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字,一起发) 张新率军来到北邙山下,脑中回想起徐荣的资料。 徐荣,幽州玄菟郡人,董卓麾下中郎将。 此人在历史上的记载很少,仅仅有过四次出场纪录。 除去董卓刚刚进京之时,徐荣举荐了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以外,他的其余三次出场都与战事有关。 一次败曹操,一次败孙坚。 董卓死后,徐荣归顺朝廷,在李傕郭汜为了活命,反攻长安之时,受王允之命率军迎战,最终战死新丰。 从徐荣和胡轸率先归顺这点来看,他并不是董卓的死忠。 不过想想也是,董卓是凉州人,他的死忠心腹也都是凉州人。 徐荣一个幽州人,若非是为国效力,大概率也到不了董卓麾下。 既然如此,那就完全有能招降他的可能性。 而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 思及此处,张新十分心动,对身边一名亲卫道:“你速走小道去孟津,将这里的情况告诉军师,并让公佑出使,为我说降徐荣。” 孙乾于军事上并无才能,内政也很一般。 但他的辩才很好,是一个外交型的人才。 此次出兵,张新将他带上,就是考虑到诸侯会盟人心不齐,万一出现什么对他不利的情况,有这样一个外交官在,还能为他斡旋一二。 “诺。”亲卫领命。 张新将董卓的纛旗给了亲卫,让他带给孙乾。 亲卫收好纛旗,打马从小路投孟津去了。 张新奇袭雒阳,要绕过邙山山脉,有近三百里的路程。 但若是从北邙山直接去孟津,就只有十余里而已。 亲卫走后,张新下马休息,心中期待。 徐荣败孙坚,这倒是没什么好说的。 以孙坚军当时那种毫无防备的状态,哪怕换一个人,只要这个人的脑子没有问题,都不可能打输。 但在荥阳之战时,徐荣和曹操双方,都没有想到对方会出兵。 徐荣能以万余之兵,将曹操的三万大军打到全军覆没,其中固然有曹操现在还很菜的缘故,但也足以说明他的能力。 毕竟这场战斗的结果不是击退,也不是击溃,而是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张新瞥了身旁的曹操一眼。 曹操挠挠头,一脸疑惑。 他总感觉张新在嫌弃他,但又没有证据。 等到未时,从北邙山上下来两骑。 张新远远望去,见其中一骑正是孙乾,心中大喜。 “公佑果未令失我望!” 既然孙乾能从这里下山,他身边的那骑是谁,就不必多说了。 竟然能将徐荣说得孤身来降...... 孙乾牛逼啊! 不愧是刘备认证,就是靠谱。 二人行到阵前,典韦上前拦住,搜身缴械之后才把人放过来。 果然,那人来到张新面前,纳头便拜。 “罪将徐荣,拜见宣威侯。” 曹操一听到这个名字,顿时抖了三抖。 “你就是徐荣?” 张新好奇的看着他,“抬起头来。” “是。”徐荣抬头。 张新仔细打量着他,“徐将军孤身前来,想来是愿意降我了?” 徐荣年约四旬左右,长相不甚出众,但眉宇之间极为刚毅,显然是久经沙场之人。 “董卓欺凌天子,人神共愤,君侯王者之师,顺天伐逆。” 徐荣恭敬道:“罪将先前受人蒙蔽,这才助纣为虐,幸得孙治中提醒,幡然醒悟,愿降于君侯,戴罪立功!” “好!” 张新哈哈大笑,“徐将军弃暗投明,免了一场兵祸,免了无谓的死伤,实乃功德无量也。” “待我攻入长安,迎回天子之后,定会上疏天子,免你之罪,表你之功!” “多谢君侯!” 徐荣大喜,同时心中松了一口气。 先前在山上时,他见孙乾带着董卓的纛旗前来,便知其来意。 果不其然,客套之后,孙乾开口劝降。 “董卓暴虐无道,引得天下人群起攻之,如今宣威侯以有道伐无道,大破国贼,杀得董贼丢盔弃甲,败走长安。” “将军被困山上,已成弃子,何不早降?” “荣深受相国厚恩,弃之不义。” 徐荣闻言断然拒绝,“若是传扬出去,天下人当如何看我?你且回去,让宣威侯来攻山吧,荣必死战以报相国厚恩!” 虽说他心中有意投降,但不能你派个人来叫我降,我就降。 我要矜持一下,展现自己的忠义。 否则传扬出去,别人见他这么轻易投降,只会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之人。 如此既不利名声,也会让张新看轻于他。 “将军此言差矣。” 孙乾呵呵一笑,“董卓者,国贼也!将军为国贼尽忠,天下人不会赞美将军的忠义,只会唾弃将军助纣为虐。” “届时将军不仅身死魂灭,还会累得一干无辜士卒惨死,徒留一世骂名。” “若是将军顺应天命,倒戈卸甲,以礼来降,免去无谓的死伤,天下人都会夸赞将军大义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不是要名声吗?我给你。 “若非先生提醒,荣尚在梦中也!” 徐荣见孙乾递了台阶,马上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随后又为难道:“荣先前与联军为敌,杀了联军不少人......” 我之前干的事儿能不能一笔勾销? “将军放心。” 孙乾连忙安抚,“先前只是各为其主罢了,君侯素来宽仁,定不会计较。” “当初君侯听闻将军大破联军,还曾在营中叹道:徐君本佳人,奈何从贼。” “以将军之才,投效君侯,定能获得重用!” 这话张新当然没说过,是孙乾胡诌的。 孙乾的意思就是告诉他:你干的事儿不仅可以一笔勾销,还能保证你被重用,可以了吧? 当然可以! “既然如此。” 徐荣闻言走到孙乾面前行了一礼,“还请尊使回禀君侯,徐荣愿降。” 孙乾微微一笑,“此时君侯就在山下,既然将军愿降,何不随我下山,以示诚意?” 徐荣想了想,也行。 反正左右都是要投降的,索性大方一点,也能给张新留个好印象。 张新安抚了徐荣一番,随后向孙乾询问了过程。 孙乾巴拉巴拉...... 张新听完之后,夸了他一会,便派了些人跟徐荣上山,并让人传信给孟津的徐和,让他去接收降卒。 直到日落西山,徐和那边派人来说没问题了,他才领着黄巾旧部,来到了雒阳城外。 此时的雒阳,已经不复昔日天下第一城的模样,城内城外到处都是被烧焦的残垣断壁。 左豹看着残破的雒阳城,心中激动。 “大贤良师,我们跟着少将军打进来了!” 激动了一会,他又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这城里又没有皇帝,他们也不是来造反的。 没意思。 曹操不断叹息。 “董贼,董贼,唉......” 张新心情复杂,在城门外驻足凝视良久,这才率部由城北的夏门入城。 入了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大雄伟的北宫。 然而此时的北宫上方,却是一片死气沉沉。 张新当然知道宫里有什么,但现在还不是去取的时候。 他麾下的士卒已经两天一夜没有休息了,当务之急,是先找个地方休整。 反正现在雒阳附近也没有其他兵马,还有人能进宫和他抢么? 张新在城内转了一圈,回到了位于城南的宣威侯府。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宣威侯府竟然并未被焚毁,在一众战损风的公卿府邸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仅如此,里面的东西基本也没有丢失,只是院中长了一些杂草,家具上也落了一些灰尘而已。 董卓迁都后,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家仆婢女,都被一并带了过去。 这府中已经许久无人打理了。 “董贼焚毁宫室城郭,却独不敢焚宣威侯府,足见其心中对君侯之忌惮也......” 曹操见状心中惊叹,“早知如此,一开始我就该来君侯这里的,何苦在酸枣受那鸟气?” 张新在家中缅怀了一下昔日的时光,便下令出城驻扎。 没办法,此时的雒阳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堆,到处都是破砖烂瓦,根本没有驻扎的条件。 宣威侯府虽大,但也住不下这许多人。 随后张新又派人去给乐进、徐和等人传令,让他们严加戒备,防止董兵降卒哗变。 深夜,张新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次日天刚蒙蒙亮,他就立刻把左豹叫了过来。 “老左,我昨夜做了一个梦。” “梦?” 左豹脸上带着些许倦容,心中疑惑。 