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数日,朝廷的册封旨意终于来到了祖厉县的种花部落大营。 刘昆很爽快地接受了朝廷对他的“雄飞单于”的册封,反正是以布日古德的名义,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 当朝廷使者催促他赶紧配合皇甫嵩,从后面发起对羌人叛军的袭击时。 刘昆表面上答应了,说会在适当的时候就会出兵相助。 当然只是他的一种托词,开玩笑,虽然他接受了册封不假。 但此刻的羌人叛军还有十多万,他这几万人对上去,损失得有多惨重? 总不可能为了一纸单于的册封就屁颠屁颠地往刀口子上凑吧?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他是汉室宗亲,但如今他的种花部落首领布日古德身份可是见不得光呀。 羌人叛军这边,得知种花部落接受了册封之后仍旧按兵不动的消息后,原本心急如焚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对于目前的不利战事,北宫伯玉暴躁地在营帐中踱步,不时地大声咒骂着。 他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开始斥责自己的部下无能。 而李文侯则在一旁默默沉思,试图寻找解决困境的办法。 他深知此时必须要保持冷静,但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也难免感到焦虑。 皇甫嵩在营帐中得知布日古德按兵不动的消息后,心中也有一些忐忑不安。 他也没有办法,他可没有能力去命令种花部落去进攻羌人的后路。 韩遂回营后,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心中却在暗自盘算。 嘿嘿,等你们和朝廷打得两败俱伤了,我到时候再杀掉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两个莽夫。 只要笼络住了这十多万羌人叛军,凉州就尽在我韩文约的掌控之中了。 韩遂一边做着称霸凉州的美梦,一边让自己的营帐周围加强了守卫,以防不测。 他还让人密切关注着凉州各方动态,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出手。 时光匆匆流转,转眼间已至八月。 凉州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局势越发紧张了起来。 帝都洛阳,汉帝刘宏听信了十常侍为首的奸佞之臣的谗言,对久战不胜的皇甫嵩逐渐心生不满。 以赵忠为首的宦官添油加醋地描述着皇甫嵩与羌人叛军久战不胜所谓的“无能”,说得刘宏龙颜大怒。 于是,他立即下旨将皇甫嵩撤换,改派了司空张温任车骑将军去剿灭羌人叛军。 赵忠暗自得意,心想:好你个皇甫嵩,让你向陛下告状,咱家不整死你? 原来,皇甫嵩击败黄巾军后,在邺城偶然见到了赵忠的宏伟私宅。 他勃然大怒,向汉帝刘宏揭发了赵忠的穷奢极欲。 让赵忠花费了好一番心思,才平息了刘宏的怒火。 心底也把皇甫嵩给记恨上了,时不时地在汉帝刘宏面前说皇甫嵩的坏话,给他上眼药。 这不,逮到了这个好机会,他怎么可能会放过? 张温一介文人,对带兵打仗屁都不懂,就这么奇迹般的变成车骑将军了! 军国大事就这样被刘宏和一群没卵子的宦官如此儿戏,大汉朝不灭亡,真的没有天理了! 没过多久,张温便带着陶谦、周慎、孙坚,率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赶赴三辅地区了。 张温初到槐里前线,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 为了收复凉州,他第一时间就征召了能征善战的董卓来协同作战,偏偏董卓不怎么鸟他。 磨磨蹭蹭了许久才过来,来了之后对张温也没有多少尊敬。 这时,参军孙坚站了出来,对张温说道:“张将军,如今董卓仗着自己有一些战功,故意给将军难看。如此下去,董卓可能会有不服之心。为了树立军威,我建议将军杀了董卓以立威。” 孙坚在镇压南阳宛城黄巾军时,表现的非常勇猛,得到了朱儁的赞赏。 张温与朱儁交好,得知此人是真正的将才。所以来西征的时候,特意将孙坚要了过来。 孙坚感激之下,见董卓如此无视提携自己的张温,怒不可遏,所以私下里提议张温以误期为由斩杀了董卓。 张温吓了一跳,他只是一个文人,做不到孙坚这种说杀人就杀人的事。 