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低头看着花名册,喜上眉梢,不住的点头: “好!” “这就好!” “丞相昨日才来了催粮的军令,要我即刻发粮草前往赤壁呢!” 说话之间,起手把那封刚从赤壁发来的折报,递给了董昭。 董昭乃是曹操南征之前,专门留下来辅佐荀彧的谋臣。 可是在大军出征的第二天,董昭便被荀彧派往了冀州,负责筹措粮草。 “丞相已经拿下了荆州,移兵赤壁,要和江东决死战了?” 董昭看过了赤壁发来的书信,又是意外,又是惊讶! “荀令君坐镇许昌,如何竟然对丞相南征的战事,了如指掌?” “你命我筹措三个月的粮草,正好主公的信到,我的粮草也到了!” “一切尽在荀令君的算计之中!” 荀彧的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忽然变的有几分担忧起来。 “荆州刘表老迈,把持实权的荆州士族视财如命,又岂会死战?” “献城投降,也不足为奇。” “但让我意外的是,为何占据江夏的周不疑,会按兵不动呢?” “他……” “到底又是在等什么呢?” 董昭亦是当今名士,智谋聪敏,不在随军南征的五大谋士之下。 要不然的话,曹操也不会将他留在许都,辅佐荀彧共理朝政了。 “周不疑?” “就是被你们颍川士族所不容,又魇镇幼主冲公子的周不疑么?” 以陈群、钟繇为首的颍川士族,曾与周不疑水火不容,还火烧了周不疑的府宅。 这件事人尽皆知。 而董昭和荀彧做事光明磊落,都是生性豪爽之人。 所以董昭说话也是直来直去,并不因荀彧也是颍川士族的一员而有所忌讳。 荀彧点了点头,缓缓的站起身来,往来走了几趟,长声叹息道: “我认识周不疑的时候,他不过是个三尺孩童罢了。” “但周不疑的身上,却处处都是疑问,令人永远看不透,猜不透,更想不通。” “他的思想,宛若来自另一个世界……” 荀彧回想着昔日周不疑在许昌的言行举止,眉头皱的更深了: “开设学堂,传道授业,利在平民,惠在百姓,却苦在士族。” “所以颍川士族们才与他势不两立。” “至于魇镇冲公子之说……” “只怕也是莫须有的罪名吧!” 董昭吃惊的睁眼看着荀彧: “你的意思是,丕公子有意陷害周不疑……” 荀彧急忙摆了摆手,打断了董昭的话。 “这些粮草,我暂且收下,近日便差人发往赤壁。” “你稍微休息几天之后,可以返回冀州,重新筹粮。” “以我之见,主公虽然毫不费力的得了荆州,但江东恐怕是个硬骨头。” “最可怕的,还是盘踞江夏的周不疑!” “这一场战,只怕急不得,更快不得……” “然而如果迁延日久,粮草恐怕捉襟见肘啊!” 听到再让他抽粮的命令,董昭苦笑了一声: “荀令君,你真的以为冀州是个无底粮仓,要多少便有多少么?” 他用手指了指桌上的花名册: “冀州虽然富庶,但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百姓疲敝,还没有完全的恢复。” “能筹措到这些粮草,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再要筹粮……” “你还是杀了我痛快些!” 看着董昭脸上的表情,荀彧能够想象的到,在外筹措粮草,是何等的艰难。 当初丞相要南征,满朝之中,只有贾诩和他力主先休养生息,过几年再战。 可最终还是没能阻挡丞相南征的步伐…… “报!” “报主人,大事不好了!” 两人正在谈话之际,忽然老管家恒臣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在房门外焦急的说道: “报主人,您派去接管粮草的军兵,都被人抓起来了!” 什么! 听到老管家的话,荀彧身子一颤,差点摔倒。 还好跟他距离很近的董昭,伸手把他扶住,触手只觉身材还算高大的荀彧,竟然整个身子都轻飘飘的! 荀令君日夜操劳,身体竟然虚弱到了这步田地? 董昭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种对荀彧赤胆忠心的崇敬之感。 “谁?” “是谁敢抓了粮官?” “难道他们不知道,粮草乃是军营之魂?” “如果延误了军令,丞相怪罪下来,谁能担当得起!” 荀彧一推门,便看到了躬身拜于自己面前的老管家恒臣。 “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私自扣押了我派出去的粮官?” 荀彧压低了嗓子问道。 “回主人,已经摸清了。” “抓捕粮官的兵丁,乃是世子府的亲卫军。” 荀彧一愣:“丕公子?” “怎么会是他?” 曹操南征,曹丕并没有随行,而是留在许昌跟随荀彧,学习治国理政的方法。 但曹丕年轻,精力旺盛,总要荀彧给他指派工作。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荀彧无奈之下,便把巡防工作交给了他。 同时也就意味着,负责保卫许昌安全的三千铁甲军,落在了曹丕的手里。 可是令荀彧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曹丕竟然抓了他的粮官! “走!” “随我去世子府,粮草之事,耽误不得!” 荀彧心如火焚,更是想不通,为何平日里笑容可掬,性情温和的曹丕。 今天一反常态,竟然不通知他就擅自做主,扣押了他派去接管粮草的粮官! “荀令君,且慢……” 就在荀彧刚要拉着恒臣要走的时候,站在他身后的董昭,忽然拉住了他的衣角。 “公仁,你这是何意?” 荀彧抬头看着董昭,但见董昭眉头紧皱,似乎有无限的心事。 “我知道丕公子为何扣押了荀令君派去的粮官……” 董昭拉住荀彧的手,再次回到了屋里。 “什么原因?” “到底什么原因?” 荀彧老成持重,还从来没有这么慌乱焦虑过。 “荀令君,你可曾听到过近日许昌城中的谣言么?” 董昭抬起头,凝视着荀彧。 荀彧只比他大一岁,可是乍看起来,荀彧已经老态龙钟,哪里像刚刚年过五旬的人? 赤胆忠心,为国操劳,十几年如一日,耗尽了荀彧精神和体力。 “我押运粮草,才进了许昌,便听到了坊间的谣言。” 董昭沉默了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走到荀彧的面前,低声说道: “谣言有云:荀彧和郭嘉同出颍川,郭嘉又是荀彧引荐而来,辅佐丞相。” “郭嘉随军在外,荀彧坐镇许昌。” “一内一外,一文一武,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阴谋……” 荀彧的面色,已经变得煞白。喜欢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