什么样的梦,能让大帅大清早的特意把我叫过来? 张新点点头,“我梦到大贤良师了。” 一听到‘大贤良师’这四个字,左豹一个激灵,立马就不困了。 “可是大贤良师对大帅说了什么?” “大贤良师说,在宫中的井里有个大宝贝,让我赶紧去取。” 张新对左豹道:“你速领亲卫进宫,仔细查找宫中的每一口井。” “末将这就去!” 左豹听是张角托梦,毫不迟疑的领着黄巾旧部,屁颠屁颠的进宫去了。 张新心中不由期待起来。 传国玉玺啊...... 虽然从现实意义来说,它就是块破石头。 但自秦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无不将其视作君权神授,合法正统之信物。 一个政权的建立,若是没有传国玉玺坐镇,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可惜,如此瑰宝,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灭亡之时,就不见了踪迹。 后来宋朝制作假玉玺,朱元璋派徐达北征残元讨要玉玺,本质上都是为了证明自家政权的合法性。 由此可见传国玉玺于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性。 待到中午,乐进、徐和等人押着董兵降卒,陆续来到雒阳附近。 张新让徐和领着五千兵马和乌桓突骑出城戒备。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算算时间,驻守在其余关隘的董兵也差不多要到雒阳附近了。 虽说这些董兵为了逃命,大概不敢再来雒阳。 但他麾下的士卒现在极为疲惫,军中又有那么多董兵降卒。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戒备一下比较好。 果然,到了下午,伊阙、大谷、轘辕等关隘的董兵陆续赶到了雒阳附近。 这些董兵在得知董卓败退后,看都没看雒阳一眼,直接从谷城绕路,仓惶逃往函谷关。 吕布也领着并州兵从广成关撤了出来。 “君侯,如今宣威侯击败董卓,声势滔天 。” 身旁的魏续进言道:“君侯何不趁此时机领兵去投,重入宣威侯麾下?” 吕布闻言摇头,“董公待我情深义重,若是只因一时之败,我便弃他而去,实乃不义。” “君侯此言差矣。” 魏续劝说道:“董卓不得人心,其于君侯之义,乃小义也,宣威侯领王者之师,吊民伐罪,乃大义也。” “君侯何以舍大义而就小义乎?” “我亦知董公不得人心。” 吕布为难道:“然其于我并未亏待,又曾与我誓同父子,实不忍相弃也。” 董卓数子尽皆早夭。 吕布不仅生的一副好皮囊,还十分勇武。 先前在长安时,董卓就很喜欢他,对其多加亲近。 在吕布杀了丁原之后,董卓更是直接给他封了一个都亭侯。 亭侯虽然只是最低一等的列侯,但那也是金印紫绶的列侯,能建侯国,被人尊称一声‘君侯’。 君不见那飞将军李广,打了一辈子仗,到死都没混上个列侯么? 张新大破鲜卑,打出了大汉六十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胜,也才混了个武乡侯而已。 董卓混了三十年,大小征战数百场,进京之时也只是个斄乡侯。 而吕布只是杀了一个丁原,就被封为都亭侯,由此可见董卓对他的喜爱。 吕布大喜拜谢。 董卓趁机对他说,自己的诸子早夭,膝下无子,欲与他誓同父子。 吕布他爹死的也早,见董卓待他如此亲厚,便答应了下来。 明面上,吕布以‘董公’、‘相国’等称呼叫董卓。 若是无人之时,则多以义父相称。 “君侯......” 魏续还欲再劝,却被吕布开口打断。 “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魏续只能闭上嘴巴。 吕布看了雒阳一眼,领军往函谷关而去。 待到董兵全部退回函谷关之后,张新下令,让那些西凉降卒修复雒阳,清理街道,并平塞董卓之前发掘的先帝陵墓。 这些都是他们自己造下的孽,得他们自己来还。 傍晚,左豹独自一人来见张新。喜欢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