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会说话的。
一句“要依靠关司马的智与勇了”直说到了关羽的心坎。
关羽本就敬重诸葛亮,此时又领了关键军务且被诸葛亮夸赞,那本就显红的脸因激动而更红了:“若鲜于辅是假意归附,关某便取了他的首级;可若鲜于辅是真心归附,关某又当如何?”
诸葛亮笑道:“鲜于辅若是真心归附,关司马可伺机而动,便宜行事。”
听到“伺机而动”“便宜行事”,关羽更为激动。
刘备见状,叮嘱道:“云长,试探鲜于辅时,一定要谨慎,莫要错杀了义士!”
关羽拱手应道:“大哥放心,关某会有分寸的。”
等关羽领命而去,诸葛亮便又对黄忠和赵云道:“黄中郎将,赵都督,你二人各引三百骑兵,再备上十日军粮,绕到蓟县后方。若见王松的兵马,不予理会;若见乌桓的兵马,择机攻杀。许胜不许败,打出大汉骑兵的威风,莫要让乌桓人给小觑了!”
黄忠、赵云二人皆是善骑射的,又有中原汉人的傲气,自然不愿被乌桓人小觑。
二人皆是眼神一凛,拱手应命:“谨遵军师之命!”
随后。
诸葛亮又对其余文武一一分配军务,娴熟无比。
若不是诸葛亮那不足二十岁的年龄摆着,只是听诸葛亮的部署都会认为诸葛亮是个统兵多年的宿将。
刘备抚摸着短髯,看着诸葛亮意气风发的发号施令,内心一阵欣慰:我有军师,何其有幸啊!
换个外宽内忌的,见诸葛亮这般号令文武,定会心生忌惮。
然而刘备却不同,诸葛亮越是有本事,刘备越是觉得未来可期!
曹操算什么?
袁绍算什么?
我有军师,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到了最后。
诸葛亮又对刘备道:“为防袁熙在涿县生乱而坏将军大计,将军可请袁熙一同出兵;若袁熙不肯出城,可向袁熙暂借焦触、张南二将。”
刘备眉梢微动,顿知诸葛亮的顾虑。
袁熙若见刘备兵马大将尽出,极有可能会滋生二心,一旦阎柔等人暗中与袁熙勾结,刘备或会再次遭遇被吕布背刺的祸事。
要么将袁熙及其兵马大将带上,要么将焦触、张南二将带上,方可让涿县安稳无忧。
念及此,刘备点头应声:“军师顾虑周全,稍后我便去寻袁熙。”
袁熙还不知道诸葛亮的出兵计划包括了他这个幽州刺史,此时还在为刘备惹来兵祸而焦躁不安,更是埋怨起袁绍。
“大将军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非得让刘备来涿郡,还给刘备出兵讨伐诸郡的权力!我可是好不容易才维持的和睦局面,可恨!刘备以为他是谁?拿着两千余兵马便要跟幽州六郡抗衡?阎柔素有威望,当年振臂一呼便召集了数万汉、胡讨伐公孙瓒。刘备不各个击破就算了,竟然还坐视阎柔在蓟县聚兵?我也就两千兵马!”
(注:才想起黎阳的时候也出现过焦触、张南的名字,当时随便列了几个名字,没考虑后续剧情,已将前面删除修改,看我加更份上,莫怪。)
(本章完) ', ' ')