府的公文一直都还是用竹简。 不过作为纸厂的创始人,他想搞点折子过来自用,还是没问题的。 东莱刘氏、北海高氏、乐安刘氏...... 一个个名字被张新记在了小本本上。 “兄长。” 张宁走了进来,见张新在写东西,开口问道:“在写什么呢?” 张新抬头看了一眼,见是自家老婆,又低头继续忙碌自己的事。 “记仇呢。” “扑哧。” 张宁直接笑了出来,“我这还是头一回听说,记仇不是记在心里,而是记在小本本上的。” “不记下来,将来咱找他们算账的时候,万一忘了怎么办?” 张新笔走龙蛇。 张宁好奇的走了过来,在张新身旁坐下,见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名,脸上露出一抹诧异之色。 “怎么这么多?” “我在袁绍的府里查抄出一批书信......” 张新边写边说。 “既有书信,为何还要写名单?” 张宁疑惑道:“若要秋后算账,直接拿那些书信找人便是。” “哦,那些书信被我烧了。” 张新将事情说了一遍,“趁现在咱的脑子里面还记得,得赶紧记下来,否则日后若是漏了,那就不好了。” “这么多人......” 张宁看着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单,“你都要杀了吗?” “杀不得么?” 张新反问道:“难道咱还得留着他们过年?” “那倒不是。”张宁摇摇头。 那些大族响应袁绍,不仅让张新的勤王大业功亏一篑,还让青州百姓陷入战火,平白死了许多人。 就连她们母子也陷入险地,险些不保。 她可不会同情这些大族。 “可是,这么多人你全杀了,谁来给你干活儿?” “放心。” 张新微微一笑,“华阴那边,还有一些士族因为惧怕董卓报复,跟着迁移了过来,杀完这些人后,正好能用他们补上。” “一县之地的士族,能补一州之地的缺口么?” 张宁有些担忧。 “不必忧虑。” 张新解释了一番。 一县之地的士族听起来似乎不多,实际上却是不少。 或许高端人才就那么几个,但基层人才的话,随便哪家都能提供几百人出来。 官员之中需求最大的,不是像华歆、荀攸这种经世大才,而是基层吏员。 这些吏员负责的都是向百姓收税、统计、处理纠纷这类杂务,只需要他们具备最基础的素质,能认字会算数就行,并不需要有多高的才华。 况且青州士族又不是全部反了。 把和袁绍交通的那些人都杀了,剩下的士族,自然而然的就能递补到他们让出的生态位中。 青州政务的运转或许会有短时间的滞涩,但只要那些新的吏员熟悉之后,很快就能正常的运转起来。 “既然兄长心中早有谋划,那我就放心了。” 张宁点点头,“只是......” “兄长既已焚烧书信,若日后再行追究,出尔反尔,恐对名声不利吧?” “谁说我要追究了。” 张新笑道:“徐和不是还没回来么?” “这些大族平日里不是最喜欢代表百姓,说什么民意吗?这次我就让真正的百姓来杀他们。” 张宁心中再无疑虑,起身笑道:“我去给兄长做饭。” “那就有劳妹子了。” 张宁走后,张新很快就将记忆中的名单全部写了下来,派人送给徐和,随后再次投身到了繁杂的政务之中。 眼下还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孙坚出兵兖州,目前还在昌邑与刘岱僵持。 昌邑是州治,其城池规模虽比不上张新特意扩建过的平原,但也是一座坚城。 即使孙坚善战,但想要攻克一座有数万大军死守的州府,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先前张新不在的时候,孙坚仗义出手。 现在他已经腾出手来,该投桃报李了。 张新一面写信给蔡邕,让他在兖州士族中帮孙坚说说话,一面召集众将议事,商议出兵援助事宜。 刘岱趁着张新远征之际,背弃盟约,偷袭青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新打他可以说是绝对的师出有名,正义性直接拉满,麾下根本无人反对。 唯一的问题是,他麾下大部分的将领和士卒皆已久战疲惫,军心士气都还没有恢复。 经过一番商议,张新决定以高顺为主将,太史慈、曹性为副将,田楷为军师,从平原、乐安、济南三郡的交界之地,拉了两万从未参战过的屯田军前去助战。 这些屯田军原有五万人,张新讨董之时带走了万余,后来张牛角又带走了万余,驻守在平原城中。 剩下的两万多人,就一直留在原地。 袁绍来时,他们群龙无首,老婆孩子又处于袁军的威胁之下,因此无人敢于组织反抗,倒是一直没有经历战事。 此时拉出来正好。 将领方面,比起其他人远征年余,留守在平原的诸将,状态上显然要好很多。 尤其是太史慈。 虽说张新念在这次情况特殊,没有计较他丢城失地的罪责,但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 此次出征,他是最积极请战的那一个。 张新也就顺水推舟,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安排完支援孙坚之事,张新又派人去河内,催促牛丰、王猛等人赶紧将那些百姓带回来。 从平原到河内有八百余里,百姓行进缓慢。 足足等了一个月,牛丰、王猛等人才护送着河东百姓及华阴士族来到平原。 张新亲自出城迎接。 “宣威侯,无双国士也!” 杨彪看着高大宏伟的平原城,一脸惊叹的对一旁的儿子杨修说道。 杨修亦是一脸震惊。 他们都知道,张新在青州的实际统治时间并不长。 哪怕是从中平五年十月,青州黄巾起义开始算起,到初平元年二月,张新出兵讨董。 满打满算,也就一年零四个月而已。 这还没减去张新上任,花在路上的时间。 短短年余时间,张新不仅扫平了青州百万黄巾的叛乱,还能建起如此坚城,这能力属实是有点恐怖了。 要知道,先前的黄琬可是和张新在同一时间出任州牧的。 豫州历任黄琬、孔伷、孙坚三任主官,如今葛陂黄巾依旧十分猖獗。 “杨司空。” 张新笑着上前迎接。 “君侯日后莫再唤老夫为司空了。” 如今杨氏背井离乡,寄人篱下,杨彪作为人精,自然知道低调谦逊的道理。 “杨公。” 张新顺势改口,请众人入城。 宴会,商业互吹,礼贤下士...... 接风洗尘过后,华阴士族便暂时在平原安置了下来。 王猛也来到了张新的后宅,与母亲、姐姐,以及素未谋面的外甥女见了一面。 数年未见,一家人自然少不得一番关切。 王猛见过家人,擦去眼角泪水,来找张新。 “主公,那些士族,你就这么放过他们了么?” “当然不。” 张新微微一笑,“你去一趟徐和那边,告诉他们,准备动手。”喜欢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