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在刘家庄园内并未作过久停留,因为如今九月份,正是胡人南侵的绝佳时机。 此时的种花部落可谓是强敌环伺,局势异常严峻。 稍有差池,便会酿成难以估量的恶果。 所以,临行前夕,刘昆与父亲刘寔促膝长谈了许久。 对于将刘家庄园的产业交托给刘忠和黄忠打理一事,他自是一百个放心。 然而,某些事情还得唯刘寔亲自出马方能妥善处理。 特别是在招募人才方面,不论是各种能工巧匠、身怀绝技之人、怀才不遇的儒生,亦或是颇具武艺的游侠儿等。 都是刘昆目前急需的人才,都可大量送往雁门郡。 待刘昆会合华佗师徒及其家眷后,这行人马不停蹄地火速赶回了雁门。 抵达广武县城后,刘昆依约为华佗精心修筑起一所规模宏大的医学院。 同时,还在医学院前方开设了一座宽敞明亮的医馆,以便华佗能够在此施展医术,救死扶伤,造福百姓。 医学院的学生也能跟着实习,一举两得。 想法很美满,现实却很骨感。 在招收学生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尽管刘昆利用郡守府的名义四处张贴招生启事,又派人广为宣传。 但前来报名学医者,依旧寥寥无几,以至于医学院门前门可罗雀。 无他,只因这个时代的行医之人,被划为如木匠、铁匠、砖瓦匠等匠人行列,地位低下。 所以,但凡有点养家糊口能力的人,都不怎么会选这种营生。 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刘昆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借鉴了世界蓝星东大的医院开办模式,决定将医匠纳入郡守府属官行列。 就像蓝星东大,将医院纳入了政府体系。 医务人员都有了编制,人心安定,从业者就多了。 所以,刘昆在太守府原本设置的功曹史、五官掾、督邮、督盗贼等诸多部门之外,特别增设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医署。 凡是境内医术精湛的医匠,只要能够获得华佗这位神医的认可与首肯,就可以吸纳进来。 不但有了官身,而且还有一定的俸禄可拿。 而华佗,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首任医署曹,其官阶待遇相当于秩比三百石。 这在东汉末年,绝对是划时代的壮举。 当然,刘昆也是做足了万全准备。 他让陈端写了份奏章,向朝廷奏明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毕竟,汉文帝时期就曾经有过先例,他只不过是推行先贤的做法而已。 他身为汉室宗亲,和“十常侍”也有些来往。 要搞定这些事,自然并非难事。 此时此刻,医署内部除去华佗的得意弟子吴普之外,仅仅只招募到了两名来自本地的医匠。 如此算来,整个医署目前总共也就仅有四人而已。 然而,刘昆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此,他紧接着发布了一则关于招收医学院学生的官方告示。 在这份告示当中,他清晰明了地阐明:所有被录取的医学生都将会被纳入太守府刚刚成立的医署,并且每个月还能领取到一份俸禄。 给了编制,还给俸禄,还怕招不到人吗? 果然,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广武县传播开来。 不论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地的原住民,还是新近迁徙而来的外地人家。 听到官府这个消息后,无不踊跃响应,纷纷争先恐后地将自家的子弟送往医学院报名入学。 一时间,前来报名的人数络绎不绝。 要知道,这个时代,平民想要吃上皇粮,是何等的艰难! 而太守大人却给了大家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不啻于天上掉了个大馅饼啊! 经过华佗严格挑选,竟然成功招收到了一百名学生。 可是,这离刘昆的目标和要求相去甚远。 他可不是做慈善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培养军中的医卒,为日后争霸天下做准备。 于是,他果断地下达指令给辖区内的四个战区,责令他们各自挑选出一百名年纪尚轻、心思灵巧的士卒,派遣至医学院进行深造和学习。 战场上厮杀,难免会有大量伤亡,自然会产生不少伤员。 这些伤员一旦健康地活了下来,就是一名名历经生死考验的老卒了。 而老卒,是每一支精锐军队的基础。 所以,军中建立一支战地医卒很有必要。 其实,医卒自古就有了。 姜太公就在《六韬》中,就提到军中有“方士三人,立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 《墨子》书中,也说过:“举巫医人有所长,具药官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 文帝时晁错在《募民相徙以实塞下疏》中,曾建议招募百姓充塞边境,并设置医药以救疾病。 可见,华夏那些古人,早已经高瞻远瞩,重视军中医卒队伍的建设。 而这个时代,皇帝昏聩,各级官吏大肆捞取钱财,早已经将先贤们的宝贵经验抛诸脑后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四个战区主将严格遵守了命令,将本战区的医卒如数如质地送了过来。 如今,医学院已然拥有了足足五百名学生,这本应是一件值得欣喜之事,但新的难题却接踵而至。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学生大多都目不识丁! 而用于教学的医学典籍更是极度匮乏,其数量稀少得可怜。 面对如此棘手的状况,华佗纵然有着神医之名,也不禁被搅得焦头烂额。 苦思无果之下,他最终只得无奈地向刘昆求助。 当刘昆见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华佗时,心中不由一惊。 只见这位往日里精神矍铄的神医,此刻却是满脸憔悴之色,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刘昆暗自担心,华佗是否还能承受得住这般巨大的压力,生怕他会因此累垮身体。 不过,对于华佗所提出的众多问题,刘昆其实早已有所准备。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多方打听,他成功地与太原王家取得了联系。 他借助王家的力量,花费重金招募来了一大批闲赋在家的儒生。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儒生们大多自视甚高,心高气傲。 如果没有足够诱人的报酬,想要请到他们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随后,刘昆又巧妙地借鉴了后世蓝星东大所采用的填鸭式教育模式,精心制定出了一系列详尽的规章制度。 当华佗获得了这批数量可观的“启蒙老师”后,顿时感到身上的压力骤然减轻了许多。 然而,尽管师资力量的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但另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摆在了众人面前。 那便是严重短缺的书写用品,像培训用教材、学生学习用书籍。 由于缺乏必要的书写工具,学生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在平坦的地面上用木棍来练习写字。 虽然这种方法略显简陋,但好歹也算是勉强应对了当前的困境。 刘昆下定决心,要将能够书写的纸给弄出来。 一则,解决如今学生需求; 二则,开辟新的财源。 刘昆前世在蓝星东大的时候,附近就有个小型造纸厂,他和厂里的人非常熟络。 耳濡目染间,也熟悉了造纸流程。 虽然现在没有后世那些机械,但有时候人力畜力也能凑合着用。 关键是造纸材料、工序、流程,这在后世是公开的秘密。 他可是成竹在胸,清楚得很。 可要是放到如今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顶级机密了。 哎,弄个医学院,咋就那么难呢?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