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大家族里还是有许多开明人士的,也并不是所有大家族的人都是斤斤计较、自私自利、道德败坏的人(他们为自己子孙考虑是人之常情,并不是过错!)这就让一些家族中有一些开明之士,也包括他们比较开明的后代们。
就比如有不少像秦宓、王甫这种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是只靠父辈的纨绔子弟,选择来学宫进修,然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参加科举的有志青年……
综上所述,支持这个政策的人还是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也是张富和张居正等人,有信心发展起来好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的根本原因!
回到正题,一座学宫的建造,宫殿有了,老师有了,仆人打杂的也都有了,粮食什么的外在条件都有了。当然也少少不了最主要的书籍了,大型学宫对于书籍的需求是很多的,可能做不到一人一本吧(古代很多学子会进行抄书),最起码要各式各样的书籍都要储备有。
说到置办书籍的时候,就不得不提起张富的又一伟大操作了:他在半年前就提议,让全国官吏每人捐至少一本书到荆州学宫,类型不限,数量不限,多多益善……
一本书,对于已经当上官吏的,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没有任何压力。你别管是一国丞相,还是某个犄角旮旯的小县令,都不可能穷到拿不出一本书的!一本书的价值也不高,朝廷官吏最低俸禄也够一年买不少书籍了,更何况,那个官吏家里没有些书籍啊?
这个叫什么?就是募捐,集众人之力来扶持学宫!张富想的也挺好:你们有些官僚不是都喜欢贪污嘛,都喜欢受贿嘛,听说有些大官家里都藏了不少稀奇古怪的宝贝,既然都这么有钱,那么就捐出来点书籍,这可不过分吧!
最重要的是,捐钱财米粮,还可能被层层剥削,被贪污,但是捐一些旧书籍、破书册,谁稀罕贪污啊?这玩意又重又沉又不值钱,放家里还需要时时照料,要不然还发霉发臭呢!不管那个层级的人,都不屑于贪污书籍……
后续,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张富的这个建议也十分有效,光是半年的时间,蜀国大小官吏募捐给学宫的书籍足足快十万本!要知道,蜀国大小在编官吏有三千多人(这个数值是根据东汉末年官吏数量推算,不要抬杠!)可是平均每个人都捐了快三十本!
这里面可是有许多官吏,觉得这是一个巴结陛下、太子的好机会,也是彰显自己功绩的好机会,一口气直接捐了上百本,甚至还不惜拿着刚到手的俸禄去买新书捐赠……他们就是为了捐赠名册上的一个记录:“XX地官员张三,捐赠书籍100册!”好像捐了一百多本书,就能升迁发财了一样。
不得不说,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卷,特别是不像比别人输了一头。张富在捐赠期间,还曾经授意张居正可以‘不经意间透漏出其他官员捐赠的数量,让其他人得知数量之后,变得更加卷起来……
就这样,在张富故意的操纵和‘挑拨下,蜀国官吏玩了命般的争先恐后捐书,短短半年间,就将十万多本书籍送到了荆州学宫内!这可是十万本啊!
得知这个消息的张富可是高兴坏了,不断在感叹:“看来,有时候让他们进行一些良性竞争,真的是有诸多好处啊,这不比各个巴结送礼行贿有用得多?……”喜欢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请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