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154章 诸葛亮釜底抽薪,曹操的好大孙没了

第154章 诸葛亮釜底抽薪,曹操的好大孙没了(1 / 2)

(' 第154章 诸葛亮釜底抽薪,曹操的好大孙没了(4更)

诸葛亮的意图很明确:利用袁绍的钱粮、军械、马匹及其名号招募训练新兵,但绝不会把这股力量轻易投入与曹操的厮杀。

如今机会正好!

袁绍主动让刘备去常山屯田,直接避免了与曹操的直接冲突。

而谋划去常山屯田,诸葛亮又不禁想到在五丈原的屯田往事。

那时屯田方有成效,性命却已走到尽头;如今他还未满二十,拥有充足的时间。

屯田,修甲、积粮、练兵.

当前最为紧要的,是借助袁绍的资源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至于南下袭扰曹操的作战,交给袁绍的旧部即可;袁绍欲与曹操在东武阳决战一事,则完全不在诸葛亮的考虑范围内。

不作死就不会死。

诸葛亮认为,袁绍若能忍一时之气,重拾昔日雄风,或还能与曹操一争高下;若执意与曹操争一时长短再遭败绩,其心气必将彻底溃散。

诸葛亮不是田丰,不会去阻止袁绍作死,但在袁绍作死前,诸葛亮会尽可能的为刘备攫取资源!

而前往常山屯田,正是当前局势下刘备获取资源的最佳途径

无论是战阵经验丰富的黑山军诸帅,还是渴望安定的黑山百姓,若能将其归附刘备麾下,必将成为不逊于幽州的根基基业!

即便是现在,幽州七郡在籍汉民总计也不才二十余万人。

乱世中,什么最宝贵?

是人!

有了人,才谈得上安定万民、开创未来;没人,匡扶汉室便是一句空谈。

正如诸葛亮与田丰辩论时所言:社稷之根本在‘道’而不在‘器’!道者,人心也。人心不灭,则社稷根本永存。

刘备还在深思。

牵招却已震撼不已。

张燕和公孙续侵扰诸县,诸葛亮想的是直接将黑山诸帅及其麾下百姓全部收服,以立民望;牵招想的仅仅只是屯兵震慑,以免冀州士民再受战火。

高下立判。

牵招许久未返回邺城,不知道如今的诸葛亮在邺城的名头,亦不知道诸葛亮过往功绩,遂将目光看向刘备,面有询问之意。

“子经乃我刎颈之交,我便实话实说了。”刘备也自诸葛亮的分析中领会到了要义,转对牵招道:“我欲成大事,立大业,子经可愿助我?”

牵招心头震惊更甚。

其实在方才刘备与诸葛亮的谈话中,牵招就隐约听出了不对劲,但由不敢肯定。

而此刻,刘备直言大志,证实了牵招的猜测。

“那大将军.”牵招是袁绍征辟的从事,对牵招有恩义而无仇怨,即便是刘备相邀,牵招亦不免迟疑。

最新小说: 风起在梦华时光里 重生离婚踹渣总,五个哥哥排队哄 揣崽和首长一家下放,被全家团宠 民生外史 继承荒山,直接打造成顶级旅游区 作为武者,会点仙术很正常吧! 从县长秘书崛起 霸道总裁爱上做保洁的我 走出女子监狱后,他举世无敌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