他断然否定了孙坚的提议,说道:“文台,董卓为朝廷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杀之恐怕会引起将士们的不满,不可取。我们应当团结一心,共同对抗羌人,而非自相残杀。” 而且,在凉州这块地上,想平叛还的仰仗能征善战且土生土长的董卓呢! 他万万没有想到,多年以后,牢记这段仇恨的董卓将他活活打死了。 张温坐在大帐首位,意气风发地望着眼前的诸将,眼中闪烁着自信与期待的光芒。 他高声对众人说道:“诸位,如今凉州叛乱,羌人肆虐,本将承蒙皇恩浩荡,前来督战。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早日平息叛乱,还大汉江山一片安宁。” 董卓在一旁听着张温这高谈阔论,心中满是不甘与无奈。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轻蔑地说道:“张大人,这凉州局势极为复杂,羌人也异常凶悍,哪里是能轻易平定的?还望大人三思而后行,切莫轻敌啊。” 张温却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大笑着说:“仲颖,如今本官已奉命接任,自当大展身手。此前战事不顺,想必是将士们士气尚未振作,如今本官来了,定能让他们刮目相看。” 陶谦则在一旁大放厥词,傲慢地说:“哼,你们这些人不足为惧,若是某领兵,定比你们都强。某自幼习武,精通兵法,这凉州的叛乱,某一个人便能轻松平息。” 众人听了陶谦的话,都露出不屑的神色。 孙坚心中暗自摇头,打仗哪里有那么容易?他 看着陶谦,说道:“陶恭祖,你莫要空口说大话。如今战局未定,谁胜谁负还未知晓,你无需在此狂妄自大。” 这场争吵过后,各营气氛愈发紧张。 张温虽然表面上依旧整军备战,但心中对皇甫嵩的离去有些担忧。 毕竟董卓等人跟随皇甫嵩多年,彼此之间默契非凡。 而董卓也因为孙坚的提议和张温的偏向而心生不满,暗中琢磨着如何保持自己的实力。 张温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美阳,与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率领的叛军展开了激战。 双方有来有往,打了个旗鼓相当。 但很快就迎来了转机,在十一月的某个晚上,一颗流星突然坠入叛军营寨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羌人们惊慌不已,认为是不祥之兆,军心大乱,都想要逃回去。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没有办法约束住羌人,只能狼狈连夜撤军。 张温得到了叛军骚乱的消息,立刻让董卓、周慎、孙坚领军趁势追杀。 慌忙撤军的羌人骤然遇袭,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逃。 张温在美阳大战中大获全胜,成功击退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叛军。 然而,张温并未满足于当前的胜利,他决心乘胜追击,一举收复整个凉州地区。 在他的统帅下,大军马不停蹄地追赶着败退的敌军。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退入金城郡榆中县后,凭借着熟悉的地形和顽强的抵抗意志,顶住了官军的连番攻城。 张温的军队攻势受阻,未能取得胜利。 他万万没想到,凉州其他地方的叛军纷纷前往榆中支援,让十万汉军深陷包围。 汉军被包围了,所带的粮草物资并不多。 加上粮道被断,军心大乱,张温等人不得不率军突围,损失惨重,大败而回。 万般无奈之下的张温只好班师回朝,后来被灵帝降职治罪。 叛军原本可以趁机壮大势力,但很快发生了内讧。 韩遂为了独揽大权,悍然发动了兵变。 杀死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成为了叛军唯一的首领。 他并没有像原来历史上那样去攻打陇西郡,因为种花部落在旁边虎视眈眈。 随后,韩遂果断地向朝廷投诚,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大汉效力的忠心。 汉帝刘宏得知韩遂投诚的消息后,经过深思熟虑,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战乱,便封韩遂为金城太守。 至此,哄闹了一年多的凉州叛军以韩遂作为最大的赢家而暂时收场。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