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乱世之中,权力和地位都是暂时的,唯有实力才是生存的根本。
不过向西找天子,也只是说说而已。
诚如袁绍所言,若是了却残生,那不如现在就死。
......
第二日的军议,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很多人都知道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是却没有人说,大家都在说着一些没有营养的话。
袁绍高坐主位,眼神不时扫过在座众人,
心中盘算着如何推动拥立刘虞为帝之事。他微微扬起下巴,目光中透露出一种急切与期待,然而,回应他的却是一片沉默。
袁绍有意将话题引向当前的天下局势。
他声如洪钟,慷慨激昂地说道:“如今暴君肆虐,天下大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吾等身为汉室臣子,当为天下苍生谋出路。”
说完,他的眼神紧紧盯着众人,尤其是曹操,似乎在等待着有人能领会他的意图,率先提出拥立刘虞为帝的建议。
然而,众人皆低头不语,有的面面相觑,有的眼神闪烁,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做出头鸟。
袁绍心中涌起一丝不满,他微微皱起眉头,再次强调道:“吾等当思一良策,以稳定局势,拯救万民。”
但众人依旧沉默,军议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次军议,袁绍改变策略,他先讲述了刘虞的仁德与威望,以及其在幽州的治理成就。
“刘虞,汉室宗亲,素有仁德之名,在幽州广施仁政,百姓爱戴。”
袁绍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示意众人。
然而,众人依旧沉默不语。
有的将领低头看着手中的兵器,有的谋士则望着帐顶,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
袁绍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他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
其他人或是谈论军事策略,或是提及粮草补给,总是巧妙地避开这个敏感的话题。
第三次军议,袁绍更加直接。他提高声音说道:“吾等不能再坐以待毙,当有所行动。
如今局势危急,唯有谋定新策,方能稳定局势,对抗暴君。”
说完,他用严厉的眼神扫视着众人,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支持他的提议。
然而,众人依旧沉默。
大家都明白,拥立皇帝之事非同小可,一旦失败,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时刻,没有人愿意轻易冒险,成为出头鸟。
袁绍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如此胆小怕事,唉,有好处的时候上,有危险的时候......
但他也知道,不能强迫众人。在这复杂的政治博弈中,他必须寻找其他的方法来推动自己的计划。
这事,绝不能由他袁绍第一个提出来。
袁绍霍然而起,大步的在帐中走来走去。
在昏暗的军帐中,气氛凝重而压抑。
走过曹操的时候,袁绍悄悄地将一块玉印放到曹操的肘边。
那玉印在微弱的灯光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权力与诱惑。
光芒如同一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缠绕着人的心灵,让人难以抗拒。
曹操先是微微一愣,他的眼神在那一瞬间闪过一丝惊讶。
原来,这活最终还是落到了自己头上,他心中愤怒且厌恶,但面上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各位唉声叹气什么呢?
哈哈哈哈,某知道。
本初兄,诸君,想来是忧虑如今时局危难,天下如同狂风暴雨,吾等犹如小舟,身处其中,唯恐死无葬身之地啊!
在我看来,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闻言,逄纪跟着说道:“孟德,你有什么好计谋?”
曹操环顾四周,待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自己这里,方才慷慨陈词:“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计谋?
面对狂风暴雨,某等能做的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如今这乱世,若吾等不齐心,又如何能对抗那暴君的肆虐?
如何能拯救这苍生万民于水火?
恐怕顷刻之间,就会真的葬身!
你看,我此行并非空手而来,我带来了各方豪杰的支持之意,带来了众多有志之士的报国之心。
而且,诸君,本初兄,我征兵回来的路上,不仅得到了精兵,而且还得到了这个!”
他说着举起了一块玉印。
“这是太傅的录尚书印。
如今局势动荡,这录尚书印或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看本初兄不如录尚书事,如此一来,可更好地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才能对抗暴君!”
袁绍一听,坚决反对:“孟德,你这是何意?
我一心做匡扶汉室的忠臣,没有其他心思。
这录尚书事责任重大,诸君都比我更何时,我难以胜任。”
袁绍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绝,似乎对曹操的提议感到非常不满。
华歆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如今局势混乱,正需有能者录尚书事以统筹大局。
袁公在诸侯中威望颇高,若能担此重任,必能整合各方力量,为对抗暴君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